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烟波即事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陆游 |
释义 | 烟波即事原文落雁沙边艇子斜,分明清梦上三巴。眼明一点炊烟起,不是渔家即酒家。 诗词问答问:烟波即事的作者是谁?答:陆游 陆游烟波即事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落雁同“ 落雁沉鱼 ”。 明 陈汝元 《金莲记·诟奸》:“莫空辜落雁娇容,再完成驾鹊良缘。”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二:“ 柔卿 和云:‘生小原无落雁容,秋风偶觉病身慵。’” 艇子(1).小船。 宋 辛弃疾 《贺新郎》词:“艇子飞来生尘步,唾花寒,唱我新番句。” 元 萨都剌 《早发钓台》诗:“艇子钓臺东畔发,月轮却在钓臺西。” (2).船夫。《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五·莫愁乐》:“艇子打两桨,催送 莫愁 来。” 宋 张元干 《谒金门》词:“艇子相呼相语,载取暮愁归去。” 分明(1) 清楚(明白)状 此七月望日之事也,汝在九原,当分明记之。——清· 袁枚《祭妹文》 (2) 简单明了地 这分明不对 (3) 清楚地划开界限 清梦犹美梦。 宋 陆游 《枕上述梦》诗:“江湖送老一渔舟,清梦犹成塞上游。” 宋 文天祥 《览镜见须髯消落为之流涕》诗:“青山是我安魂处,清梦时时赋大刀。”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梅女》:“妾少解按摩之术,愿尽技能,以侑清梦。” 刘大白 《五一运动歌》:“五一运动,醒来啊! * 人的清梦!” 三巴(1).古地名。 巴郡 、 巴东 、 巴西 的合称。相当今 四川 嘉陵江 和 綦江 流域以东的大部地区。 晋 常璩 《华阳国志·巴志》:“ 建安 六年, 鱼復 蹇允 白 璋 争 巴 名, 璋 乃改 永寧 为 巴郡 ,以 固陵 为 巴东 ,徙 羲 为 巴西 太守,是为 三巴 。”《资治通鉴·晋安帝元兴三年》:“ 玄 以 桓希 为 梁州 刺史,分命主将戍 三巴 以备之。” 胡三省 注:“ 三巴 , 巴郡 、 巴东 、 巴西 也。 杜佑 曰: 渝州 ,古 巴国 ,谓之 三巴 。以 閬 、 白 二水东南流,曲折三迴,如‘巴’字也。” (2).多泛指 四川 。 唐 杨炯 《后周明威将军梁公神道碑》:“遵 文翁 之遗训,学富 三巴 。” 明 施敬 《巴阳夜泊》诗:“独棹 三巴 夜,秋高片月孤。” 黄钧 《自成都归舟中作》诗:“久客 三巴 事可哀, 锦江 七月放船回。” 眼明(1).眼力好;看得清楚。 唐 白居易 《初除尚书郎脱刺史绯》诗:“头白喜抛黄草峡,眼明惊坼紫泥书。” 宋 陆游 《新辟小园》诗之二:“眼明身健残年足,饭软茶甘万事忘。” (2).犹眼红。激怒的样子。 鲁迅 《故事新编·铸剑》:“仇人相见,本来格外眼明,况且是相逢狭路。” (3).方言。羡慕。 韩起祥 《刘巧团圆》:“她不满意咱,咱也不眼明她。” 一点(1) 汉字的一种笔画。常指书画中的点画 (2) 表示甚少或不定的数量 做一点事 (3) 一方面,一部分 抓住一点,不及其余 (4) 一小时 下午一点 炊烟烹制饭菜形成的烟气 炊烟袅袅 不是(1) 错误;过失 是吾不是处。——清·林觉民《与妻书》 (2) 否定判断 现在不是讲话的时候 渔家渔户。以捕鱼为业的人家 酒家(1) 旧称酒肆或酒店,现在用作饭馆名称 (2) 酒保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