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古诗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庞谦孺 |
释义 | 古诗原文处身乾坤中,适意乃其常。贫贱亦天然,尤怨徒自伤。 平生曲命薄,守已岂不良。 量分稍过差,神理翻百殃。 荀无济世具,希进未免狂。 鄙哉绵上人,远迹空潜藏。 市朝车马喧,不碍松菊芳。 何妨著衣冠,用舍姑逢场。 傥无侥倖心,世亦不见戕。 诗词问答问:古诗的作者是谁?答:庞谦孺 参考注释处身立身处世;对待自身。 汉 班固 《答宾戏》:“敢问上古之士,处身行道,辅世成名,可述於后者,默而已乎?” 晋 司马彪 《赠山涛》诗:“处身孤且危,於何託余足?” 宋 洪迈 《夷坚乙志·祖寺丞》:“﹝ 祖翱 ﹞处身廉谨,以法律为己任。” 沙汀 《淘金记》八:“她是一个聪明的寄食者,处身行事都很慎重。” 乾坤(1) 天地 扭转乾坤 (2) 男女 适意(1) 舒适 房子宽敞明亮,住得很适意 (2) 适合心意 他为这种适意的幻想所包围,觉得其中的乐趣在招引他。——《堂吉诃德》 乃其于是;就。《书·多方》:“我乃其大罚殛之。”《国语·晋语一》:“彼得政而行其欲,得其所索,乃其释君。” 王引之 《经传释词》卷五:“其与乃同意,故又以乃其连文。” 贫贱穷困又没有社会地位 贫贱有此女。——《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天然(1) 自然赋予的;生来就有的;自然生成的;自然形成的 天然气 天然港湾 天然放射性 (2) 理所当然,自然而然 瑞丰觉得假若 冠先生出头和 东阳竞争,他天然的应当帮助 冠先生。—— 老舍《四世同堂》 尤怨埋怨;怨恨。 宋 王谠 《唐语林·豪爽》:“官吏递相尤怨,夜使囚徒为乐,罪累甚深。” 明 郎瑛 《七修类稿·诗文二·归去来辞》:“其词义夷旷萧散,虽托 楚 声而无尤怨切蹙之病。” 自伤(1) 自我悲伤感怀 他因自己是个残疾人而自伤 (2) 自己伤害自己 平生(1) 终身;一生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婚姻是一个人的平生大事 (2) 向来;素来 他平生是很勤俭的 吾平生未尝以吾所志语汝,是吾不是处。——清· 林觉民《与妻书》 命薄命运不好。 隋 薛道衡 《昭君辞》:“专由妾命薄,误使君恩轻。” 唐 李商隐 《属疾》诗:“多情真命薄,容易即迴肠。”《古今小说·陈御史巧勘金钗钿》:“﹝ 鲁公子 ﹞哭一回,叹一回……正不知甚么缘故,也只是自家命薄所致耳。”《红楼梦》第五五回:“只可惜他命薄,没托生在太太肚里。” 岂不难道不…?怎么不…? 岂不容易? 量分思量自己的本分。 唐 韩愈 《寄崔二十六立之》诗:“老翁不量分,累月笞其儿。” 唐 元稹 《有鸟》诗:“当时何不早量分,莫遣辉光深照泥。”参见“ 量己审分 ”。 过差过分;失度。《书·胤征》“ 羲和 湎淫,废时乱日” 孔 传:“沉湎於酒,过差非度。”《三国志·蜀志·张飞传》:“ 飞 爱敬君子而不恤小人。 先主 常戒之曰:‘卿刑杀既过差,又日鞭挝健儿,而令在左右,此取祸之道也。’” 过失;差错。 战国 楚 宋玉 《登徒子好色赋》:“目欲其颜,心顾其义,扬诗守礼,终不过差,故足称也。”《陈书·陆山才传》:“坐侍宴与 蔡景歷 言语过差,为有司所奏,免官。” 宋 司马光 《进士策问》之二:“夫 唐尧 圣人之盛者,举事兴为,岂容过差,顾后之学者不能辨明耳。” 清 曾国藩 《箴言书院记》:“或有过差,方图盖覆,谴亦及之,曰:‘此犹小眚,过是,诛罚重矣。’” 过往的差役。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莅任·定买办》:“遇衝途供应过差,用印票发买。” 神理(1).犹神道。谓冥冥之中具有无上威力,能显示灵异,赐福降灾的神灵之道。《文选·谢灵运<从游京口北固应诏>诗》:“事为名教用,道以神理超。” 李善 注:“《周易》曰:‘圣人以神道设教,而天下服。’”《文选·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设神理以景俗,敷文化以柔远。” 李善 注:“神理,犹神道也。” 宋 范成大 《读<甘露遗事>》诗:“神理人情本不同,絶怜鼠辈倖元功。”《初刻拍案惊奇》卷四:“吾术岂可用来伤物命以充口腹乎?不唯神理不容也,如此小用不得。” (2).精神理致;旨意理路。《世说新语·言语》“ 晋武帝 每餉 山涛 ” 刘孝标 注引《谢车骑家传》:“ 玄 ( 谢玄 )字 幼度 ,镇西 奕 第三子也,神理明俊,善微言。”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宦娘》:“君之业,妾思过半矣;但未尽其神理,请为妾再鼓之。”《红楼梦》第八四回:“以后作文,总要把界限分清,把神理想明了,再去动笔。” 严复 《译<天演论>例言》:“此在译者将全文神理融会於心,则下笔抒词,自善互备。” (3).灵魂。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伤逝》:“ 戴公 见 林法师 墓,曰:‘德音未远,而拱木已积,冀神理緜緜,不与气运俱尽耳。’” 唐 白居易 《祭小弟文》:“呜呼,尔魂在几,尔骨在棺,吾亲奠酹於尔牀前,苟神理之有知,岂不闻吾此言。” 百殃各种灾难。《书·伊训》:“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 唐 刘言史 《苦妇词》:“哀哉苦妇身,夫死百殃缠。” 清 方文 《石臼湖访邢孟贞》诗之一:“胡天降百殃,覆用亡其亲。” 济世在金钱、物质等方面救济世人 济世之举 希进希图仕进。 宋 曾巩 《谢解启》:“患难艰危,流离顿挫;孰有至孤之迹,敢萌希进之心!”《明史·阉党传·田尔耕》:“ 尔耕 广布侦卒,罗织平人,锻鍊严酷,入狱者率不得出。宵人希进者,多缘以达於 忠贤 。” 未免(1) 实在是,不能不说是 你的发言未免长了些 (2) 不免 初次见面,未免有些拘束 绵上古地名。 春秋 晋 地。在今 山西省 介休县 东南四十里 介山 之下。公元前636年, 介之推 隐于 绵上 山中而死, 晋文公 求之不获,遂以 绵上 之田作为 介之推 的祭田。见《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远迹亦作“ 远跡 ”。1.远大的业绩。《管子·小匡》:“昔吾先王 周昭王 穆王 ,世法 文 武 之远迹,以成其名。” 汉 陈琳 《檄吴将校部曲文》:“昔 夫差 承 闔閭 之远跡,用 申胥 之训兵,栖越 会稽 ,可谓强矣。”《文选·陆机<吊魏武帝文>》:“长算屈於短日,远迹顿於促路。” 李善 注:“迹,功业也。” (2).犹远游。《后汉书·张衡传》:“盍远迹以飞声兮,熟谓时之可蓄?” 李贤 注:“言何不远游以飞声誉,谁谓时之可待?”参见“ 远游 ”。 (3).远窜。《汉书·公孙弘卜式等传赞》:“ 公孙弘 、 卜式 、 儿宽 皆以鸿渐之翼困于燕爵,远迹羊豕之间。” 颜师古 注:“远迹,远窜其迹也。”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三:“ 汉灵帝 时, 陈留 蔡邕 ,以数上书陈奏,忤上旨意,又内宠恶之,虑不免,乃亡命江海,远跡 吴会 。” 南朝 梁 沉约 《齐故安陆昭王碑文》:“蝝蝗弗起,豺虎远迹。”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土番点卯》:“为民牧者,能畜盗以捕盗,亦犹畜猴以嚙鼠,俾盗皆远迹,而不为民害。” (4).踪迹远离尘世。谓隐居。《宋书·隐逸传·雷次宗》:“吾少婴羸患,事鐘养疾,为性好闲,志栖物表,故虽在童稚之年,已怀远迹之意。” 宋 曾巩 《冬望》诗:“我生智出豪俊下,远跡久此安蒿莱。” 清 黄景仁 《僧舍夜月》诗:“远跡已堪邻虎豹,定心可许问鱼龙。” 见“ 远迹 ”。 潜藏(1) 藏在隐蔽处 老虎潜藏在深山老林之中 (2) 隐藏在显露的外表之下 特务潜藏在乡下 朝车古代君臣行朝夕礼及宴饮时出入用车。《礼记·玉藻》:“君羔幦虎犆;大夫齐车,鹿幦豹犆,朝车;士齐车,鹿幦豹犆。” 郑玄 注:“臣之朝车与齐车同饰。” 孔颖达 疏:“此一节论君及大夫士等齐车、朝车所饰之物,尊卑不同。”《礼记·玉藻》:“据此注言之,则君之朝车与齐车异饰也。但无文以言之。”《吕氏春秋·赞能》:“﹝ 管仲 ﹞至 齐 境, 桓公 使人以朝车迎之。” 唐 于濆 《古宴曲》:“雉扇合 蓬莱 ,朝车回紫陌。” 不碍无妨碍;没关系 行,行,不碍!我是又冷又饿,一阵儿发晕,不要紧!——老舍《骆驼祥子》 松菊松与菊不畏霜寒,因以喻坚贞节操或具有坚贞节操的人。 晋 陶潜 《归去来兮辞》:“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唐 刘禹锡 《酬令狐相公赠别》诗:“田园松菊今迷路,霄汉鸳鸿久絶羣。”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一二八:“ 陶潜 酷似 卧龙 豪,万古 潯阳 松菊高。” 何妨(1) 为什么不 何妨一试 (2) 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妨 你何妨试一试 衣冠(1) 衣服和礼帽 (2) 服饰 衣冠不整 (3) 指绅士,借指礼教、斯文 衣冠之弟 用舍见“ 用舍 ”。 亦作“ 用捨 ”。1.取舍。《晋书·范弘之传》:“ 比干 处三仁之中, 箕子 为名贤之首,后人用捨,参差不同。”《旧唐书·颜真卿传》:“ 真卿 请皇帝先謁王陵九庙而后还宫。宰相 元载 谓 真卿 曰:‘公所见虽美,其如不合事宜何?’ 真卿 怒,前曰:‘用捨在相公耳,言者何罪?’” 明 张居正 《谢召见疏》:“为祖宗谨守成宪,不敢以臆见纷更;为国家爱养人才,不敢以私意用舍。” (2).指被任用或不被任用。 宋 苏轼 《沁园春·赴密州早行马上寄子由》词序:“用捨由时,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闲处看。” 宋 苏轼 《沁园春·答曾舍人启》:“用舍皆天,孰知令尹之无喜。” (3).见“ 用行舍藏 ”。 逢场(1).遇到某场合;到达某场所。 宋 杨万里 《上元夜里俗粉米为茧丝书吉语置其中以占一岁之祸福谓之茧卜因戏作长句》:“先生平生笑儿痴,逢场亦復作儿嬉。” 清 江昱 《桂枝香》词:“诗仙写韵吹冰雪,肯逢场,剪红裁碧。” 林学衡 《徐园同镇潮》诗:“开怀渐觉逢场减,负手真成避世喧。” (2).遇到有集市。 沙汀 《淘金记》十:“刚才还在这里,恐怕到粮食市上去了。逢场天,他要下午才有空啊。” 不见(1) 不曾相见 老哥俩可有日子不见了 (2) 见不着;丢失 一辆新自行车转身就不见了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