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望庐山 |
朝代 | 清代 |
作者 | 王士祯 |
释义 | 望庐山原文看山宜雪后,五老况相要。 绝顶霾云雾,诸峰出泬㵳。 阴阳殊向背,吴楚接风潮。 急瀑来三峡,名僧问六朝。 客程兼水石,行色借渔樵。 磨衲堪终老,彭城枉赐貂。 诗词问答问:望庐山的作者是谁?答:王士祯 注释1. 五言排律 押萧韵 出处:渔洋山人精华录卷九 参考注释老况老年的景况。 元 许衡 《不寐》诗:“老况青灯外,覊愁白髮边。” 相要邀请。要,通“ 邀 ”。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文学》:“﹝ 谢尚 ﹞即遣委曲讯问,乃是 袁 ( 袁宏 )自咏其所作《咏史》诗,因此相要,大相赏得。”《南齐书·高帝纪上》:“昨饮酒无偶,聊相要耳。” 唐 元稹 《代九九》诗:“自隐勤勤索,相要事事随。” 绝顶(1) 超群的;卓越的;极端的;异常的 聪明绝顶 (2) 最高级的;最高程度的 如此绝顶的漂亮 云雾云和雾,多比喻遮蔽或障碍的东西 阴阳(1) (2) 古代哲学概念。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家把矛盾运动中的万事万物概括为“阴”、“阳”两个对立的范畴,并以双方变化的原理来说明物质世界的运动 阴阳易位。——《楚辞·屈原·涉江》 (3) 日月运转之学 阴阳历算。——《后汉书·张衡传》 研核阴阳。 (4) 天气的变化 阴阳之变。——《吕氏春秋·察今》 向背赞成和反对;同意和反对 这件事的成败取决于人心向背 吴楚(1). 春秋 吴国 与 楚国 。 三国 魏 曹冏 《六代论》:“ 吴 楚 凭 江 ,负固 方城 。” (2).泛指 春秋 吴 楚 之故地。即今 长江 中、下游一带。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君 吴 楚 之士,亡国之餘,有何异才,而应斯举?” 唐 杜甫 《登岳阳楼》诗:“ 吴 楚 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明 许宗鲁 《登齐山楼》诗:“ 淮 淝 山色尊前出, 吴 楚 江流画里看。” 陈毅 《咏三峡》诗:“总嫌太狭窄, 吴 楚 天地宽。” (3).指 吴 地和 楚 地。比喻不同区域。 唐 李复言 《续玄怪录·定婚店》:“虽讎敌之家,贵贱悬隔,天涯从宦, 吴 楚 异乡,此绳一繫,终不可逭。” (4).指 汉高祖 分封的 吴 楚 诸侯国。《史记·袁盎晁错列传》:“ 吴 楚 反,闻。” 三国 魏 曹冏 《六代论》:“然 高祖 封建,地过古制,大者跨州兼域,小者连城数十,上下无别,权侔京室,故有 吴 楚 七国之患。” 清 姚鼐 《贾生明申商论》:“﹝ 景帝 ﹞其资如此,而 鼂错 又以 申 商 进之,何怪有 吴 楚 之难。” 接风宴请远来的亲友 设宴接风 三峡“长江三峡”的简称,即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的合称,在长江上游,四川省奉节县白帝城与湖北省宜昌县南津关之间,长193公里 六朝(1) (2) 六个朝代 (3) 合称中国历史上均以建康(南京)为都的吴、东晋、宋、齐、梁和陈 (4) 南北朝 六朝法典 客程(1).旅程。 唐 岑参 《送许子擢第归江宁拜亲因寄王大昌龄》诗:“ 楚 云引归帆, 淮水 浮客程。” 宋 晁补之 《吴松道中》诗:“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 明 袁宏道 《潞河舟中和小修别诗》:“所嗟人异路,不畏客程多。” 清 曹寅 《赴淮舟行杂诗》之十二:“客程过大雪,家信只空函。” (2).借指旅途生涯。 元 王实甫 《丽春堂》第四折:“我覷了这穷客程,旧行装,我可甚么衣锦还乡?” 水石(1).指流水与水中之石。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溱水》:“水石惊瀨,传响不絶,商舟淹留,聆翫不已。” 唐 李白 《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诗:“咆哮七十滩,水石相喷薄。” 宋 苏轼 《石钟山记》:“ 酈元 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鐘。” (2).犹泉石。多借指清丽胜景。 唐 李白 《经乱后避地剡中留赠崔宣城》诗:“忽思 剡溪 去,水石远清妙。” 五代 齐己 《将之匡岳过寻阳》诗:“此路便堪归水石,何门更合向尘埃。” 宋 王安石 《同陈伯通钱材翁游山二君有诗因次原韵》:“强策羸驂寻水石,忽惊幽鸟下烟林。” 宋 苏轼 《奉诏减决囚禁记所经历》诗:“山川良甚似,水石亦堪儔。” 行色行意。行旅出发前后的情状、气派;犹指行旅 即赐御酒三杯,以壮行色。——《说岳全传》 渔樵(1).打鱼砍柴。 唐 高适 《封丘县》诗:“我本渔樵 孟诸 野,一生自是悠悠者。” 宋 苏轼 《前赤壁赋》:“况吾与子渔樵於 江 渚之上,侣鱼鰕而友麋鹿。” (2).渔人和樵夫。 唐 王维 《桃源行》:“平明閭巷扫花开,薄暮渔樵乘水入。” 宋 范成大 《携家石湖赏拒霜》诗:“渔樵引入新花坞,儿女扶登小锦城。” 清 顾光旭 《弓插》诗:“隔水断渔樵,横斜坏木桥。” 鲁迅 《南腔北调集·听说梦》:“至于另有些梦为隐士,梦为渔樵,和本相全不相同的名人,其实也只是豫感饭碗之脆,而却思将吃饭范围扩大起来。” (3).指隐居。 南朝 梁 刘孝威 《奉和六月壬午应令》:“神心重丘壑,散步怀渔樵。” 唐 杜甫 《村夜》诗:“胡羯何多难,渔樵寄此生。” 明 屠隆 《綵毫记·乘醉骑驴》:“乾坤傲,永不踏红尘向市朝,真唤做圣世渔樵。” 磨衲袈裟名。《坛经·护法品》:“感荷师恩,顶戴无已;并奉磨衲袈裟及水晶鉢,勅 韶州 刺史修饰寺宇,赐师旧居为 国恩寺 焉。” 宋 苏轼 《磨衲赞》:“长老 佛印 、大师 了元 游京师,天子闻其名,以 高丽 所贡磨衲赐之。” 宋 杨万里 《严陵决曹易允升自官下遣骑归写予老丑因题其额》诗:“汝往访客星,剩挟一磨衲。” 宋 无名氏 《鸡林志》:“ 高丽 僧衣磨衲者,为禪师法师衲,甚精好。” 终老指度过晚年;养老 为终老之计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