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湍水岩祷雨诗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杨简 |
释义 | 湍水岩祷雨诗原文精祷何须到处临,只祈湍水沛甘霖。驱除旱魃无余事,感召灵神在寸忱。 庭砌已酣行蚁战,山川能动老龙吟。 当知一饱皆公赐,雷地何人无喜心。 诗词问答问:湍水岩祷雨诗的作者是谁?答:杨简 参考注释何须犹何必,何用。 三国 魏 曹植 《野田黄雀行》:“利剑不在掌,结友何须多?”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敏速》:“宰相曰:‘七千可为多矣,何须万?’” 宋 贺铸 《临江仙》词:“何须绣被,来伴拥蓑眠?” 鲁迅 《华盖集·导师》:“青年又何须寻那挂着金字招牌的导师呢?” 到处各处;处处 陪客人到处参观 到处找他 湍水急而萦回的水。 南朝 梁 王僧孺 《春怒》诗:“四时如湍水,飞奔竞廻復。” 甘霖久旱后下的雨;及时雨 甘霖三尺透,病体十分轻。——元· 方回《次韵金汉臣喜雨》 做甚么三年不见甘霖降,也只为东海曾经孝妇冤。——元· 关汉卿《窦娥冤》 驱除驱逐;排除 驱除杂念 旱魃传说中引起旱灾的怪物;比喻旱象 旱魃为虐,如惔如焚。——《诗·大雅·云汉》 余事(1).无须投入主要精力的事;正业或本职工作之外的事。《庄子·让王》:“帝王之功,圣人之餘事也,非所以完身养生也。” 宋 刘克庄 《满江红·送宋惠父入江西幕》词:“满腹诗书,餘事到 穰苴 兵法。” 郑观应 《盛世危言·铁路下》:“可知铁路之製,于商贾交易、货物往来犹其餘事,而独至军旅之际,关係尤非浅鲜。” (2).多馀的事,不重要的事。 汉 牟融 《理惑论》:“夫履道者,当虚无澹泊,归志质朴,何为乃道生死以乱志,説鬼神之餘事?” 宋 苏轼 《与吴秀才书》之二:“以长生不死为餘事,而以练气服药为土苴也。” (3).其他的事,别的事。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德行》:“不觉有餘事,虽忆与 郗 家离婚。” 唐 韦应物 《郊居言志》诗:“但要尊中物,餘事岂相关。” 清 李渔 《舟中题王安节画册》诗之一:“道人日课无餘事,了却挥絃便读书。” 感召(1) (2) 感化并召唤 在政策的感召下,他自首了 (3) 通过神或超自然的力量把某种意思传给或透露给代理人 说了受上帝感召而说的话 灵神(1).犹神灵。《后汉书·胡广传》:“窃见詔书以立后事大,谦不自专,欲假之筹策,决疑灵神。篇籍所记,祖宗典故,未尝有也。”《宋史·乐志十二》:“灵神峻密,祀事寅恭。” 元 无名氏 《神奴儿》第四折:“便不念自家骨肉自家亲,也须知举头三尺有灵神。” (2).灵验,灵应。 贺敬之 丁毅 等《白毛女》第五幕第一场:“ 穆仁智 也说过:‘ 白毛仙姑 有灵神,四方黎民莫胡行。’” (3).指人的精神。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之四五:“乐极消灵神,哀深伤人情。” 寸忱微薄的心意。 明 汤显祖 《上马映台先生》:“寸忱未将,弟子何为。” 庭砌(1).庭阶。 宋 秦观 《南歌子·赠陶心儿》词:“玉露沾庭砌,金风动琯灰。” (2).庭院。 唐 李咸用 《庭竹》诗:“嫩緑与老碧,森然庭砌中。” 山川山岳、江河 祖国壮丽的山川 能动自觉主动 老龙(1).指 老子 。语本《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至於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 老子 ,其犹龙邪!” 元 耶律楚材 《河中春游有感》诗之五:“自知勋业输 雏凤 ,且学心神似 老龙 。” (2).龙图阁学士的别称。 宋 方勺 《泊宅编》卷上:“旧制,直龙图阁谓之‘假龙’,龙图阁待制谓之‘小龙’,龙图阁直学士谓之‘大龙’,龙图阁学士谓之‘老龙’。” 清 方以智 《通雅·称谓》:“老龙、大龙、小龙,皆龙图学士之称也。” 雷地雷声震地。 唐 李岑 《玄元皇帝应见贺圣祚无疆》诗:“锡宴云天接,飞声雷地喧。”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