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渔家傲 咏铁罐先生出外常携之 |
朝代 | 元代 |
作者 | 王哲 |
释义 | 原文听闻阐户。灭虫亡,炉灶堪安固。 粹常纯空外觑。 彻清清,寂静无思虑。 频忘按住。 结金丹,透入明堂所。 斧长施钢剑锋,荐真元,直*蓬莱 诗词问答问:《渔家傲 咏铁罐先生出外常携之》的作者是谁?答:王哲 参考注释听闻(1) 听的活动 骇人听闻 (2) 指听到的内容 以广听闻 炉灶炉子和灶的统称。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西僧》:“歷 火燄山 ,山重重,气熏腾若炉灶。” 萧红 《生死场》四:“﹝ 赵三 ﹞摇闪的经过炉灶,通红的火光立刻鲜明着。” 鑪竈:炉子和灶的统称。 汉 王充 《论衡·物势》:“燃炭生火,必调和鑪灶,故为之也。” 唐 拾得 《诗》之二四:“鑪灶石锅频煮沸,土甑久烝气味珍。” 安固(1).安定巩固。《荀子·强国》:“自四五万而往者,强胜,非众之力也,隆在信矣;自数百里而往者,安固,非大之力也,隆在修政矣。”《后汉书·皇甫规传》:“夫德不称禄,犹凿墉之趾,以益其高。岂量力审功安固之道哉?” 唐 韩愈 《顺宗实录三》:“惟先王光有天下,必正我邦本,以立人极,建储贰以宗祧;所以启大猷,安固洪业,斯前代之令典也。” (2).犹平安。 宋 范仲淹 《与蔡钦圣殿丞书》:“近辱手笔,承动止安固。” 空外野外;天外。 唐太宗 《大唐三藏圣教序》:“积雪晨飞,途间失地;惊沙夕起,空外迷天。” 前蜀 韦庄 《夏口行》:“谁道我随 张博望 ,悠悠空外泛仙槎。” 宋 赵若愚 《柳梢青》词:“空外笙簫,人间笑语,身在 蓬莱 。” 元 曾允元 《月下笛》词:“柔条折尽成轻别,向空外瑶簪一掷。” 清清(1) (2) 清洁明澈的样子 清清的小河 (3) 清楚 记得清清 (4) 清越 将时新小曲清清地吹起 (5) 白白地 清清把他放了 寂静没有声音;安静 屋子阴暗而寂静 思虑(1) 思索考虑 思虑周详 (2) 仔细考虑 金丹(1).古代方士炼金石为丹药,认为服之可以长生不老。 晋 葛洪 《抱朴子·金丹》:“夫金丹之为物,烧之愈久,变化愈妙;黄金入火,百鍊不消,埋之,毕天不朽。服此二物,鍊人身体,故能令人不老不死。” 宋 陆游 《兀坐颇念游历山水戏作》诗:“昔嘆远游生雪鬢,近缘多病学金丹。” 鲁迅 《故事新编·奔月》:“我呢,倒不要紧,只要将那道士送给我的金丹吃下去,就会飞升。” (2).指鸦片、红丸一类 * 。 赵树理 《李家庄的变迁》一:“﹝ 小喜 ﹞后来吸上了金丹,就常和邻近的光棍们来往,当人贩,卖寡妇,贩金丹。” 阮章竞 《赤叶河》第一部:“赶快弄钱去 高庄 买金丹,留大先生住一宵,好好的求求他。” 明堂(1) 〈方〉∶打晒粮食的场地;院子 (2) ∶古代帝王宣明政教、举行大典的地方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乐府诗集·木兰诗》 真元(1).谓玄妙。 唐 应物 《题化城寺》诗:“偶与游人论法要,真元浩浩理无穷。” (2).指人的元气。 唐 元稹 《韦氏馆与周隐客杜归和泛舟》诗:“时物欣外奬,真元随内修。” 宋 苏辙 《病退》诗:“病根欲去真元在,昨夜梦游何有乡。”元,一本作“ 源 ”。《剪灯新话·牡丹灯记》:“今子与幽阴之魅同处而不知,邪秽之物共宿而不悟,一旦真元耗尽,灾眚来临,惜乎以青春之年,而遂为黄壤之客也,可不悲夫。”《再生缘》第五六回:“夜夜发烧无气力,朝朝减食损真元。” (3).指本性。 清 洪昇 《长生殿·神诉》:“悔深顿令真元露,情坚鍊出金丹固。” 徐朔方 校注:“真元,本性。” 蓬莱又称“蓬壶”。神话中渤海里仙人居住的三座神山之一(另两座为“方丈”、“瀛洲”)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李商隐《无题》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