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次韵泮宫直宿早秋四首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傅察 |
释义 | 次韵泮宫直宿早秋四首原文新秋爽气溢长空,弦诵低昂月映栊。济济青衿成鲁变,洋洋泮水咏洙风。 群儒篆刻空章句,百氏纷纭赖折中。 何日拔才空冀并,如今高誉满山东。 诗词问答问:次韵泮宫直宿早秋四首的作者是谁?答:傅察 参考注释新秋(1).初秋。《初学记》卷三引 南朝 陈 张正见 《和衡阳王秋夜诗》:“高轩扬丽藻,即是赋新秋。” 唐 钱起 《和万年成少府寓直》:“赤县新秋近,文人藻思催。” 清 陈梦雷 《月夜感怀》诗:“新秋澄爽气,何事障微阴。” 鲁迅 《书信集·致章廷谦》:“ 杭州 天气已如新秋,可羡。” (2).指今秋。 北周 庾信 《拟咏怀》之十八:“残月如初月,新秋似旧秋。” 长空宽广高远的天空 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毛 * 《蝶恋花·答李淑一》 遨游长空 弦诵弦歌和诵读,指学校教学 弦诵不辍 低昂起伏;时高时低 这条道路低昂不平,极不适于开车 良时无停景,北斗勿低昂。——傅玄《杂诗》 济济(1).众多貌。《诗·大雅·旱麓》:“瞻彼 旱 麓,榛楛济济。” 毛 传:“济济,众多也。” 唐 卢纶 《元日早朝呈故省诸公》诗:“济济延多士,躚躚舞百蛮。” 郑观应 《盛世危言·西学》:“数年之后有不人才济济者,吾不信也。” 李劼人 《 * 》第三部第九章:“偌大的广场,已是人众济济。” (2).整齐美好貌。《诗·齐风·载驱》:“四驪济济,垂轡濔濔。”《隋书·音乐志中》:“昭昭车服,济济衣簪。” 元 戴善夫 《风光好》第二折:“空那般衣冠济济,状貌堂堂,却为甚偏嫌俺妓女,怕见婆娘?” 庄敬貌。济,通“ 齐 ”。《诗·大雅·公刘》:“蹌蹌济济,俾筵俾几。” 郑玄 笺:“济济,士大夫之威仪也。”《管子·形势解》:“济济者,诚庄事断也。”《汉书·刘向传》:“臣闻 舜 命九官,济济相让,和之至也。”《隋书·音乐志上》:“其容穆穆,其仪济济。” 宋 司马光 《乞罢详定押班札子》:“朝廷不闻肃雍济济之风,数有变色分争之丑,臣窃为陛下惜之。” 孙中山 《香港兴中会章程》:“堂堂 * ,不齿於列邦;济济衣冠,被轻於异族,有志之士,能不痛心!” 青衿(1).青色交领的长衫。古代学子和 明 清 秀才的常服。《诗·郑风·子衿》“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毛 传:“青衿,青领也。学子之所服。” 北周 庾信 《谢赵王赉息丝布启》:“青衿宜袭,书生无废学之诗;春服既成,童子得 雩 沂 之舞。”《新唐书·礼乐志九》:“其日,鑾驾将至,先置之官就门外位,学生俱青衿服,入就位。”《儒林外史》第四四回:“蒙前任大宗师考补博士弟子员。这领青衿不为希罕,却喜小侄的文章前三天满城都传遍了。” (2).借指学子。 明 清 亦指秀才。《魏书·逸士传·李谧》:“方欲训彼青衿,宣扬坟典。” 唐 杨炯 《大唐益州大都督府新都县学先圣庙堂碑文》:“絳帐语道,青衿质疑。”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四》:“身列青衿,败检酿命。”自注:“科举时称秀才为青衿。” 康有为 《大同书》甲部第一章:“ 明 以来之文臣不为公侯,必待艰难考试乃得青衿。” (3).穿青色衣服的人。多指青少年。 宋 苏轼 《坤城节集英殿宴教坊词·放小儿队》:“青衿旅进,虽末技而毕陈;黄屋天临,知下情之无壅。” 洋洋(1) 形容众多或丰盛 洋洋万言 (2) 盛大 河水洋洋 (3) 广远无涯 牧野洋洋 (4) 美善 声蔼洋洋 洋洋德音 (5) 喜乐 喜气洋洋 其喜洋洋者矣。——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6) 形容声音响亮 钟磬洋洋 流水声洋洋 泮水古代学宫前的水池,形状如半月。《诗·鲁颂·泮水》:“思乐泮水,薄采其芹。” 毛 传:“泮水,泮宫之水也。” 郑玄 笺:“泮之言半也。半水者,盖东西门以南通水,北无也。”后多以指代学宫。 宋 苏轼 《答临江军知军启》:“泮水政成,繆膺桑梓之敬;海邦画诺,又观枳棘之栖。” 王闿运 《湘潭县学附生王君之碑》:“执经庠序,思乐泮水。”一说, 泮水 为 鲁 境内的河流名,“泮宫”为建造在 泮水 边的 鲁侯 之宫,非学宫。参见“ 泮宫 ”。 篆刻刻印章(因印章多用篆文)。比喻精心书写或作文 章句(1) 古籍的分章分段和语句停顿 (2) 分析古文的章节和句读 复习五经,皆训诂大义,不为章句。——《后汉书》 百氏犹言诸子百家。《汉书·叙传下》:“纬六经,缀道纲,总百氏,赞篇章。” 南朝 梁 江淹 《知己赋》:“採图辨纬,游璣访历,潜志百氏,沉神六经。” 唐 韩愈 《读<仪礼>》:“百氏杂家,尚有可取,况圣人之制度邪!” 宋 曾巩 《徐干<中论>目录序》:“盖 汉 承 周 衰及 秦 灭学之餘,百氏杂家与圣人之道并传。” 清 胡凤丹 《重刻<日损斋笔记>序》:“非贯穿经史,沉浸百氏,莫能道其单词。” 纷纭(1) (2) 众多而杂乱 众说纷纭 彼此错杂,纷纭拿斗,敌枪终不能发。——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3) 众多的样子,引申为罗唆,找麻烦 新妇谓府吏:“勿复重纷纭。”——《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折中(1) 取正;调节,使之适中,现多指协调不同意见,使各方都能接受 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史记·孔子世家赞》 决狱折中,不杀无辜,不诬无罪。——《管子·小匡》 (2) 又作“折衷” 折中方案 何日哪一天;什么时候。 清 吴骞 《扶风传信录》:“﹝ 仲仙 ﹞又吟曰:‘儂别去,泪双流,使我揉断离肠何日休。’” 刘大白 《各各作工》诗:“各各作工,各各作工!什么财东,什么雇佣,一样的人,阶级重重!无人不工,何日成功!” 如今在这些日子里;现在,当今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史记·项羽本纪》 如今咱们山村也有了自己的大学生 高誉(1).高度赞扬。《晏子春秋·谏下五》:“入则切磋其君之不善,出则高誉其君之德义。” (2).高的声誉。《晋书·文苑传·左思》:“ 安定 皇甫謐 有高誉, 思 造而示之。 謐 称善,为其赋序。” 晋 葛洪 《抱朴子·擢才》:“是以高誉美行,抑而不扬,虚构之谤,先形生影。” 山东中国东部沿海的省,简称鲁。面积15.3万平方公里,人口8493 万(1990),省会济南。山东工农业总产值居全国前列,经济作物花生、棉花、烟草居 全国前列,烟台苹果,肥城桃,平度葡萄久有盛名。胜利油田及由此发展的石油化工在国内占重要地位。是全国重要黄金产地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