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送人迁鄞分题得五湖 |
朝代 | 元代 |
作者 | 施钧 |
释义 | 送人迁鄞分题得五湖原文五湖烟水寄浮萍,济世英雄伯业成。 故国当年空铸像,扁舟到处却更名。 浪花低蘸寒星湿,秋影中涵晓月明。 别后相思蘋梦远,西风谁共白鸥盟。 诗词问答问:送人迁鄞分题得五湖的作者是谁?答:施钧 注释1.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出处:御选元诗卷五十一 参考注释湖烟笼罩于湖面的雾气。诗文中常用以形容水面混茫的景象。 唐 刘禹锡 《吐绶鸟词》:“湖烟始开山日高,迎风吐綬盘花条。” 唐 韩翃 《送李司直赴江西使幕》诗:“竹 * 衣巾,湖烟溼扃钥。” 浮萍旧大陆的一种浮萍科植物,一年生草本植物,叶子浮在水面,下面生须根。可入药 济世在金钱、物质等方面救济世人 济世之举 英雄非凡出众的人物。指见解、才能超群出众或领袖群众的人 总揽英雄。——《三国志·诸葛亮传》 英雄乐业。 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伯业霸者的功业。伯,通“ 霸 ”。 明 王錂 《春芜记·庆寿》:“絃歌万户清,伯业千秋盛。” 明 陈子龙 《杨太史奉使册封蜀藩予遇之吴中作诗赠行兼述旧怀也》诗:“丞相祠堂在, 公孙 伯业捐。” 故国(1) 具有悠久历史的古国 所谓故国者,非谓有乔木之谓也,有世臣之谓也。——《孟子·梁惠王》 (2) 祖国,本国 见故国之旗鼓,感乎生于畴日。——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生活习惯基本上保持故国的一套 (3) 故乡,家乡 取醉他乡客,相逢故国人。——唐· 杜甫《上白帝城诗》 (4) 旧都。南宋时指汴京 (5) 指旧地;古战场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宋·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当年在事情发生的同一年 这个新建的厂子当年就收回了投资 扁舟小船 一叶扁舟 扁舟寻钓翁。——唐· 李白《还山留别金门知己》 到处各处;处处 陪客人到处参观 到处找他 更名改易名称 他从此更名改姓,隐居于一个小山村中 浪花(1) 波浪互相冲击或拍击在别的东西上激起的水点和泡沫 (2) 比喻生活中的特殊片段或现象 (3) 随意乱花 寒星寒夜的星;寒光闪闪的星。 唐 孟郊 《石淙》诗:“百尺明镜流,千曲寒星飞。” 唐 陆龟蒙 《华阳巾》诗:“须是古坛秋霽后,静焚香炷礼寒星。”《老残游记》第二回:“那双眼睛,如秋水,如寒星。” 郭小川 《茫茫大海中的一个小岛》诗:“连那几朵野花哟,都似寒星一般地抖。” 秋影(1).秋天的日影。 唐 元稹 《新秋》诗:“夏衣临晓薄,秋影入檐长。” (2).秋日的形影。 唐 杜牧 《秋感》诗:“金风万里思何尽,玉树一窗秋影寒。” 金 元好问 《王黄华墨竹》诗:“月中看竹写秋影,清镜平明白髮生。” 元 马祖常 《和继学郎中送友归越中》:“雀舫春声留水鷰,鵠袍秋影动天鹅。” 晓月拂晓的残月。 南朝 宋 谢灵运 《庐陵王墓下作》诗:“晓月发 云阳 ,落日次 朱方 。” 唐 李群玉 《自澧浦东游江表》诗:“哀碪擣秋色,晓月啼寒螿。” 宋 柳永 《殢人娇》词:“晓月将沉,征驂已鞴。愁肠乱,又还分袂。” 曹禺 《原野》第三幕:“左半个天悬着半轮晓月,如同一张薄纸。” 后相指继任的相国。《史记·曹相国世家》:“ 参 去,属其后相曰:‘以 齐 狱市为寄,慎勿扰也。’后相曰:‘治无大於此者乎?’” 西风(1) 从西方吹来的风 温带的盛行西风 (2) (3) 指秋风 (4) 比喻腐朽没落的力量或气势 鸥盟谓与鸥鸟为友。比喻隐退。 宋 陆游 《夙兴》诗:“鹤怨凭谁解,鸥盟恐已寒。” 明 李东阳 《次韵寄题镜川先生后乐园》之一:“海边钓石鸥盟远,松下棋声鹤梦回。” 清 陆以湉 《冷庐杂识·改官诗》:“既改官,作《归兴》诗云:‘此去真为泛宅行,扁舟江上订鸥盟。’”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