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夏雨初霁题斋壁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陆游 |
释义 | 夏雨初霁题斋壁原文楸花楝花照眼明,幽人浴罢葛衣轻。燕低去地不盈尺,鹊喜傍檐时数声。 对弈轩窗消永昼,晒丝院落喜新晴。 忽惊重五无多日,采缕缠筒吊屈平。 诗词问答问:夏雨初霁题斋壁的作者是谁?答:陆游 参考注释楸花楸树的花。 唐 杜甫 《十二月一日》诗之一:“未将梅蕊惊愁眼,要取楸花媚远天。” 杨朔 《走进太阳里去》:“一九三九年春天,楸花正开,我跟着一支队伍从 太行山 往 河北 大平原移动。” 眼明(1).眼力好;看得清楚。 唐 白居易 《初除尚书郎脱刺史绯》诗:“头白喜抛黄草峡,眼明惊坼紫泥书。” 宋 陆游 《新辟小园》诗之二:“眼明身健残年足,饭软茶甘万事忘。” (2).犹眼红。激怒的样子。 鲁迅 《故事新编·铸剑》:“仇人相见,本来格外眼明,况且是相逢狭路。” (3).方言。羡慕。 韩起祥 《刘巧团圆》:“她不满意咱,咱也不眼明她。” 幽人(1).幽隐之人;隐士。《易·履》:“履道坦坦,幽人贞吉。” 孔颖达 疏:“幽人贞吉者,既无险难,故在幽隐之人守正得吉。”《后汉书·逸民传序》:“ 光武 侧席幽人,求之若不及。” 清 顾炎武 《与胡处士庭访北齐碑》诗:“策杖向郊坰,幽人在巖户。” (2).指幽居之士。 宋 苏轼 《定惠院寓居月夜偶出》诗:“幽人无事不出门,偶逐东风转良夜。” 葛衣用葛布制成的夏衣。《韩非子·五蠹》:“冬日麑裘,夏日葛衣。” 唐 韩翃 《田仓曹东亭夏夜饮得春字》诗:“葛衣香有露,罗幕静无尘。” 宋 陆游 《夜出偏门还三山》诗:“水风吹葛衣,草露溼芒履。” 不盈不满。《易·坎》:“水流而不盈,行险而不失其信。”《诗·周南·卷耳》:“采采卷耳,不盈顷筐。” 晋 陆机 《文赋》:“虽纷蔼於此世,嗟不盈於予掬。”《剪灯新话·绿衣人传》:“卧于舟尾,终夜不寝,见三人长不盈尺。” 鹊喜鹊的鸣叫声。旧传以鹊鸣声兆喜,故称。 唐 宋之问 《发端州初入西江》诗:“破颜看鹊喜,拭泪听猿啼。” 宋 沉瀛 《减字木兰花·好恶》词:“瞻乌爰止。不是檐前闻鹊喜。”《古今小说·简帖僧巧骗皇甫妻》:“鹊喜噪晨树,灯开半夜花。” 对弈下棋 轩窗亦作“ 轩窓 ”。窗户。 唐 孟浩然 《同王九题就师山房》诗:“轩窗避炎暑,翰墨动新文。” 唐 李商隐 《利州江潭作》诗:“ 河伯 轩窓通贝闕,水宫帷箔卷水綃。”一本作“ 轩窗 ”。 宋 陆游 《游锦屏山谒少陵祠堂》诗:“城中飞阁连危亭,处处轩窗临 锦屏 。”《红楼梦》第七九回:“﹝ 宝玉 ﹞见其轩窗寂寞,屏帐翛然,不过只有几个该班上夜的老嫗。” 清 舒大成 《当时》诗:“晓日轩窓閒梦少,晚凉庭院别怀多。” 永昼漫长的白天。 宋 李清照 《醉花阴》词:“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明 文徵明 《四月》诗:“若为消永昼,窗下有残编。”《红楼梦》第七九回:“不闻永昼敲棋声,燕泥点点汚棋枰。”《两地书·许广平<致鲁迅一三三>》:“熟人见见面也是好的,而且也借此可消永昼。” 院落庭院 新晴天刚放晴;刚放晴的天气。 晋 潘岳 《闲居赋》:“微雨新晴,六合清朗。” 宋 秦观 《望海潮·洛阳怀古》词:“ 金谷 俊游, 铜驼 巷陌,新晴细履平沙。” 清 黄遵宪 《养疴杂诗》之十:“竹外斜阳半灭明,捲帘欹枕看新晴。” 吴组缃 《山洪》十:“这是个新晴的极好天气。” 重五农历五月初五日。即端午节,又称重午。 宋 王楙 《野客丛书·重三》:“今言五月五日曰重五,九月九日曰重九。” 明 袁宏道 《和伯修家字》:“京师盛重五,所在竞繁华。” 清 姚鼐 《祭侍潞川文》:“重五泛舟,万夫呼譟。”参见“ 端午 ”。 无多没有多少。 唐 杜荀鹤 《和友人寄孟明府》:“莫嫌月入无多俸,须喜秋来不废吟。” 清 周亮工 《郭去问还家未半载复作章贡之行送之》诗:“乱后还家庆更生,无多日月復成行。”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