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挽东莱先生·其一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唐季度 |
释义 | 挽东莱先生·其一原文多士将安放,先生今则亡。 正宗传道德,馀事见文章。 遽作两楹梦,空遗百世芳。 哲人胡不寿,天理竟难量。 诗词问答问:挽东莱先生·其一的作者是谁?答:唐季度 注释1.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参考注释多士古指众多的贤士。也指百官。《书·多方》:“猷告尔有方多士,暨 殷 多士。”《诗·大雅·文王》:“济济多士, 文王 以寧。” 晋 卢谌 《答魏子悌》诗:“多士成大业,羣贤济弘绩。”《北齐书·慕容绍宗传》:“公既身控神兵,心执忠义,忽欲歼夷多士,谓非长策,深愿三思。” 唐 白行简 《李娃传》:“当礱淬利器,以求再捷,方可以连衡多士,争霸羣英。” 清 黄遵宪 《陆军官学校开校》诗:“广厦千万间,多士宅尔宅。” 安放放置,使某物处于一定的位置 祥林嫂比初来时候神气舒畅些,不待指引,自己驯熟的安放了铺盖。—— 鲁迅《祝福》 先生(1) (2) 一般在一个男子姓氏后所用的一个习惯性的表示礼貌的称呼 对杜先生讲话 (3) 称别人的丈夫或对人称自己的丈夫 (4) 旧时称管帐的人 在商号当先生 (5) 旧时称以说书、相面、算卦、看风水等为职业的人 算命先生 (6) 对长者的尊称 和硕豫亲王以先生呼之。——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7) 老师 从先生授经。——清· 袁枚《祭妹文》 (8) 医生 正宗原为佛教始祖教义的嫡系相承者;泛指嫡传承继 道德(1) 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 道德之归也有日矣。——唐· 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 作为校长,他要求在学校里保持高的道德标准和礼貌规矩 (2) 合乎道德的 文章(1) 原指文辞,现指篇幅不很长而独立成篇的文字 你看了晨报上的那篇文章了么? (2) 泛指著作 为文章。——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每为文章。 (3) 比喻曲折隐蔽的含义 话里有文章 (4) 事情;程序 照例文章总得做好 两楹梦典出《礼记·檀弓上》。言 孔子 梦见自己坐在两楹之间而见馈食,知道自己不久人世,寝疾七日而没。后因以“两楹梦”借指 孔子 之死。 宋 陆游 《二子》诗:“两楹梦后少真儒,毁誉徒劳岂识渠。”参见“ 两楹 ”。 百世很多世代;很长时期(一世,三十年) 斯固百世之遇也。——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百世之怨也。——《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流芳百世 哲人才智卓越的人 胡不何不。《诗·鄘风·相鼠》:“人而无礼,胡不遄死?”《诗·唐风·杕杜》:“嗟行之人,胡不比焉?人无兄弟,胡不佽焉?”《史记·张耳陈馀列传》:“苟必信,胡不赴 秦 军俱死?”《汉书·韦贤传》:“黄髮不近,胡不时监?” 天理(1) 自然法则;天道,天然的组织结构 依乎天理。——《庄子·养生主》 (2) 宋代的理学家认为封建 * 是客观存在的道德法则,把它叫做“天理” (3) 道义 (4) 天性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