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扫花游(前题)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王沂孙 |
释义 | 扫花游(前题)原文卷帘翠湿,过几阵残寒,几番风雨。问春住否。 但匆匆暗里,换将花去。 乱碧迷人,总是江南旧树。 谩凝伫。 念昔日采香,今更何许。 芳径携酒处。 又荫得青青,嫩苔无数。 故林晚步。 想参差渐满,野塘山路。 倦枕闲床,正好微曛院宇。 送凄楚。 怕凉声、又催秋暮。 诗词问答问:扫花游(前题)的作者是谁?答:王沂孙 王沂孙扫花游(前题)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卷帘卷起或掀起帘子。《乐府诗集·杂曲歌辞·西洲曲》:“卷帘天自高,海水摇空緑。” 五代 张泌 《江城子》词:“睡起卷帘无一事,匀面了,没心情。”《儿女英雄传》缘起首回:“那时许多星官神将早排列在阶下。只听殿头官喝道:‘有事出班早奏,无事卷帘退班。’” 残寒尚未消尽的寒意。 唐 方干 《元日》诗:“暖日映山调正气,东风入树舞残寒。” 宋 吴文英 《西河·陪鹤林登袁园》词:“海棠藉雨半绣地,正残寒,初御罗綺。” 风雨(1).风和雨。 宋 苏轼 《次韵黄鲁直见赠古风》之一:“嘉穀卧风雨,稂莠登我场。”《醒世恒言·李汧公穷邸遇侠客》:“风雨萧萧夜正寒,扁舟急桨上危滩。” (2).刮风下雨。《书·洪范》:“月之从星,则以风雨。”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四:“王悲思之,遣往视觅,天輒风雨,岭震云晦,往者莫至。” (3).比喻危难和恶劣的处境。《汉书·朱博传》:“﹝ 朱博 ﹞稍迁为功曹,伉侠好交,随从士大夫,不避风雨。”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事实上 愫方 哀怜他,沉默地庇护他,多少忧烦的事隐瞒着他,为他遮蔽大大小小无数次的风雨。”参见“ 风雨如晦 ”。 (4).比喻纷纷的议论和各种各样的传说。《文汇报》1992.2.15:“ 周 余 离婚,被毫不留情的新闻界大肆渲染,重笔浓墨,闹得满城风雨。”参见“ 满城风雨 ”。 匆匆急急忙忙的样子 老栓匆匆走出,给他泡上茶。—— 鲁迅《药》 暗里(1) 暗中 (2) 在心里 迷人(1).沉湎于某项爱好或某种事物的人。 晋 葛洪 《抱朴子·行品》:“骋鹰犬於原兽,好博戏而无已者,迷人也。” (2).俗人;糊涂人。《全唐诗》卷八六二载《示边洞元》:“拟将剑法亲传授,却为迷人未有缘。” 明 汪廷讷 《狮吼记·住锡》:“日把慈航浮法海,普渡迷人。” 明 高攀龙 《高子遗书·家训》:“千古以来,成败昭然。如何迷人尚不觉悟,真是可哀。” (3).迷惑人;使人分辨不清。 唐 李商隐 《无愁果有愁曲北齐歌》:“白杨别屋鬼迷人,空留暗记如蚕纸。” 清 王有光 《吴下谚联·张天师被鬼迷》:“或曰:鬼物最善迷人,适会天师,乘其不备,从而迷之。”《清史稿·灾异志一》:“﹝ 乾隆 ﹞三十九年二月朔, 高邑 黑眚迷人。” (4).使人昏迷。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时事·曾文正公奏天津教案答□□□书》:“加以本年四五月间,有拐匪用药迷人之事;适於其时,堂中死人过多,由是浮言大起。”《六部成语注解·刑部》:“以药迷人:以药毒人而骗其财也。” (5).使人迷恋;使人陶醉。 巴金 《灭亡》第九章:“一对迷人的大眼含笑地望着他。” 峻青 《秋色赋》:“好一派迷人的秋色啊!” 艾青 《写在彩色的纸条上》诗:“秋天多么美,秋天的夜晚更迷人。” 总是永远地;无例外地 江南(1) 长江下游以南的地区,就是江苏、安徽两省的南部和浙江省的北部 江南草长,杂花生树。——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江南好风景。——唐·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能不忆江南。——唐· 白居易《忆江南》 春风又绿江南岸。——宋· 王安石《泊船瓜洲》 (2) 泛指长江以南 江南出楠梓。——《史记·货殖列传》 凝伫凝望伫立;停滞不动。 宋 张元干 《念奴娇》词:“万点臙脂遮翠袖,谁识黄昏凝佇。”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七:“一自才郎别后,儘日家凭栏凝佇。” 蔡若虹 《金缕曲》之二:“ 盘古 开天处。想当初,天崩地裂,水雪凝佇。” 昔日以前;往日 用于昔日。——三国蜀· 诸葛亮《出师表》 非昔日之乐。——元、 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何许什么;哪里 陈留老父者,不知何许人也。——《后汉书·陈留老父传》 不知何许人。——明· 魏禧《大铁椎传》 贾二是何许人,竟敢搞到我的头上来了 芳径花径。 宋 范成大 《岩桂》诗之二:“ 越城 芳径手亲栽,红浅黄深次第开。”《白雪遗音·马头调·听琴》:“步苍苔来穿芳径,猛听的那音韵之声。” 瞿秋白 《赤都心史》三:“ 法国 式的芳径,树木夹路,秋末残叶满地,踏步行来,胜于毡茵。” 青青(1) 茂盛的样子 青青园中葵。——《乐府诗集·长歌行》 郁郁青青。——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溪上青青草。——宋· 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尽荠麦青青。——宋· 姜夔《扬州慢》 (2) 墨绿色 云青青兮欲雨。——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客舍青青柳叶新。——唐·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无数(1) 无法计数,指数量极多 可能的组合是无数的 (2) 不知底细 胸中无数 故林(1).从前栖息的树林。 南朝 宋 谢灵运 《晚出西射堂》诗:“羈雌恋旧侣,迷鸟怀故林。” 唐 李端 《送郭补阙归江阳》诗:“雁影愁斜日,鶯声怨故林。” 明 刘基 《吊祖豫州赋》:“鱼游思故渊兮,鸟栖思故林。” (2).故乡的树林。比喻故乡或家园。 唐 杜甫 《江亭》诗:“故林归未得,排闷强裁诗。” 宋 王安石 《欲归》诗:“緑稍还幽草,红应动故林。” 明 宗元豫 《早春送李季子南游》诗:“云山正好来新句,春月初明别故林。” (3).指 桃林 。在 华山 之东。相传 武王 克 商 后,纵马于 华山 之阳,放牛于 桃林 之墟,示天下不复用兵。 晋 潘岳 《西征赋》:“问休牛之故林,感徵名於 桃园 。” 晚步谓傍晚时散步。 唐 杜牧 《秋晚与沉十七舍人期游樊川不至》诗:“ 杜邨 连 潏水 ,晚步见垂鉤。” 元 陈高 《晚归》诗:“晚步草露湿,独归松径深。” 潘漠华 《牧生和他的笛》:“ 芬姑 是住在村北尽头处的一个少女,此时正放学归来,由家出野来晚步。” 参差(1) 不齐 参差荇菜。——《诗·周南·关睢》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唐· 杜牧《阿房宫赋》 (2) 早晚相差 参差了三两年 (3) 差池;失误 没半点儿参差 译意参差 (4) 马虎 不敢参差 (5) 关系不融洽 人人不睦,个个参差 野塘野外的池塘或湖泊。 唐 元稹 《酬乐天早春闲游西湖》诗:“懒将闲气力,争鬭野塘春。” 明 何景明 《任洪器草堂》诗之二:“明月满庭香袭袭,野塘新水藕花开。” 清 张锡祚 《冬夜怀天宁昙长老》诗:“野塘无暮柝,灯暗识深更。” 山路山中小路 山路弯弯 正好(1) 恰好 我想派人去叫你们,你们正好来了 (2) 不多不少,没有零头的 正好用十秒钟赶上了公共汽车 院宇有院墙的屋宇;院落。 唐 薛用弱 《集异记·李清》:“ 清 巡视院宇,兼启东西门,情意飘飘然,自谓永栖真境。”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一本第二折:“院宇深,枕簟凉,一灯孤影摇书幌。”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西湖主》:“过数折曲栏,又是别一院宇,垂杨数十株,高拂朱簷。” 萧红 《手》:“我们下着楼梯,经过了院宇,在栏栅门口, 王亚明 也赶到了。” 凄楚凄凉悲哀 凉声悲凉肃杀的声音。 明 文徵明 《冬夜》诗:“凉声度竹风如雨,碎影摇窓月在松。” 秋暮(1).秋日的傍晚。《大戴礼记·保傅》:“ 三代 之礼,天子春朝朝日,秋暮夕月,所以明有别也。” 唐 戴叔伦 《赠康老人洽》诗:“ 杜陵 往往逢秋暮,望月临风攀古树。” (2).深秋。 谢觉哉 《不惑集·游秦堤灵渠》:“可惜今已秋暮,小舟掠秋柳而过,仅觉阴凉而已。”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