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藏之和予虾蟆短调再作之因以策事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洪刍 |
释义 | 原文虾蟆何为者,痱磊盎于背。 人言怀土虫,弃去俄复在。 昔有系青缯,酉阳志其怪。 尝观三物图,副以蝍蛆带。 相持莫先动,含毒相屠脍。 端欲兄龟龙,未肯弟孔翠。 俳语解人颐,子阳妄尊大。 慎勿离窟穴,旁午元五辈。 东行犯日忌,束缚非其罪。 倘有切玉刀,甘心脂鼎鼐。 平生不下箸,实惮背脊疥。 何必食马肝,前修有明戒。 愿君勿嘲诮,微命其可贷。 诗词问答问:《藏之和予虾蟆短调再作之因以策事》的作者是谁?答:洪刍 注释1. 以上宋祝穆《事文类聚》后集卷五○ 参考注释虾蟆同“蛤蟆”( háma) 何为为什么,何故。《国语·鲁语下》:“今王死,其名未改,其众未败,何为还?”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归心》:“江河百谷,从何处生?东流到海,何为不溢?” 唐 韩愈 《琴操·履霜操》:“儿罪当笞,逐儿何为?” 清 侯方域 《壮悔堂记》:“余向为堂,读书其中,名之曰‘杂庸’。或曰:‘昔 司马相如 卖酒 成都 市,身自涤器,与庸保杂作。子何为其然?’” (1).干什么,做什么。用于询问。《后汉书·齐武王縯传》:“﹝ 刘稷 ﹞闻 更始 立,怒曰:‘本起兵图大事者, 伯升 兄弟也,今 更始 何为者邪?’” 唐 韩愈 《汴泗交流赠张仆射》诗:“新秋朝凉未见日,公早结束来何为?” 明 冯梦龙 《智囊补·上智·子产》:“ 子产 立 公孙洩 及 辰止 …… 太叔 曰:‘ 公孙 何为?’ 子产 曰:‘説也。’” (2).是什么。《后汉书·何进传》:“大将军称疾不临丧,不送葬,今欻入省,此意何为?” 唐 徐夤 《人事》诗:“平生生计何为者?三逕苍苔十亩田。” 痱磊见“ 痱癗 ”。 人言人们的评论,别人的议论 土虫度古(一种毒虫)的俗称。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虫篇》:“度古,似书带,色类蚓,长二尺餘,首如铲,背上有黑黄襴,稍触则断。常趁蚓,蚓不復动,乃上蚓掩之。良久蚓化,惟腹泥如涎,有毒,鸡喫輒死,俗呼土虫。” 酉阳古 荆州 山名。即 小酉山 ,在今 湖南省 沅陵县 境西北。《太平御览》卷四九引 南朝 宋 盛弘之 《荆州记》:“ 小酉山 上石穴中有书千卷,相传 秦 人於此而学,因留之。”后因以“酉阳”借指传世稀见的古籍。 清 钱谦益 《毛子晋六十寿序》:“颂其书则 酉阳 羽陵 。” 物图说明物产分布情况的图谱或图表。《汉书·王莽传中》:“司空典致物图,考度以绳。” 颜师古 注引 孟康 曰:“司空主水土,责以其物也。” 蝍蛆蟋蟀。一说蜈蚣。《尔雅·释虫》:“蒺蔾,蝍蛆。” 郭璞 注:“似蝗而大腹长角,能食蛇脑。”《广雅·释虫》:“蝍蛆,吴公也。” 王念孙 疏证:“吴公,一作蜈蚣。” 相持双方对立、互不相让或妥协 相持阶段 先动首先举事。《周礼·地官·调人》:“凡有鬭怒者成之,不可成者则书之,先动者诛之。” 含毒小毒虫名。 明 徐应秋 《玉芝堂谈荟·含毒》:“含毒者,蚊蚋之属, 江 岭 间有之, 郴 连 界尤甚。中者慎勿以手搔之,搔则愈痒愈毒。但布盐於上,以物封裹半日间,毒则解矣。” 屠脍亦作“ 屠鱠 ”。犹宰割。《晋书·慕容廆载记》:“今 连 津 跋扈,王师覆败,苍生屠膾,岂甚此乎?”《石季龙载记论》:“兄弟讎隙,自相屠鱠。”《梁书·陈庆之传》:“诸君无假狐疑,自貽屠膾。” 宋 司马光 《上谨习疏》:“平居则酒肉金帛甘言屈体以相媚悦,得间则銛锋利刃狠心诡计以相屠膾。” 龟龙(1).龟和龙。古人以为均是灵物。《礼记·礼运》:“何谓四灵?麟凤龟龙,谓之四灵。” 汉 蔡邕 《郭泰碑》:“犹百川之归巨海,鳞介之宗龟龙也。” 唐 李白 《化城寺大钟铭》:“丞尉等并衣冠之龟龙,人物之标準。”《新唐书·崔仁师传》:“ 液 字 润甫 ,尤工五言诗, 湜 ( 崔湜 )嘆,因字呼曰:‘ 海子 ,我家龟龙也!’” (2).比喻杰出人物。 (3).指 汉武帝 时的龟文钱币和龙文钱币。 汉 桓宽 《盐铁论·错币》:“其后稍去旧币,更行白金龟龙。民多巧新币。币数易而民益疑。”参阅《汉书·食货志下》。 孔翠(1).孔雀和翠鸟。亦单指孔雀。 汉 王粲 《迷迭赋》:“色光润而采发兮,似孔翠之扬精。”《文选·左思<蜀都赋>》:“孔翠羣翔,犀象竞驰。” 李善 注:“孔,孔雀也;翠,翠鸟也。” 唐 李德裕 《怀鸮赋》:“标静素於鸿鵠,赋妍华於孔翠。” 清 朱彝尊 《迈坡塘·寄龚蘅圃》词:“西堂冷,孔翠应凋锦羽。” (2).孔雀、翠鸟的羽毛。《新唐书·西域传下·拂菻》:“土多金、银、夜光璧、明月珠、大贝、车渠、码碯、木艰、孔翠、虎魄。”《资治通鉴·齐和帝中兴元年》:“以金银为鎧胄,具装饰以孔翠。” (3).喻精华。《隋书·经籍志四》:“ 晋 代 挚虞 ,苦览者之劳倦,於是採擿孔翠,芟除繁芜,自诗赋下,各为条贯,合而编之,谓为《流别》。” 俳语(1).戏笑嘲谑的言辞。《新唐书·李实传》:“优人 成辅端 为俳语讽帝。” 明 沉德符 《野获编·祝唐二赋》:“ 祝 ( 祝允明 )先有《烟花洞天赋》……其后又有《风流遁赋》,则皆俳语也。” 清 赵翼 《戏为俳体遣闲》诗:“閒遣无聊作俳语,丽譙更鼓已三挝。” (2).讲究对偶的骈体文字。 宋 苏辙 《滕王阁》诗:“豪风相凌荡,俳语终仓猝。”自注:“ 欧阳文忠 尝云:‘ 王勃 记文似俳,而 唐 人贵之如此,何也?’” 明 谢榛 《四溟诗话》卷二:“ 枚 氏《七发》,非必於七也,文涣而成七。后之作者无七,而必於七,然皆俳语也。” 解人颐谓使人欢笑。《汉书·匡衡传》:“ 匡 説《诗》,解人颐。” 颜师古 注引 如淳 曰:“使人笑不能止也。” 唐 王维 《慕容承携素馔见过》诗:“空劳酒食饌,特底解人颐。” 宋 文天祥 《五色赋记》:“前辈游戏文字,足以解人颐如此。”参见“ 解颐 ”。 尊大(1).至高至大;尊贵伟大。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奉本》:“ 孔子 曰:‘唯天为大;唯 尧 则之。’则之者,大也,巍巍乎其有成功也,言其尊大以成功也。”《旧唐书·礼仪志一》:“明配尊大,昊天是也。”《旧唐书·窦建德传》:“后 世充 废 侗 自立,乃絶之,始自尊大,建天子旌旗。”《明史·李文忠传》:“ 景隆 贵公子,不知兵,惟自尊大。” (2).敬重。 清 李渔 《慎鸾交·久要》:“小生素重天伦,看了生身的父母,极其尊大,不敢在他面前浪措一词。” 窟穴(1).土室。《晏子春秋·谏下十四》:“其不为橧巢者,以避风也;其不为窟穴者,以避溼也。” (2).泛指住所。 宋 王禹偁 《放言》诗之四:“不向世间争窟穴,蜗牛到处是吾庐。” 鲁迅 《准风月谈·秋夜纪游》:“中等 华 人的窟穴却是炎热的。” (3).特指隐士的住所。《韩非子·说疑》:“此十二人者,或伏死於窟穴,或槁死於草木。” 汉 荀悦 《汉纪·景帝纪》:“士有伏死窟穴巖石之中耳,安肯尽忠信而趣闕下者哉!” (4).动物栖身的洞穴。 汉 王充 《论衡·辨祟》:“鸟有巢栖,兽有窟穴,虫鱼介鳞各有区处,犹人之有室宅楼臺也。” 唐 杜甫 《又观打鱼》诗:“日暮蛟龙改窟穴,山根鱣鮪随云雷。” 宋 苏轼 《正月十八日蔡州道上遇雪次子由韵》之二:“道逢射猎子,遥指狐兔奔,踪跡尚可寻,窟穴何足掀。” (5).做窠;盘据。 宋 朱熹 《戊申封事》:“今宫省之间,禁密之地,而天下不公之道,不正之人,顾乃得以窟穴盘据於其间。” 明 沉德符 《野获编补遗·历法·算学》:“然户部胥吏,尽 浙 东巨奸,窟穴其间,那移上下,尽出其手。”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四》:“ 沧州 一带海滨煮盐之地……袤延数百里,并斥卤不可耕种,荒草粘天,略如塞外,故狼多窟穴於其间。” (6).指坏人、匪类盘踞的地方。《后汉书·南匈奴传》:“设奇数,异道同会,究掩其窟穴,躡北追奔三千餘里。” 宋 苏轼 《乞将合转一官与李直方酬奖状》:“有 汝阴 县尉 李直方 ,素有才干,自出家财,募人告缉,知得逐贼窟穴去处。” (7).地道。《战国策·齐策五》:“攻城之费,百姓理襜蔽,举衝櫓,家杂总,身窟穴中。” 鲍彪 注:“谓地道。”《新唐书·康承训传》:“ 勛 ( 庞勛 )籍城中兵,止三千,劫民授甲,皆穿窟穴遁去。” (8).指地域,方位。《史记·天官书》:“ 幽 厉 以往尚矣。所见天变,皆国殊窟穴,家占物怪,以合时应。” 旁午(1).亦作“ 旁迕 ”。交错;纷繁。 汉 王褒 《洞箫赋》:“气旁迕以飞射兮,驰散涣以逫律。”《汉书·霍光传》:“受璽以来二十七日,使者旁午,持节詔诸官署徵发。” 颜师古 注:“一从一横为旁午,犹言交横也。”《剪灯馀话·秋夕访琵琶亭记》:“旁午纷紜,殊无寧月。” 曹亚伯 《武昌革命真史》:“本军政府当军事旁午之际,势不能并谋兼顾,为吾乡僻同胞尽完全保护之责。” (2).四面八方;到处。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永宁寺》:“ 尔朱荣 不臣之跡,暴於旁午;谋 魏 社稷,愚智同见。” 宋 刘克庄 《运粮行》:“县符旁午催调发,大车小车声轧轧。” 钱锺书 注:“旁午,四面八方。”《明史·刑法志三》:“自京师至天下,旁午侦事,虽王府不免。” 将近中午。 明 潘问奇 《自磁州趋邯郸途中即事》诗:“旁午停征轡,炊烟得几家。” 茅盾 《雾》:“旁午的时候,雾变成了牛毛雨,像帘子似的老是挂在窗前。” 束缚捆绑,指约束限制 先生救我时,束缚我足,闭我囊中。——明· 马中锡《中山狼传》 切玉刀(1).宝刀名。即昆吾刀。 晋 张华 《博物志》卷二:“《周书》曰:西域献火浣布, 昆吾氏 献切玉刀。火浣布污则烧之则洁,刀切玉如臈。” 宋 陆游 《忆山南》诗之二:“打球骏马千金买,切玉名刀万里来。” (2).喻利器。 金 元好问 《赠嵩山侍者学诗》诗:“诗为禪客添花锦,禪为诗家切玉刀。” 甘心(1) 情愿 他是甘心受罚的 初,武帝感 张骞之言,甘心欲通 大宛诸国,使者相望于道,一岁中多至十余辈。——《汉书·西域传》 (2) 满意;满足 不达目的绝不甘心 不愿得地,愿得张仪而甘心焉。——《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鼎鼐(1).鼎和鼐。古代两种烹饪器具。《战国策·楚策四》:“故昼游乎江湖,夕调乎鼎鼐。” 宋 张邦基 《墨庄漫录》卷七:“予以谓古之鼎鼐皆无盖,而足皆圆直无作兽形者,此乃敦耳。” (2).喻指宰相等执政大臣。 唐 苏颋 《唐紫微侍郎赠黄门监李乂神道碑》:“鼎鼐递袭,簪缨相望。” 元 汪元亨 《雁儿落过得胜令·归隐》曲:“惭居鼎鼐官,笑领烟霞伴。” 清 李渔 《玉搔头·分任》:“急递盐梅信,飞传鼎鼐家。”参见“ 鼎鼐调和 ”。 平生(1) 终身;一生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婚姻是一个人的平生大事 (2) 向来;素来 他平生是很勤俭的 吾平生未尝以吾所志语汝,是吾不是处。——清· 林觉民《与妻书》 下箸指用筷子夹食物 背脊人的背部 何必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必 何必去那么早 食马供作肉食的马。《穆天子传》卷二:“因献食马三百,牛羊三千。” 郭璞 注:“食马,可以供厨膳者。” 喂马。《左传·襄公二十五年》:“枕轡而寝,食马而食。” 杨伯峻 注:“先饲马而后己食。” 唐 韩愈 《杂说》之四:“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前修亦作“ 前修 ”。犹前贤。《楚辞·离骚》:“謇吾法夫前脩兮,非世俗之所服。”《后汉书·刘恺传》:“今 愷 景仰前脩,有 伯夷 之节,宜蒙矜宥,全其先功,以增圣朝尚德之美。” 李贤 注:“前修,前贤也。”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杂文》:“伟矣前修,学坚多饱。” 宋 陈亮 《答陈知丞启》:“犹怀晚进,及识前脩。” 清 周亮工 《哭陈磐生》诗:“暇心开丽瞩,远致越前修。” 明戒见“ 明诫 ”。 嘲诮嘲弄讥诮。《南史·何敬容传》:“﹝ 何敬容 ﹞又多漏禁中语,故嘲誚日至。” 宋 陈师道 《答魏衍黄预勉余作》诗:“平生不自解嘲誚,祸来亦復非周防。” 清 捧花生 《画舫馀谭》卷一:“皆傖父四五辈手握长篙,裸体围尺布,相率唱淫褻山歌……大半皆嘲誚诸姬,并及河中游客。” 鲁迅 《朝花夕拾·琐记》:“﹝中西学堂﹞已经成为众矢之的了;熟读圣贤书的秀才们,还集了《四书》的句子,做一篇八股来嘲诮它。” 微命微小的生命;卑微的性命。《楚辞·天问》:“蠭蛾微命,力何固?” 晋 殷仲文 《解尚书表》:“佇一戮於微命,申三驱於大信。” 唐 许棠 《吴保安传》:“微命得全,公之赐也。” 涂宗涛 《敬悼 * 总理》诗:“人百其身如何赎,愿捐微命答穹苍。”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