古诗 | 十二时·其一·禅门十二首 |
朝代 | 唐代 |
作者 | 敦煌曲子 |
释义 | 十二时·其一·禅门十二首原文平旦寅。发意断贪嗔。 莫教心散乱。虚度一生身。 诗词问答问:十二时·其一·禅门十二首的作者是谁?答:敦煌曲子 注释1. 押真韵 出处:敦煌歌辞总编卷五 参考注释平旦清晨;平明;平日,平时 发意(1).产生某种意念。 晋 道安 《道行般若波罗蜜经序》:“从始发意,逮一切智曲成决,著八地无染,谓之智也。” 宋 苏轼 《东坡志林·记游庐山》:“僕初入 庐山 ,山谷奇秀,平生所未见,殆应接不暇,遂发意不欲作诗。”《元典章·户部六· * 》:“据 石治民 所招,即係自行发意雕板印造 * 。”《醒世姻缘传》第九二回:“自从 姜氏 居庄,伺候的人虽然不敢欺心侮慢,只是欠了体贴,老人家自己不发意梳梳头,旁人便也不强他。” (2).表现心意。 张彦远 《法书要录》卷二引 南朝 梁 陶弘景 《与梁武帝论书启》:“所奉三旨,伏循字迹,大觉劲密。窃恐既以言发意,则应言而新,手随意运,笔与手会,故意得谐称,下情欢仰,寳奉愈至。” (3).犹提议。 宋 梅尧臣 《双羊山会庆堂记》:“初余一发意,吾乡孝子义士咸助以资。” 贪嗔佛教语。谓贪欲与嗔恚。《敦煌变文集·妙法莲华经讲经文》:“贪嗔烦恼昏沉,也似睡梦何别。” 明 汪廷讷 《狮吼记·谈禅》:“欲登彼岸,尽打灭贪嗔。”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蒙古起义清方档案》:“谅不至以一念贪嗔,轻开杀戒。” 莫教犹莫非。《京本通俗小说·西山一窟鬼》:“ 吴教授 听得外面声音,不是别人,是我浑家和 锦儿 ,怎知道我和 王七三 官人在这里?莫教也是鬼?” 心散(1).心思闲散放荡。 唐 陆龟蒙 《江湖散人传》:“散人者,散诞之人也。心散、意散、形散、神散,既无羈限,为时之怪,民束於礼乐者外之,曰:此散人也。” (2).精神不集中。 虚度岁月空过,光阴浪掷;自称徒长年龄的谦词 虚度年华 一生整个生命期间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