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古诗文:

 

古诗 送沈保叔国谕试艺右庠
朝代 宋代
作者 蒲寿宬
释义

送沈保叔国谕试艺右庠原文

读书读心不读迹,以言易言竟何益。
射弓射志不射箭,以力假力何足羡。
因蹄得兔蹄安用,以虎视石虎则中。
设科取艺良已拘,分毫得失如摴蒲。
微官况复多绳墨,千里思驰困羁勒。
生女嫁属他人屋,生男不出出许国。
堂堂八尺无创瘢,如斗金印栀蜡颜。
一条秋水持赠君,腰间愿看生风云。
君不见唐家将相娄师德,也曾应诏红抹额。
挝钟饮酒皆儿嬉,握拳透爪真男儿。

诗词问答

问:送沈保叔国谕试艺右庠的作者是谁?答:蒲寿宬
问:送沈保叔国谕试艺右庠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蒲寿宬的名句有哪些?答:蒲寿宬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读书

(1) 看着书本出声读或默读

(2) 正式学习一个科目或课程

她读书很用功

弓射

弓术,射技。《魏书·高闾传》:“下置官属,分为三军,二万人专习弓射,二万人专习戈盾,二万人专习骑矟。” 明 唐顺之 《都督沉紫江生墓碑记》:“ 广 俗尚弩而公独精弓射,能挽强命中。”

射箭

(1) 用弓的弹力把箭射出去

(2) 在规定距离外用箭射靶的体育运动项目

何足

犹言哪里值得。《史记·秦本纪》:“﹝ 百里傒 ﹞谢曰:‘臣亡国之臣,何足问!’” 晋 干宝 《搜神记》卷一六:“ 颖 心愴然,即寤,语诸左右,曰:‘梦为虚耳,亦何足怪。’” 明 李贽 《复夏道甫》:“再勤学数年便当大捷矣,区区一秀才,何足以为轻重。”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非有复译不可》:“但因言语跟着时代的变化,将来还可以有新的复译本的,七八次何足为奇,何况 中国 其实也并没有译过七八次的作品。”

虎视

(1) 贪婪而凶狠地注视

敌寇虎视中原

(2) 有威严地注视

战士们虎视着山下的敌人,抑制不住满腔怒火

石虎

(1).石刻的虎。古代帝王及贵族、官僚墓前的石刻群中往往包括石虎。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易水》:“其东谓之 石虎冈 ……有所遗二石虎,后人因以名冈。”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粉水》:“ 粉水 旁有 文将军 冢墓,隧前有石虎、石柱,甚脩丽。”

(2).似虎的石头。 隋 卢思道 《从军行》:“谷中石虎经衔箭,山上金人曾祭天。”《宋史·元达传》:“ 达 私喜曰:‘我闻 李将军 射石虎饮羽,今树为我断,岂神助歟?’”

科取

征收。 三国 魏 曹操 《加枣祗子处中封爵并祀祗令》:“时故军祭酒 侯声 云:‘科取官牛,为官田计。’” 宋 李纲 《奉诏条具边防利害奏状》:“又况将士暴露之久,财用调度之烦,民力科取之困,谓宜大为守备,痛自料理,使之苏息,乃为得计。” 明 冯梦龙 《古今谭概·无术·杜荀鹤诗》:“经生多有不省文章,尝一邑有两人同官,其一或举 杜荀鹤 诗,称赞‘也应无计避徵徭’之句,其一难之曰:‘此诗误矣,野鹰何尝有徵徭乎!’举诗者解曰:‘古人有言,岂有失也!必是当年科取翎毛耳。’”

良已

痊愈。《史记·孝武本纪》:“﹝ 武帝 ﹞遂幸 甘泉 ,病良已。” 裴駰 集解引 孟康 曰:“良已,善已,谓愈也。” 宋 陆游 《夏秋之交久旱得雨喜作》诗:“卧听病良已,行吟愁欲无。”

分毫

形容极细微或极少量。 汉 傅毅 《七激》:“涔养之鱼,膾其鲤魴,分毫之割,纤如髮芒。” 晋 葛洪 《抱朴子·博喻》:“盈乎万钧,必起於錙銖,竦秀凌霄,必始於分毫。”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崔秀才》:“覬覦分毫,錙銖必较,素所鄙夷,而弗屑者也。”

得失

(1) 得到和失去;成功和失败

不计较个人的得失

(2) 利弊;好处和坏处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唐· 杜甫《偶题》

摴蒲

亦作“ 摴蒱 ”。古代博戏名。 汉 代即有之, 晋 时尤盛行。以掷骰决胜负,得采有卢、雉、犊、白等称,视掷出的骰色而定。其术久废。后为掷骰的泛称。 三国 魏 曹丕 《艳歌何尝行》:“小弟虽无官爵……但当在王侯殿上,快独摴蒲、六博,对坐弹棋。”《晋书·后妃传上·胡贵嫔》:“帝尝与之摴蒱,争矢,遂伤上指。” 宋 刘克庄 《菩萨蛮·戏林推》词:“小鬟解事高烧烛,羣花围绕摴蒲局。”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人部二》:“今之摴蒲, 朱窝 云:‘起自 宋 朱河 《除红谱》,一云 杨廉夫 所作。’然其用有五子、四子、三子之异,视古法弥简矣。” 清 钱泳 《履园丛话·园林·拙政园》:“ 明 嘉靖 中御史 王献臣 筑, 文待詔 有记。御史殁后,其子好摴蒱,一夕失之,归於 徐氏 。”参阅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下、 宋 程大昌 《演繁露》卷六。

官况

(1).居官的境遇。 唐 李中 《赠永真杜翱少府》诗:“爱静不嫌官况冷,苦吟从听鬢毛苍。” 宋 苏轼 《减字木兰花·送赵令》词:“故人重见,世事年来千万变。官况阑珊,惭愧青松守岁寒。”《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六回:“ 鼎臣 便把别话岔开,谈谈他的官况,又讲讲两 淮 的盐务。”

(2).谓居官的心情。 明 刘基 《阮郎归》词:“官况懒,世情踈,断肠芳岁徂。暮云不见北飞鱼,路遥难寄书。”

绳墨

(1) 木工打直线的墨线

吾有大树,人谓之樗,其大本拥肿不中绳墨。——《庄子·逍遥游》

韩子引绳墨,切事情,明是非。——《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2) 比喻规矩或法度

颇循绳墨

千里

指千里马

先王之千里。——《吕氏春秋·察今》

羁勒

(1).马络头。 南朝 梁 江淹 《为萧太傅三让扬州牧表》:“方将身侍鑾华,雪 齐 鲁 之侵地;手执羈勒,騖 燕 赵 之远郊。” 金 赵元 《村居夏日》诗:“羈勒困名马,网罗多珍禽。” 严复 《国闻报馆附印说部缘起》:“家蓄之禽兽,驯良固其分,而奔蹄泛驾或时时一见之,如此者不能不驭之以羈勒。”

(2).束缚。 南朝 宋 谢灵运 《拟魏太子“邺中集”诗·陈琳》:“单民易周章,窘身就羈勒。” 清 陈田 《明诗纪事丙籤·张弼》:“ 东海 诗有豪气,不受羈勒。” 鲁迅 《坟·文化偏至论》:“发隐地也,善机械也,展学艺而拓贸迁也,非去羈勒而纵人心,不有此也。”

(3).管束。《西游记》第三二回:“只恐 八戒 躲懒便不肯出头,师父又有些护短,等 老孙 羈勒他羈勒。”

(4).驾驭。 孙中山 《建国方略·以用钱为证》:“盖机器者,羈勒天地自然之力以代人工。前时人力所不能为之事,机器皆优为之。”

他人

别人

不许他人干涉

出出

(1).象声词。惊怪声;磨擦声;嘻笑声。《左传·襄公三十年》:“或叫于 宋 大庙,曰:‘譆譆,出出。’” 元 钱霖 《哨遍》套曲:“桌椅每都出出的走。” 清 沉起凤 《谐铎·垂帘论曲》:“曲子师在座,理宜敬听,嘻嘻出出,是何意态!”

(2).连续出现的样子。 明 刘基 《郁离子·螇螰》:“夫天下之物……出出而不穷,连连而不絶,莫非天之生也。”

许国

谓将一身奉献给国家,报效国家。《晋书·陆玩传》:“诚以身许国,义忘曲让。” 唐 柳宗元 《冉溪》诗:“少时陈力希公侯,许国不復为身谋。” 蔡锷 《致潘惠英书》:“余素抱以身许国之心,此次尤为决心,万一为敌贼暗算,或战死疆场,决无所悔。”

堂堂

(1) 形容盛大

人狮惊岳岳,王庙忆堂堂。——郭沫若《访埃杂吟》

曰:“寡人将去此堂堂国者而死乎!”——《晏子春秋》

(2) 形容容貌庄严大方

仪表堂堂

(3) 形容志气宏大

我们是新一代的堂堂青年,还怕这一点困难吗?

(4) 阵式或气势很大

堂堂的军乐队走过去了

创瘢

伤疤。《后汉书·马廖传》:“ 吴王 好剑客,百姓多创瘢。”

金印

(1).旧时帝王或高级官员金质的印玺。《史记·孝武本纪》:“是时上方忧 河 决,而黄金不就,乃拜 大 ( 欒大 )为五利将军。居月餘,得四金印。” 宋 苏辙 《观捕鱼》诗:“人生此事最便身,金印垂腰定何益。” 清 黄遵宪 《琉求歌》:“尚有丹书珠殿掛,空将金印紫泥封。”

(2).借指官职。 唐 杜甫 《陪李王苏李四使君登惠义寺》诗:“谁能解金印,瀟洒自安禪。” 宋 乐雷发 《乌乌歌》:“好杀贼奴取金印,何用区区章句为?”

(3). 宋 代称犯人脸上刺的字。《京本通俗小说·志诚张主管》:“ 张胜 看 张员外 ,面上刺着四字金印,蓬头垢面,衣服不整齐。”《水浒传》第八回:“原来 宋 时但是犯人徒流迁徙的,都脸上刺字,怕人恨怪,只换做打金印。”

(4).指公文、证件上的金泥印章。 明 唐顺之 《条陈海防经略事疏》:“臣又据总兵官 卢鏜 手本……与 日本 金印勘合。” 许地山 《三博士》:“她们一同看着(博士文凭)上面的文字和金印。”

栀蜡

谓用栀、蜡涂饰。语出 唐 柳宗元 《鞭贾》。亦喻伪饰欺世的言行。 元 姚燧 《乌木杖赋》:“昔贾鬻鞭,梔蜡其肤,市者一濯,已呈苍枯。” 明 李东阳 《奉诏育材赋》:“纵坚白之嵬谈,衒梔蜡之末饰。”参见“ 梔貌蜡言 ”。

一条

(1).谓相连相通。《庄子·德充符》:“胡不直使彼以死生为一条,以可不可为一贯者,解其桎梏,其可乎?”

(2).表数量。用于分列的项目或计量条状的东西。 汉 王充 《论衡·自记》:“ 韩非 之书,一条无异,篇以十第,文以万数。” 唐 孟郊 《送李尊师玄》诗:“头冠两片月,肩披一条云。” 唐 李洞 《毙驴》诗:“三尺焦铜背残月,一条藜杖卓寒烟。”《朱子语类》卷四:“此一条论得甚分明。”

(3).犹一股。《宣和遗事》前集:“一条忿气,怒髮衝冠,将起一柄刀,把 阎婆惜 吴伟 两个杀了。”

秋水

秋天的水,比喻人(多指女人)清澈明亮的眼睛

望穿秋水

持赠

持物赠人。 宋 欧阳修 《乞药呈梅圣俞》诗:“谓此吾家物,问谁持赠公。”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三○六:“家园黄熟半林柑,抛向筠笼载两三。风雪盈裾好持赠,预教诗婢识 江 南。”

风云

①风和云:天有不测~。 ②比喻变幻动荡的局势:~突变。

不见

(1)

不曾相见

老哥俩可有日子不见了

(2)

见不着;丢失

一辆新自行车转身就不见了

唐家

指 唐 朝。 宋 文天祥 《平原》诗:“ 唐 家再造 李郭 力,若论牵制公威灵。”

将相

将帅和丞相。亦泛指文武大臣。《墨子·法仪》:“天下从事者不可以无法仪……虽至士之为将相者皆有法。”《史记·高祖本纪》:“诸侯及将相相与共请尊 汉王 为皇帝。” 唐 李涉 《与梧州刘中丞》诗:“三代 卢龙 将相家,五分符竹到天涯。”

师德

众德。《汉书·礼乐志》:“《安世房中歌》:‘浚则师德,下民咸殖。’” 颜师古 注:“师,众也。”

也曾

曾经。 唐 元稹 《赠崔元儒》诗:“最爱轻欺杏园客,也曾辜负酒家胡。”《西游记》第八八回:“虽不曾重报师恩,却也曾渡水登山,竭尽心力。”《说岳全传》第四十回:“太太先前也曾请箇饱学先生,教他读书。” 姚雪垠 《李自成》第一卷第五章:“这口宝剑,末将也曾听说,确是一口好剑。”

应诏

接受皇帝的诏命

抹额

缠在额头的头巾;包裹额头的发带。也称“抹头”

饮酒

(1).喝酒。《国语·晋语一》:“﹝ 史苏 ﹞饮酒出。” 唐 韩愈 《顺宗实录五》:“天下吏人,誥至后,出临三日皆释服,无禁婚嫁、祠祀、饮酒、食肉。” 鲁迅 《而已集·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其时 司马氏 已想篡位,而 阮籍 名声很大,所以他讲话就极难,只好多饮酒,少讲话。”

(2).古代宴会时供食毕漱口的酒。《周礼·天官·酒人》:“共宾客之礼酒、饮酒而奉之。” 郑玄 注:“饮酒,食之酒。” 贾公彦 疏:“谓食时有酒者,《曲礼》云:‘酒浆处右。’则此非献酬酒,是酳口之酒也。” 孙诒让 正义:“盖食礼无献酬,唯有酳口,故别谓之饮酒。”

儿嬉

犹儿戏。 宋 苏轼 《蜡梅一首赠赵景贶》诗:“天工变化谁得知,我亦儿嬉作小诗。” 宋 陆游 《自咏》:“作箇生涯君勿笑,拄天勋业亦儿嬉。” 清 俞樾 《茶香室三钞·正月晦送穷故事》:“里俗相传今已久,谩随人意看儿嬉。”

握拳透爪

《晋书·卞壸传》:“ 卞壼 拒 苏峻 ,父子战死。其后盗发 壼 墓,尸僵,鬢髮苍白,面如生,两手悉拳,爪甲穿达手背。”后以“握拳透爪”形容愤怒到极点。 清 陈廷焯 《白雨斋词话》卷一:“ 同甫 《水调歌头》:‘ 尧 之都, 舜 之壤, 禹 之封,於中应有,一个半个耻臣戎。’精警奇肆,几於握拳透爪,可作中兴露布读。”亦谓誓死抵抗。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娄芳华》:“行路郎君冒昩乃尔,其欺我双鬟雏穉,不能握拳透爪,徒为嚼齿穿齦邪?”亦作“ 握拳透掌 ”。 宋 苏轼 《东坡题跋·偶书》:“ 张睢阳 生犹駡贼,嚼齿穿齦; 颜平原 死不忘君,握拳透掌。”

男儿

(1) 男子汉

男儿有泪不轻弹

(2) 指丈夫

随便看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Suppu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9/5 16: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