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景州行馆八咏·其六·涵虚舫 |
朝代 | 清代 |
作者 | 乾隆 |
释义 | 原文室肖舫为因号舫,主宾室舫定为谁。 冻湖半解冰和水,一切分疏付不知。 诗词问答问:《景州行馆八咏·其六·涵虚舫》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注释1.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二 参考注释为因因为。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五本第三折:“为因路阻,不能得去。”《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五:“老僧是 五臺山 僧人,为因佛殿坍损,下山来抄化修造。” 李大钊 《国情》:“稽近世政变之由来,直可谓为因赋税之加重而起也。” 主宾(1).犹主次。 晋 葛洪 《抱朴子·辞义》:“故八音形器异而钟律同,黼黻文物殊而五色均,徒闲涩有主宾,妍蚩有步骤。” (2).主人和宾客。 宋 洪咨夔 《满江红·老人游东山追和俞贰卿词谨用韵》词:“把酒西风,浑莫问,主宾谁恶。”《镜花缘》第八三回:“鸡黍殷勤款洽,主宾情意堪嘉。” (3).正宾。 宋 王禹偁 《射宫选士赋》:“其中也得为主宾,其争也是谓君子。” 半解(1).剖分为二。《左传·宣公十六年》“王享有体荐” 晋 杜预 注:“享则半解其体而荐之,所以示其俭。” (2).未全理解。 宋 严羽 《沧浪诗话·诗辩》:“有透彻之悟,有但得一知半解之悟。” 一切所有 一切不事事。——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岂可一切拘以定月哉?——宋·沈括《梦溪笔谈》 常觉一切事。——清·梁启超《谭嗣同传》 分疏亦作“ 分疎 ”。1.辩白;诉说。《北齐书·祖珽传》:“ 珽 自分疏,并云与 元海 素相嫌,必是 元海 譖臣。” 唐 张鷟 《游仙窟》:“娘子莫分疎。”《朱子语类》卷六六:“信也得,不信也得,无许多气力分疎。” 鲁迅 《坟·说胡须》:“然而接着就招了改革家的反感,这也是应该的。我于是又分疏,一回,两回,以至许多回。” (2).指一样一样讲清楚。《醒世恒言·两县令竞义婚孤女》:“来到 贾 家,把这两项银子交付与 贾婆 ,分疏得明明白白。” (3).疏远。《北齐书·神武帝纪下》:“本望君臣一体,若合符契,不图今日分疏到此。” 不知是指对于某种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和知道的意思相反。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