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灵壁道傍怪石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楼钥 |
释义 | 灵壁道傍怪石原文饱闻兹山产奇石,东南宝之如尺璧。谁知狼藉乱如麻,往往嵌空类鑱刻。 长安东风万岁山,搜抉珍怪穷人间。 汴流一舸载数辈,径上艮岳增孱颜。 当时巧匠斲山骨,寘之河干高突兀。 干戈动地胡尘飞,坐使奇材成弃物。 君不见黄金横带,不数台城拜三品。 只今零落荒草中,万古凄凉有遗恨。 木人漂漂不如土,坐阅兴亡知几许。 行人沉叹马不前,石虽不言恐能语。 诗词问答问:灵壁道傍怪石的作者是谁?答:楼钥 参考注释饱闻犹多闻。 唐 杜甫 《凭何十一少府邕觅桤木栽》诗:“饱闻榿木三年大,与致溪边十亩阴。” 唐 韩愈 《与少室李拾遗书》:“勤俭之声,宽大之政,幽闺妇女,草野小人,皆饱闻而厌道之。” 山产山里出产的野生动植物 东南介于东和南之间的方向 方是时,博鸡者以义闻东南。——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之如前往。 汉 王充 《论衡·难岁》:“其移东西,若徙四维,相之如者皆吉。” 刘盼遂 集解:“之如二字皆训往,二字连用,疑亦当时术家之语。” 尺璧(1).直径一尺的璧玉。言其珍贵。语本《淮南子·原道训》:“圣人不贵尺之璧而重寸之阴,时难得而易失也。” 三国 魏 曹丕 《典论·论文》:“则古人贱尺璧而重寸阴,惧乎时之过已。”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表荐及第》:“於菟猎食,非求尺璧之珍;鶢鶋避风,不望洪鐘之乐。” (2).比喻美好的诗文。 晋 潘尼 《答陆士衡》诗:“慙无琬琰,以詶尺璧。” (3).比喻才能;贤才。《文选·袁宏<三国名臣序赞>》:“虽怀尺璧,顾呬连城。” 张铣 注:“尺璧……言 攸之 才可宝,过於十五城之价。” 南朝 梁 沉约 《怀旧诗·伤谢朓》:“尺璧尔何寃,一旦同丘壤。” 狼藉(1) 乱七八糟;散乱、零散 闻其儿为吏,放纵狼藉。——《后汉书·张酺传》 满目狼藉 杯盘狼藉 (2) 也作“狼籍” 如麻(1).形容杂乱。 南朝 梁 丘迟 《答徐侍中为人赠妇》诗:“糟糠且弃置,蓬首乱如麻。”如:心乱如麻。 (2).形容密集、多。 唐 杜甫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牀头屋漏无乾处,雨脚如麻未断絶。” 元 陈樵 《山水》诗:“青山如髻树如麻,茅屋青帘认酒家。”《醒世恒言·隋炀帝逸游召谴》:“玉树歌残舞袖斜, 景阳宫 里事如麻。” 往往(1) 每每;时常 往往而死者相藉。——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老李往往工作到深夜才睡 (2) 处处;到处 往往山出棋置。——《史记·货殖列传》 卒中往往语。——《史记·陈涉世家》 往往有得。——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3) 纷纷 吴王之弃其军亡也,军遂溃,往往稍降太尉、梁军。——《史记·吴王濞列传》 则文学彬彬稍进,诗书往往间出。——《汉书·司马迁传》 空类谓言论大而无当,不切实际。《文选·皇甫谧<三都赋序>》:“逮 汉 贾谊 ,颇节之以礼。自时厥后,缀文之士,不率典言,并务恢张,其文博诞空类,大者罩天地之表,细者入毫纤之内。” 吕延济 注:“空类,谓言不附实,但为空大。” 长安长安地名始于秦朝,西汉、隋、唐等朝的都城,在今陕西西安一带 东风(1) 从东方吹来的风 小楼昨夜又东风。——南唐· 李煜《虞美人》 (2) 春天的风 (3) 比喻革命的巨大力量或高涨的革命气势 东风吹向天地外,荡尽人间群魔妖。——《天安门诗八首》 万岁(1) 千秋万代,永远存在(祝颂的话) 皆呼万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民称万岁。——《战国策·齐策四》 (2) 封建时代臣民对皇帝的称谓 搜抉亦作“ 搜刔 ”。搜求选择。 五代 齐己 《移居》诗:“欲问存思搜抉妙,几联诗许敌《三都》。” 宋 苏轼 《议学校贡举状》:“近世士人纂类经史,缀辑时务,谓之策括,待问条目,搜抉略尽,临场剽窃,窜易首尾。” 明 归有光 《送县大夫杨侯序》:“顷者患税籍之紊,豪猾缘以飞走,莫詰其端, 侯 为之按亩出税,搜刔伏匿,深为百年之计。” 清 黄宗羲 《传是楼藏书记》:“先生之门生官吏徧於天下,随其所至,莫不网罗坠简,搜抉緹帙。” 珍怪亦作“ 珍恠 ”。亦作“珎恠”。亦作“珎怪”。1.珍贵奇异。《公羊传·昭公三十一年》:“有珍怪之食。” 何休 注:“珍怪,犹奇异也。” 汉 陆贾 《新语·资质》:“昔 宫之奇 为 虞公 画计,欲辞 晋献公 璧马之赂,而不假之 夏阳 之道,岂非金石之计哉?然 虞公 不听者,惑於珍恠之宝也。” 南朝 宋 慧琳 《龙光寺竺道生法师诔》:“珍怪之辞,皆成通论。” 唐 郑棨 《开天传信记》:“ 玄宗 令採 蓝田 緑玉琢为磬,尚方造簨簴流苏之属,皆以金鈿珠翠珍怪之物杂饰之。” (2).珍贵奇异之物。《楚辞·招魂》:“室中之观,多珎恠些。” 王逸 注:“金玉为珎,诡异为恠。言从观房室之中,四方珎琦玩好恠物,无不毕具。” 汉 张衡 《南都赋》:“其宝利珎怪,则金彩玉璞, 随 珠夜光。” 唐 韩愈 《和虞部卢四汀酬翰林钱七徽赤藤杖歌》:“几重包裹自题署,不以珍怪夸荒夷。” (3).珍贵奇异的食物。《荀子·正论》:“食饮则重大牢,而备珍怪,斯臭味。” 杨倞 注:“珍怪,奇异之食也。”《尸子》卷下:“昔者 桀 紂 纵欲长乐,以苦百姓,珍怪远味,必南海之荤,西海之菁,东海之鲸,此其祸天下亦厚矣。” 穷人(1) 缺乏或相对地缺乏金钱和财富的人 (2) 经济上不能自足的人,或必须接受某种公共救济或私人救济的人 艮岳山名。在今 河南 开封 城内东北隅。 宋徽宗 政和 七年于 汴梁 东北作 万岁山 , 宣和 四年 徽宗 自为《艮岳记》,以为山在国都之艮位,故名 艮岳 。 宣和 六年,改名 寿峰 。详见《宋史·地理志一》及 宋 张淏 《艮岳记》。 宋 刘子翚 《汴京纪事》诗之十:“凤輦北游今未返,蓬蓬 艮岳 内中高。”《水浒传》第一○一回:“那 艮岳 在京城东北隅,即 道君皇帝 所筑。” 清 赵翼 《西湖咏古》:“ 三竺 峰峦非 艮岳 ,两隄灯火似 樊楼 。” 孱颜(1).参差不齐貌。《汉书·司马相如传下》:“沛艾赳螑仡以佁儗兮,放散畔岸驤以孱颜。” 颜师古 注:“孱颜,不齐也。” 宋 王安石 《次韵曾子翊赴舒州官见诒之诗》:“一水碧罗裁繚绕,万峯苍玉刻孱颜。” 清 钱谦益 《过清流关和尹员外》:“我来弔古 清流关 ,升关四望山孱颜。” (2).斑驳陆离貌。 宋 司马光 《和张文裕初寒》之四:“晴空烟澹泊,返照雪孱颜。” 庞树松 《檗子书来约游》诗:“ 南屏 依旧碧孱颜,先烈祠堂草棘间。” (3).险峻、高耸貌。 唐 李商隐 《荆山》诗:“压河连华势孱颜,鸟没云归一望间。” 明 高启 《同谢国史游钟山逢铁冠先生》诗:“日日城中望 鐘山 ,孤塔縹緲峯孱颜。” 清 钱谦益 《画士张季挽词》:“侠骨千年埋傲兀,孤坟三尺起孱颜。” 清 顾炎武 《摄山》诗:“徵君旧宅此山中,山馆孱颜往蹟空。” (4).指高峻的山岭。 唐 李绅 《逾岭峤止荒陬抵高要》诗:“ 周王 止化惟 荆蛮 , 汉武 凿远通孱颜。” 宋 苏轼 《峡山寺》诗:“天开清远峡,地转凝碧湾。我行无迟速,摄衣步孱颜。” 清 王策 《浣溪沙·玉山道中》词:“野堠斜明远树间,几家邨屋嵌孱颜。” 当时就在那个时刻;马上 当时就签约雇用你 匠斲工匠。 晋 左思 《魏都赋》:“葺墙幂室,房廡杂袭,剞劂罔掇,匠斲积习。” 山骨(1).山中岩石。 唐 刘师服 侯喜 等《石鼎联句》:“巧匠斲山骨,刳中事煎烹。” 金 元好问 《十一月五日暂往西张》诗:“林烟漠漠鸦边暗,山骨稜稜雪外青。” 明 袁宏道 《祝雨》诗:“洗山山骨新,洗花花色故。” (2).山的内在神韵。指绘画而言。 元 夏文彦 《图绘宝鉴》卷三:“﹝ 范宽 ﹞卜居 终南 、 大华 ,徧观奇胜,落笔雄伟老硬,真得山骨,而与 关 李 并驰方驾也。” 河干河边;河岸。《诗·魏风·伐檀》:“坎坎伐檀兮,寘之河之干兮。” 明 徐祯卿 《留别边子》诗:“孤杨生河干,嫋嫋何参差。”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六》:“某官舟泊河干,闻汝善弹词,邀往一试。” 高突高高突起。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七》:“其前坡虽峻,而石不多,惟寺前一石,高突如屋。” 干戈干与戈,古代常用兵器。比喻战争 能执干戈以卫社稷。——《礼记·檀弓》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宋· 文天祥《过零丁洋》 化干戈为玉帛。 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 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动地震撼大地。《公羊传·文公九年》:“地震者何?动地也。”《北齐书·神武纪上》:“ 神武 亲送之郊,雪涕执别,人皆号慟,哭声动地。” 唐 白居易 《长恨歌》:“ 渔阳 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毛 * 《七律·答友人》:“ 洞庭 波涌连天雪, 长岛 人歌动地诗。” 胡尘(1).胡地的尘沙。 北周 庾信 《王昭君》诗:“朝辞 汉 闕去,夕见 胡 尘飞。” 明 梁辰鱼 《拟出塞》曲:“有崎嶇北污胡尘,哀笳倚拍,家山何处。” (2).胡人兵马扬起的沙尘。喻胡兵的凶焰。 南朝 梁 任昉 《宣德皇后令》:“拥旄司部, 代 马不敢南牧;推轂 樊邓 ,胡尘罕尝夕起。” 唐 白居易 《法曲》:“以乱干和 天寳 末,明年胡尘犯宫闕。” 宋 辛弃疾 《木兰花慢·席上送张仲固帅兴元》词:“落日胡尘未断,西风塞马空肥。” 明 屠隆 《綵毫记·访道仙翁》:“万户伤心泣野燐,衣冠无处避胡尘。”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诛妖檄文》:“用 夏 变夷,斩邪留正,誓扫胡尘。” 柳亚子 《题<张苍水集>》诗:“北望中原涕泪多,胡尘惨淡 汉 山河。” 奇材见“ 奇才 ”。 弃物(1).被丢弃之物;废物。《老子》:“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 唐 杜甫 《舟出江陵南浦奉寄郑少尹审》诗:“百年同弃物,万国尽穷途。” 清 李渔 《闲情偶寄·器玩·茶具》:“凡製茗壶,其嘴务直,购者亦然。一曲便可忧,再曲则称弃物矣。” (2).比喻没用之人。 清 昭槤 《啸亭续录·刘文清语》:“ 乾隆 末, 和相 当权,最尚奢华……其衣冠敝陋、悃幅无华者,人皆视为弃物。” 不见(1) 不曾相见 老哥俩可有日子不见了 (2) 见不着;丢失 一辆新自行车转身就不见了 黄金(1) (2) 铜 黄金折。——《战国策·齐策四》 太傅赍黄金。 (3) 金 天作黄金色。——《广东军务记》 (4) 金黄色 黄金络马头。——《乐府诗集·陌上桑》 (5) 见“金” 横带谓系于腰上。《战国策·齐策六》:“当今将军东有 夜邑 之奉,西有 菑上 之虞,黄金横带,而驰乎 淄澠 之间。” 不数数不清;无数。 汉 王符 《潜夫论·思贤》:“近古以来,亡代有三,秽国不数。” 汪继培 笺:“秽,当作灭。” 彭铎 校正:“不数,即无数。” 宋 曾巩 《<王平甫文集>序》:“各於其盛时,士之能以特见於世者,率常不过三数人,其世之不数,其人之难得如此。”《醒世姻缘传》第八八回:“ 扬州 番役把 吕祥 的衣服剥脱乾浄,餛飩捆起,一根绳拴在树的半中腰里,铁棍皮鞭,诸刑咸备……打了个不数。” 不亚于。 明 汪道昆 《高唐梦》:“想这神女果如大夫所言呵,絶代无双,不数 庄生 陈説。” 清 王韬 《淞隐漫录·画船纪艳》:“噫嘻! 钱塘江 上画船风景,诚不数 珠海 灯痕、 秦淮 月色也。” 台城(1).古代守城拒敌的设备。《墨子·备高临》:“羊黔者,将之拙者也,足以劳卒,不足以害城。守为臺城,以临羊黔,左右出,巨各二十尺,行城三十尺。” 孙诒让 间诂:“臺城,即行城也……此行城,编连大木,横出两旁,故亦谓之距。”参见“ 行城 ”。 (2). 六朝 时的禁城。 宋 洪迈 《容斋续笔·台城少城》:“ 晋 宋 间谓朝廷禁省为臺,故称禁城为臺城。”按, 晋 之“臺城”,在今 南京市 鸡鸣山 南 乾河沿 北,其地本 三国 吴 后苑城 , 东晋 成帝 时改建作新宫,遂为宫城。历 宋 、 齐 、 梁 、 陈 ,皆为台省(中央政府)和宫殿所在地,因专名 台城 。 宋 陈亮 《戊申再上孝宗皇帝书》:“ 臺城 在 钟阜 之侧,其地据高临下,东环平冈以为固,西城 石头 以为重,带 玄武湖 以为险,拥 秦淮 、 清溪 以为阻。” 三品(1).三种,三类。《易·巽》:“ * :悔亡,田获三品。” 高亨 注:“田,猎也。品,种也。筮遇此爻,其悔将亡,行猎将得三种猎物。”《书·禹贡》:“厥贡惟金三品。” 孔 传:“金、银、铜也。” 孔颖达 疏:“ 郑玄 以为铜三色也。”《太平广记》卷四○一引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张彦》:“ 巴巫 间,民多积黄金,每有聚会,即于席上列三品,以夸尚之。” (2).三等,即上、中、下三等。 汉 刘向 《说苑·政理》:“政有三品:王者之政化之;霸者之政威之;彊者之政胁之。”《后汉书·循吏传·秦彭》:“每於农月,亲度顷亩,分别肥塉,差为三品。”《隋书·经籍志序》:“ 煬帝 即位,秘阁之书,限写五十副本,分为三品:上品红琉璃轴,中品紺琉璃轴,下品漆轴。” 清 王夫之 《知性论》:“以三品为性,要其终而言之,三品者非无所自成。” 只今如今;现在。 唐 李白 《苏台览古》诗:“只今惟有 西江月 ,曾照 吴王 宫里人。” 宋 陈师道 《春怀示邻里》诗:“屡失南邻春事约,只今容有未开花。” 清 李国宋 《朝天宫感怀》诗:“自昔鼎成龙已去,只今松老鹤还飞。” 郭沫若 《雄师百万挽狂澜》诗:“只今双喜大临门,‘七一’佳期水库成。” 落荒离开大路,向荒野逃去。比喻失败而逃命 我诈败落荒的走。——佚名《小尉迟》 落荒而逃 万古万世 万古长青 凄凉(1) 孤寂冷落 夜景凄凉 (2) 悲凉 字字凄凉 遗恨未尽的心愿,未完成的理想,遗憾 吾遗恨也。——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木人(1).木制的人像。《战国策·燕策二》:“ 宋王 无道,为木人以写寡人,射其面。寡人地絶兵远,不能攻也。” 汉 王充 《论衡·儒增》:“为母作木车马、木人御者,机关备具。载母其上。”《魏书·高道穆传》:“刺史 李世哲 即尚书令 崇 之子,贵盛一时,多有非法,逼买民宅,广兴屋宇,皆置鴟尾,又於马埒堠上为木人执节。”《宋史·舆服志一》:“记里鼓车,一名大章车……行一里则上层木人击鼓;十里则次层木人击鐲。” 郑观应 《盛世危言·西学》:“ 公输子 削木人为御, 墨翟 刻木鳶而飞, 武侯 作木牛流马。” (2).喻指冷酷无情或痴呆不慧的人。参见“ 木人石心 ”。 (3).五行说认为人禀天地五行之气而生。受木气多者为木人。木人之外形、禀性皆象木。 隋 萧吉 《五行大义·论人配五行》:“《禄命书》云:‘金人刚强自用,木人多华而雅。’” 明 王廷相 《雅述》下:“或曰,木人见漆则疡。世之木人多矣,而疡者间有之,不木而疡者亦有之。” (4).即木夯。木制的打夯工具。 漂漂(1).漂流。《战国策·齐策三》:“降雨下, 淄水 至,流子而去,则子漂漂者将何如耳。” (2).漂浮,浮动。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笨麴并酒》:“酒色漂漂,与银光一体。” 唐 陆龟蒙 《和友人许惠酒以诗徵之》:“冻醪初漉嫩如春,轻蚁漂漂杂蘂尘。” (3).漂泊。 唐 杜甫 《严氏溪放歌行》:“天下兵马未尽销,岂免沟壑常漂漂。” (4).飞扬貌;高飞貌。《老子》“漂兮若无所止” 汉 河上公 注:“我独漂漂若飞若扬无所止也。” 汉 贾谊 《吊屈原赋》:“凤漂漂其高逝兮,固自引而远去。” (5).浅青色。《释名·释采帛》:“漂漂,浅青色也。” 汉 司马相如 《长门赋》:“廓独潜而专精兮,天漂漂而疾风。” (6).古代传说中南方山名。《吕氏春秋·求人》:“南至 交阯 、 孙朴 、 续樠 之国, 丹粟 、 漆树 、 沸水 、 漂漂 、 九阳 之山。” (7).投小瓦片或小石片掠水面跳跃向前的一种游戏。《花城》1981年第1期:“时间又在一幢幢工厂的烟突上升起了,在孩子们放情投出的漂漂水纹上展开了。” 不如表示前面提到的人或事物比不上后面所说的 天时不如地利。——《孟子·公孙丑下》 自以为不如。——《战国策·齐策》 兴亡兴盛与衰亡 知几谓有预见,看出事物发生变化的隐微征兆。《易·繫辞下》:“知几其神乎。君子上交不諂,下交不凟,其知几乎?几者,动之微,吉之先见者也。”《后汉书·袁绍传》:“监军之计,在於持牢,而非见时知几之变也。” 唐 吴筠 《览古》诗之十二:“达者贵量力,至人尚知几。” 清 方文 《赠钱驭少》诗之二:“ 伯子 知几早,逃名 震泽 西。” 行人步行的人。古指出行的人;出征的人;又作使者的通称 会其行人发露,瓒亦枭夷,故使锋芒错缩,厥图不果。——《三国演义》 行人驻足听。——《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行人弓箭各在腰。——唐· 杜甫《兵车行》 过者问行人 行人但云点行频 不言(1).不说。《书·说命上》:“王言惟作命,不言,臣下罔攸禀令。” 晋 孙绰 《天台山赋》:“恣语乐以终日,等寂默於不言。” 唐 韩愈 《秋怀诗》之九:“空堂黄昏暮,我坐默不言。” (2).不依靠语言。谓以德政感化人民。《老子》:“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管子·心术上》:“故必知不言无为之事,然后知道之纪。”《南史·王俭传》:“所以得厝私怀,实由禀明公不言之化。” (3).不料。 唐 宋之问 《桂阳三日述怀》诗:“愚谓嬉游长似昔,不言流寓歘成今。”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