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碧峰寺 |
朝代 | 清代 |
作者 | 乾隆 |
释义 | 碧峰寺原文梵宇招提对碧峰,六时常寂寺楼钟。 不安僧侣谈宗教,祗许空岩护象龙。 诗词问答问:碧峰寺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注释1. 七言绝句 押冬韵 出处:御制诗三集卷九十二 参考注释梵宇佛寺。《梁书·张缵传》:“经法王之梵宇,覩因时之或跃;从四海之宅心,故取乱而诛虐。” 唐 宋之问 《登禅定寺阁》诗:“梵宇出三天,登临望八川。”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一:“小生是 西洛 贫儒,四海游学歷州府,至 蒲州 ,因而到梵宇。”《老残游记》第二回:“﹝ 老残 ﹞到了 铁公祠 前,朝南一望,只见对面 千佛山 上,梵宇僧楼,与那苍松翠柏,高下相间。” 招提(1).梵语。音译为“拓斗提奢”,省作“拓提”,后误为“招提”。其义为“四方”。四方之僧称招提僧,四方僧之住处称为招提僧坊。 北魏 太武帝 造伽蓝,创招提之名,后遂为寺院的别称。 南朝 宋 谢灵运 《答范光禄书》:“即时经始招提,在所住山南。”《旧唐书·武宗纪》:“寺宇招提,莫知纪极,皆云构藻饰,僭拟宫居。”《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一:“樵舍外已闻犬吠,招提内尚见僧眠。” 清 魏源 《武林纪游》诗之四:“且还招提宿,寄此山夕永。”参阅 唐 玄应 《一切经音义》卷十六、《翻译名义集·寺塔坛幢》。参见“ 拓提 ”。 (2).招引提携。 明 李贽 《与耿司寇告别书》:“公今宦游半天下矣,两京又人物之渊,左顾右盼,招提接引,亦曾得斯人乎?” 时常常常;经常 孟姜女时常到村口去看,希望过路的人给捎封信来。——《孟姜女》 不安(1) 不安宁的 世界局势动荡不安 (2) 感到烦恼、不宁或不祥之兆的 坐立不安 (3) 客套话。表达歉意和感激 老来麻烦您,真是不安 僧侣和尚,也借称古印度婆罗门教,中世纪天主教等的修道者 在修道院一直呆到二十二岁,他也成了一个僧侣——《火刑》 宗教基于对超自然支配力、宇宙创造者和控制者存在,它给人以灵魂并延续至死后的信仰体系 世界四大宗教 曰宗教。——蔡元培《图画》 象龙(1).刻绘龙形。 汉 扬雄 《法言·先知》:“民可使覿德,不可使覿刑,覿德则纯,覿刑则乱,象龙之致雨也,难矣哉!” 李轨 注:“象,似也。言画繒刻木以为龙而求致雨,则不可得也。” (2). 汉 时 大宛 名马。《汉书·冯奉世传》:“ 奉世 遂西至 大宛 。 大宛 闻其斩 莎车 王,敬之异於它使。得其名马象龙而还。上甚説。” 颜师古 注:“言马形似龙者。”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