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游宜山北岭·其二 |
朝代 | 明代 |
作者 | 叶祯 |
释义 | 游宜山北岭·其二原文无奈潇条景物殊,晚来閒步北山隅。 忧民自觉身羸瘦,且把层崖作杖扶。 诗词问答问:游宜山北岭·其二的作者是谁?答:叶祯 注释1. 七言绝句 押虞韵 2. 明崇祯《肇庆府志》卷五○ 参考注释无奈(1) 没有别的办法 无奈反对意见太多,只得取消会议 (2) 表示“惋惜”的转折 潇条形容鸟的叫声婉转悦耳。《白雪遗音·马头调·玉美人之三》:“你看那,满园花儿开的俏,美景良宵;还有那,对对鸟儿在树上哨,声音瀟条。” 景物可供观赏的景色和事物 景物清幽 有何景物。——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晚来傍晚;入夜。 唐 杜甫 《题郑县亭子》诗:“更欲题诗满青竹,晚来幽独恐伤神。” 郭沫若 《芭蕉花》:“白日里家务忙,到晚来背着弟弟在菜油灯下洗尿布的光景,我在小时还亲眼见过,我至今也还记得。” 山隅亦作“ 山嵎 ”。山角;山曲。 汉 司马相如 《美人赋》:“防火水中,避溺山隅。”《文选·曹植<洛神赋>》:“微幽兰之芳蔼,步踟蹰於山隅。” 张铣 注:“徐步徘徊於山之隅角。” 清 侯方域 《宦官论》:“昔西山之狐往见南山之虎,曰:‘子跋踄林薄之间,日一得食,何其惫也!诚能假我以皮毛与牙爪,子安坐山嵎之中,而饮食不乏。’” 忧民谓关心人民疾苦。 明 李贽 《与焦若侯书》:“但 半山 过于自信,反以忧民爱国之实心,翻成毒民误国之大害。” 罗惇曧 《文学源流》:“ 孟子 言仁心、仁政、仁术,皆发挥仁字。至於保民、养民、忧民,皆从不忍人之心发出。” 自觉(1) 自己有所认识而主动去做 自觉地遵守纪律 (2) 自己感觉到;自己有所察觉 疾病的个人自觉症状 羸瘦瘦瘠、瘦弱 出处:《汉书·赵充国传》:“从今尽三月,虏马羸瘦,必不敢捐其妻子於他种中,远涉山河而来为寇。”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德行》:“ 孔 时为太常,形素羸瘦。” 《红楼梦》第八十回:“竟酿成乾血之症,日渐羸瘦。”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