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题独鹿图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方回 |
释义 | 题独鹿图原文谁尝失之,群起竞逐。不见泰山,一得百覆。 文王之囿,草羡泉足。 生逢兹辰,呦呦攸伏。 诗词问答问:题独鹿图的作者是谁?答:方回 参考注释竞逐竞争;争逐 激烈竞逐 不见(1) 不曾相见 老哥俩可有日子不见了 (2) 见不着;丢失 一辆新自行车转身就不见了 泰山(1) 东岳,中国五岳之首,中国名山,海拔1524米,位于山东泰安境内。古代帝王多在此封禅、祭告天地,多古迹和文人墨迹,为旅游胜地 (2) 古人把泰山作为高山的代表,常用来比喻敬仰的人或重大、宝贵的事物 有眼不识泰山 (3) 妻父的代称 呼妻父为泰山,一说云,泰山有丈人峰。—— 晁说之《晁氏客语》 一得一点收获。得,收获、心得,名词。《史记·淮阴侯列传》:“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虑,思考 不如己者,问焉以求一得。——清·刘开《问说》 呦呦鹿的叫声 呦呦鹿鸣 |
随便看 |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