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杂曲歌辞。前有一尊酒行二首 |
朝代 | 唐代 |
作者 | 李白 |
释义 | 原文春风东来忽相过,金尊绿酒生微波。落花纷纷稍觉多, 诗词问答问:《杂曲歌辞。前有一尊酒行二首》的作者是谁?答:李白 参考注释春风(1) 春天的风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杜牧《赠别》 (2) 比喻和悦的神色或良好的成长环境 相过(1).谓太阳过赤道内外各二十三度半。《左传·昭公二十一年》:“日月之行也,分,同道也;至,相过也。” 杜预 注:“二分日夜等,故言同道。二至长短极,故相过。” 杨伯峻 注:“ 谈迁 《国榷》引 明 李天经 曰:‘太阳行黄道中线,迨二分而黄道与赤道相交,是为同道。二至则过赤道内外各二十三度,是谓相过。’” (2).互相超越。《管子·治国》:“故先王使农、士、商、工四民交能易作,终岁之利,无道相过也,是以民作一而得均。”《文子·自然》:“如此即万物一齐无由相过。” 宋 苏轼 《儒者可与守成论》:“德既无以相过,则智胜而已矣。” (3).互相往来。《商君书·兵守》:“故曰慎使三军无相过,此盛力之道。” 汉 张衡 《西京赋》:“若夫 翁伯 、 浊 、 质 、 张里 之家,击钟鼎食,连骑相过, 东京 公侯,壮何能加!” 唐 韩愈 《长安交游者赠孟郊》诗:“亲朋相过时,亦各有以娱。” 金尊见“ 金樽 ”。 酒生卖酒的人;酒店中的伙计。《水浒传》第十回:“话説当日 林冲 正閒走间,忽然背后人叫,回头看时,却认得是酒生儿 李小二 。”《醒世姻缘传》第八回:“走堂的过卖,提壶的酒生,站住了脚,在店后边听。” 黄肃秋 校注:“酒生,卖酒的堂倌。” 微波(1) 细小的波纹 (2) 指波长从一毫米到一米的电磁波 微波通讯 纷纷(1) 多而杂乱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唐· 高适《别董大》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唐·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 一个接一个地,接二连三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美人(1) (2) 美女 一个长着油光发亮的黑头发、红嘴唇、眼睛一点也不怯懦的大胆的美人 (3) 品德高尚的人;贤人 全州的美人和绅士都聚集在那里 颜酡1.亦作"颜"。 2.醉后脸泛红晕。语出《楚辞.招魂》:"美人既醉﹐朱颜酡些。"王逸注:"朱:赤也;酡:着也。言美女饮啖醉饱﹐则面着赤色而鲜好也。酡﹐一作。" 青轩(1).《庄子·让王》:“ 子贡 乘大马,中紺而表素,轩车不容巷。” 成玄英 疏:“ 子贡 , 孔子 弟子,名 赐 ,好荣华。其轩盖是白素,里为紺色,车马高大,故巷道不容也。”绀,深青赤色。后因以“青轩”指豪华的车子。 晋 陆云 《牛责季友文》:“令牛朝服青轩,夕驾軺輅,望紫微而风行,践兰涂而安步。” 南朝 梁 江淹 《宋建平王太妃周氏行状》:“青轩华轂,用光国煇。” (2).借指豪华的居室。 南朝 宋 鲍令暉 《拟青青河畔草》诗:“灼灼青轩女,泠泠高堂中。” 南朝 齐 虞炎 《咏帘诗》:“青轩明月时,紫殿秋风日。” 唐 李白 《前有樽酒行》之一:“青轩桃李能几何,流光欺人忽蹉跎。” 桃李桃花和李花;比喻栽培的后辈和所教的门生;喻人的青春年少;喻争荣斗艳、品格低下的小人庸人 几何(1) 多少(用于反问) 年几何矣。——《战国策·赵策》 罗敷年几何。——《乐府诗集·陌上桑》 所杀几何。——唐· 李朝威《柳毅传》 相去能几何。——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价值几何。 (2) 几何学简称 流光时光 总把流光误。——《儒林外史》 流光易逝 蹉跎(1) 时间白白地去;虚度光阴 欲自修而年已蹉跎。——《晋书·周处传》 白日忽蹉跎,驱马复来归。——三国 魏· 阮籍《咏怀诗》 日月蹉跎 (2) 失足 起舞亦作“ 起儛 ”。1.起身舞蹈。《国语·晋语二》:“ 驪姬 许诺,乃具,使 优施 饮 里克酒 。中饮, 优施 起舞。”《隋书·五行志上》:“ 武帝 讲於 重云殿 ,沙门 誌公 忽然起儛歌乐,须臾悲泣。” 宋 王安石 《后元丰行》:“ 吴 儿踏歌女起舞,但道快乐无所苦。” 蔡东藩 《唐史通俗演义》第十六回:“ 太宗 起舞,诸王等更迭奉觴。” (2).“闻鷄起舞”的省略。表示志士及时奋发,刻苦磨炼。典出《晋书·祖逖传》。 宋 苏辙 《中秋月望十六终夜如昼》诗:“冷澈登临倦,衰慵起舞迟。” 清 纳兰性德 《满庭芳·题元人<芦州聚雁图>》词:“待向中宵起舞,无人处,那有村鸡。” 陈毅 《满江红·游广东旋至海南岛度假一周记沿途所见》词:“应中宵起舞到鷄鸣,练腰脚。”参见“ 闻鸡起舞 ”。 西夕(1).谓太阳西下而昏暮。 晋 张载 《安石榴赋》:“天迴节移,龙火西夕;流风晨激,行露朝白。” 唐 李白 《前有一尊酒行》:“君起舞,日西夕,当年意气不肯倾,白髮如丝嘆何益。” (2).比喻年老。 晋 王羲之 《官奴帖》:“吾以西夕,至情所寄,惟在此等。”《晋书·李产载记》:“以吾之才而致於此,始者之愿亦已过矣,不可復以西夕之年取笑於来今也。” 当年在事情发生的同一年 这个新建的厂子当年就收回了投资 意气(1) 志向与气概 意气风发 意气扬扬。——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精神;神色 意气自若。——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意气之盛。——宋· 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 (3) 志趣 意气投合 (4) 偏激、任性的情绪 意气用事 不肯——用于否定式助动词表示拒绝 他不听劝告,不肯在他的船上装一台辅助引擎 白发白头发 白发谁家翁媪。——辛弃疾《清平乐》 龙门楚国都城郢城(现在在湖北省江陵县西北)的东门 玉壶(1) 玉制的壶 (2) 计时器,即宫漏 一片冰心在玉壶。——唐·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美酒色、香、味俱佳的酒;好酒 美酒佳肴 清若空酒名。 宋 陆游 《半丈红盛开》诗:“满酌 吴 中清若空,共赏池边半丈红。” 宋 周密 《武林旧事·诸色酒名》:“清若空, 秀州 。” 看朱成碧把红的看成绿的。形容眼花不辨五色。 南朝 梁 王僧孺 《夜愁》诗:“谁知心眼乱,看朱忽成碧。” 唐 武则天 《如意娘》诗:“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 宋 王安石 《送吴显道》诗之三:“觥船一棹百分空,看朱成碧颜始红。”亦作“ 看碧成朱 ”。 宋 辛弃疾 《水龙吟·寄题京口范南伯知县家文官花》词:“倚阑看碧成朱,等闲褪了香袍粉。” 胡姬原指胡人酒店中的卖酒女,后泛指酒店中卖酒的女子。 汉 辛延年 《羽林郎》诗:“依倚将军势,调笑酒家胡。胡姬年十五,春日独当壚。” 南朝 陈 徐陵 《乌栖曲》诗之二:“ 卓 女红妆期此夜,胡姬酤酒谁论价。” 唐 李白 《少年行》之二:“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 宋 周邦彦 《迎春乐》词之二:“解春衣貰酒城南陌,频醉卧胡姬侧。” 明 李攀龙 《送卢生还吴》诗:“辗然一笑别我去,春花落尽胡姬楼。” 当炉(1).面对火炉。 唐 骆宾王 《冬日宴》诗:“促席鸞觴满,当炉兽炭然。” (2).同“ 当壚 ”。 清 吴从先 《金小品传》:“踵 小品 而起者, 南屏 有当炉之 文君 。” 當鑪:亦作“ 当壚 ”。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相如 与俱之 临邛 ,尽卖其车骑,买一酒舍酤酒,而令 文君 当鑪。” 裴駰 集解引 韦昭 曰:“鑪,酒肆也。以土为堕,边高似鑪。”《汉书·司马相如传上》作“当卢”。 罗衣轻软丝织品制成的衣服。 汉 边让 《章华赋》:“罗衣飘颻,组綺繽纷。” 三国 魏 曹植 《美女篇》:“罗衣何飘飘,轻裾随风还。” 唐 杜甫 《黄草》诗:“万里秋风吹 锦水 ,谁家别泪溼罗衣?” 明 周在 《闺怨》诗:“ 江 南二月试罗衣,春尽 燕山 雪尚飞。”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