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送金汉臣明府徐蜚英赞府还婺源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方回 |
释义 | 原文星源长贰两贤者,丰采精神玉不如。诗外更工长短句,腹中何限古今书。 平生事可心无愧,我辈人常气有余。 记取孚舟亭上语,定应时复寄鱼书。 诗词问答问:《送金汉臣明府徐蜚英赞府还婺源》的作者是谁?答:方回 参考注释长贰指官的正副职。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三:“ 宣和 中,百司庶府悉有内侍官为承受,实专其事,长贰皆取决焉。” 宋 周必大 《二老堂诗话·戏举诗对》:“长贰每会食,多戏举诗对。”《明史·颜伯玮传》:“ 燕 兵至,州长贰尽弃城走。” 丰采(1) 风采 (2) 举止态度 丰采动人 精神(1) 指意识、思维、神志等 精神为之。——汉· 王充《论衡·订鬼篇》 (2) 又 俱用精神。 精神复旧。——《聊斋志异·促织》 (3) 指内容的实质所在;主要的意义 译者没有体会原文的精神 (4) 活力;精力 精神饱满 (5) 活跃;有生气 那孩子大大的眼睛很精神 (6) 意志 不挠之精神。——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牺牲精神。 不如表示前面提到的人或事物比不上后面所说的 天时不如地利。——《孟子·公孙丑下》 自以为不如。——《战国策·齐策》 长短句旧体诗词中词的别称 《淮海居士长短句》——宋· 秦观 何限(1).多少,几何。 前蜀 韦庄 《和人春暮书事寄崔秀才》诗:“不知芳草情何限?只怪游人思易伤。” 宋 范成大 《次韵陆务观编修新津遇雨》之一:“平生飘泊知何限?少似 新津 风雨时。” 清 余怀 《<板桥杂记>序》:“一代之兴衰,千秋之感慨,其可歌可録者何限?” 鲁迅 《花边文学·论秦理斋夫人事》:“穷乡僻壤或都会中,孤儿寡妇,贫女劳人之顺命而死,或虽然抗命,而终于不得不死者何限,但曾经上谁的口,动谁的心呢?” (2).无限,无边。 唐 韩愈 《郴口又赠》诗之二:“沿涯宛转到深处,何限青天无片云。” 古今古代和现代 古今差异 平生(1) 终身;一生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婚姻是一个人的平生大事 (2) 向来;素来 他平生是很勤俭的 吾平生未尝以吾所志语汝,是吾不是处。——清· 林觉民《与妻书》 可心称心;合意 无愧没有什么对不起别人之处 于心无愧 我辈我等,我们。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文学》:“ 孙兴公 作《天台赋》成,以示 范荣期 云:‘卿试掷地,要作金石声。’ 范 曰:‘恐子之金石,非宫商中声。’然每至佳句,輒云:‘应是我辈语。’” 唐 杜甫 《万丈潭》诗:“造幽无人境,发兴自我辈。”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六:“若内翰不讳,我辈岂忍独生?” 鲁迅 《热风·随感录五十四》:“这许多事物挤在一处,正如我辈约了 燧人氏 以前的古人,拼开饭店一般,即使竭力调和,也只能煮个半熟。” 有余(1) 有剩余 绰绰有余 (2) 有零 五十有余 记取牢记教训、嘱咐等 记取这个血的教训 应时(1) 合于时令的 应时小菜 (2) 立时;立刻;马上 车子一歪,应时他就摔了下来 鱼书(1).《乐府诗集·相和歌辞十三·饮马长城窟行之一》:“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后因称书信为“鱼书”。 唐 韦皋 《忆玉箫》诗:“ 长江 不见鱼书至,为遣相思梦入 秦 。” 明 无名氏 《鸣凤记·秋夜女工》:“心似剖,为 陇 外鱼书无有。” 柯灵 《香雪海·三十八年前的一张旧报》:“这些稿件的来历,有的通过党的渠道,有的似乎是鱼书遥递,不远千里,由绿衣人辗转送来的。” (2).古代朝廷任免州郡长官时所赐颁的鱼符和敕书。《旧唐书·德宗纪上》:“是月,復降鱼书停刺史务。” 宋 陆游 《遣兴》诗:“谁遣径归朝凤闕?不令小住奉鱼书。” 明 张煌言 《送黄金吾冯侍御乞师日本》诗:“龙节卧持豸斧客,鱼书泣捧豹衣郎。”参阅 宋 程大昌 《演繁露·左符鱼书》。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