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题崔驸马宅 |
朝代 | 唐代 |
作者 | 姚合 |
释义 | 题崔驸马宅原文心在林泉身在城,凤凰楼下得闲名。洞中见凿寻仙路,月里犹烧煮药铛。 数树异花皆敕赐,并竿修竹自天生。 诗人多说离君宅,不得青苔地上行。 诗词问答问:题崔驸马宅的作者是谁?答:姚合 全唐诗:卷499-45 参考注释林泉(1).山林与泉石。《梁书·处士传·庾詵》:“经史百家无不该综,纬候书射,棊筭机巧,并一时之絶。而性记夷简,特爱林泉。”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四:“此箇閤儿虽小,其间趣不让林泉。”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许浑》:“ 浑 乐林泉,亦慷慨悲歌之士,登高怀古,已见壮心。” (2).指隐居之地。 唐 骆宾王 《上兖州张司马启》:“虽则放旷林泉,颇得閒居之趣。”《旧唐书·隐逸传·崔觐》:“为儒不乐仕进,以耕稼为业……夫妇林泉相对,以啸咏自娱。”《儿女英雄传》第二三回:“我自今以后,纵然终老林泉,便算荣逾台阁。” 凤凰具有鲜艳羽毛和优美体型和动作的一种鸟,从前中国皇宫里将它驯养,并与神话中的凤凰相联系,作为好运的象征,有人认为它就是眼斑冠雉(青鸾) 下得亦作“ 下的 ”。舍得;忍心。 宋 辛弃疾 《粉蝶儿》词:“甚无情,便下得,雨僝风僽。向园林、铺作地衣红縐。”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六:“薄倖的冤家好下得,甚把人抛躲?” 元 白朴 《梧桐雨》第三折:“尽今生翠鸞同跨,怎生般爱他,看待他,忍下的教横拖在 马嵬坡 下。”《水浒传》第八回:“ 张教头 便道:‘我儿放心!虽是 林冲 恁的主张,我终不成下得将你来再嫁人。’” 明 沉自徵 《鞭歌妓·得胜令》:“老爷,你好下的也。怎教我随着箇穷厮走。” 中见指中见人。《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他每众人多是地方中见。” 清 李渔 《慎鸾交·赠妓》:“喜得有个中见,老兄若不信,只问贵相知便了。”《儒林外史》第五二回:“只是这里边也要有一个人做个中见,写一张切切实实的借券,交与你执着。” 仙路(1).登仙之路。 唐 李赤 《灵墟山》诗:“ 丁令 辞世人,拂衣向仙路。” (2).宫禁中的道路。 唐 沉佺期 《再入道场纪事应制》诗:“行随香輦登仙路,坐近炉烟讲法筵。” 树异立异。 清 钮琇 《觚賸·石言》:“端方是尚,朴雅为经,间标新而树异,有象物以赋形。” 敕赐皇帝的赏赐。《三国志·蜀志·后主传》:“谨遣私署待中 张绍 、光禄大夫 譙周 、駙马都尉 邓良 奉齎印綬,请命告诚,敬输忠款,存亡敕赐,惟所裁之。” 明 《端午食赐粽有感》诗:“天恩敕赐下丹陛,琼筵侑以黄金觴。” 修竹细长的竹子 茂林修竹 天生(1) 天然生成 在他身上有一股天生的活力,就像阿尔卑斯山山洪一样 天生的领袖 她天生温文有礼 他天生爱美 某种天生的进行观察上的无能 (2) 命中注定 但是功名迟早自有一定,天生应叫的苦也要吃的。——《儿女英雄传》 诗人作诗的名人 生来就是一个诗人,不是造就出来的 不得用在动词后面,表示不可以或不能够 吾不得而见之矣。——清·袁枚《黄生借书说》 青苔阴湿地方生长的绿色苔藓 上行(1).上升。《易·谦》:“天道下济而光明,地道卑而上行。” 汉 王褒 《九怀·通路》:“乘虬兮登阳,载象兮上行。” 宋 袁燮 《资政殿大学士赠少师楼公行状》:“陛 * 天之下济,羣臣以卑而上行,欢欣交通,而后天下可为也。” (2).谓君上的行事。《史记·乐书》“移风易俗,天下皆寧” 唐 张守节 正义:“上行谓之风,下习谓之俗。”《新唐书·陆贽传》:“上行则下从之,上施则下报之,若景附形,若响应声。” (3).指上级的指示或命令。《宋史·贾昌朝传》:“甲可乙否,上行下戾,主将不专号令,故动则必败。”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保甲·守御救援》:“今奉上行,小民不敢不遵。” (4).官府文书由下级致上级称上行。《清会典·礼部五·仪制清吏司》:“凡官文书,上行,下行,平行,各别其制。” (5).从下游向上游行驶。如:船舶之从 上海 驶往 武汉 者称为上行船。 (6).我国铁路部门规定,列车在干线上朝着首都方向行驶,在支线上朝着连接干线的车站行驶,皆谓之“上行”。上行列车编号用偶数,如:14次,82次,104次等。 尊位。《汉书·霍光传》:“於是杀牛置酒,谢其邻人,灼烂者在於上行,餘各以功次坐,而不禄言曲突者。” (1).上市进货。《古今小说·史弘肇龙虎君臣会》:“ 史弘肇 道:‘……那里去偷隻狗子,把来打杀了,煮熟去卖,却不须去上行。’”《警世通言·万秀娘仇报山亭儿》:“ 合哥 ,你只管躲懒,没箇长进,今日也好去上行些箇‘山亭儿’来卖。” (2).谓从业。行,指行业。《醒世恒言·卖油郎独占花魁》:“ 九妈 要哄她上行,连声招许多不是, 美娘 只不开口。”按,此指 * 接客。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