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答伯秋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王灼 |
释义 | 答伯秋原文半生沉俗学,中路堕严科。白眼遭非类,黄泉愧阿多。 无勋封柱国,有志捽何罗。 慎勿相料理,因风又起波。 诗词问答问:答伯秋的作者是谁?答:王灼 参考注释半生人生的一半,半世 俗学世俗流行之学。《庄子·缮性》:“缮性於俗学,以求復其初;滑欲於俗思,以求致其明:谓之蔽蒙之民。” 宋 苏轼 《送人序》:“士之不能自成,其患在於俗学。俗学之患,枉人之材,窒人之耳目。” 清 魏源 《默觚下·治篇一》:“工骚墨之士,以农桑为俗务,而不知俗学之病人更甚于俗吏。” 中路(1).半路。《楚辞·九辩》:“然中路而迷惑兮,自压按而学诵。”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诗之十:“黄鵠游四海,中路将安归。” 明 高启 《张节妇词》:“谁言妾有夫,中路弃妾身先殂。” (2).路的当中。 汉 司马相如 《上书谏猎》:“且夫清道而后行,中路而驰,犹时有衔橛之变。” (3).当中的一路。常指军队部署。《晋书·慕容暐载记》:“ 护 穷寇假合,王师既临,则上下丧气,曾不敢闚兵中路,展其螗蜋之心。” 宋 张唐英 《蜀梼杌》卷上:“是时 关东 危急, 蜀 中未寧, 庄宗 令宦者 向延嗣 往中路诛之。”《清史稿·饶馀敏郡王阿巴泰传》:“闻敌伏兵於右,诸贝勒相约入隘必趋右,若出中路,与避敌同。” (4).质量中等;普通。如:中路货。 严科严厉的法律。《宋书·隐逸传·翟法赐》:“逼以王宪,束以严科。” 南朝 梁 任昉 《为范始兴作求立太宰碑表》:“首冒严科,为之者竟免刑戮,致之者反蒙嘉嘆。”《旧唐书·萧封伦传》:“但苞藏之状,死而后发,猥加褒赠,未正严科。” 白眼朝上或朝两边看时露出的白眼珠。用白眼看人,表示轻蔑或厌恶 遭人白眼 非类(1).不同种族,异族。《左传·僖公十年》:“神不歆非类,民不祀非族。”《北史·周纪下·静帝》:“不歆非类,异骨肉而共蒸尝。” 宋 苏轼 《策断》三:“自 宋 之兴,所在贤俊,云合响应,无有远邇,皆欲洗濯磨淬以观上国之光,而此一方,独陷於非类。”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献三·李忠定公从祀》:“﹝ 张浚 ﹞劾 纲 以私意杀侍从,致 纲 罢黜。 纲 罢而两 河 相继沦陷,失身非类。” (2).不同的种类。《汉书·郊祀志下》:“明於天地之性,不可或以神怪;知万物之情,不可罔以非类。” 唐 杜甫 《秋行官张望督促东渚耗稻》诗:“东渚雨今足,佇闻粳稻香。上天无偏颇,蒲稗各自长。人情见非类,田家戒其荒。” 明 刘基 《郁离子·蛇蝎》:“其耨也,删其非类,不使伤其根。” (3).身分、门第等不相类的人。《世说新语·忿狷》“ 王令 诣 谢公 ,值 习凿齿 已在坐,当与併榻。 王 徙倚不坐,公引之与对榻” 刘孝标 注引 南朝 宋 刘谦之 《晋纪》:“ 王献之 性整峻,不交非类。” 余嘉锡 笺疏:“ 习凿齿 人才学问独出冠时,而 子敬 不与之併榻,鄙其出身寒士,且有足疾耳。所谓‘不交非类’者如此。非 孔子 ‘无友不如己者’之谓也。”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人部四》:“至於负絶世之姿,而匹偶非类,湮灭不称者,又不可胜数也。” 清 刘大櫆 《<周书岩诗集>序》:“夫彼武人者,不以今之文士为无能;而文士顾以武人为非类。” (4).志向不合、志趣不同的人。 三国 魏 嵇康 《井丹赞》:“ 井丹 高洁,不慕荣贵,抗节五王,不交非类。”《晋书·应詹传》:“﹝ 韦泓 ﹞一身特立,短褐不掩形,菜蔬不充朝,而抗志弥厉,不游非类。”《隋书·于宣道传》:“ 宣道 字 元明 ,性谨密,不交非类。” (5).和 韩非 一类的人。 战国 秦 韩非 为人口吃,故借指口吃的人。 宋 曾慥 《高斋漫录》:“ 刘贡父 尚见一士人口吃,戏作谜云:‘本是 昌 徒,又为 非 类,虽无 雄 材,却有 艾 气。’” 黄泉地下的泉水;地面;墓地;迷信者称人死后居住的地方 不及黄泉,无相见也。——《左传·隐公元年》 下饮黄泉。——《荀子·劝学》 黄泉共为友。——《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吾独向黄泉。 黄泉下相见。 两眼下视黄泉,看天就是傲慢 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阿多古回纥语。指父亲。 清 赵翼 《陔馀丛考·爹》:“《隋书·回紇传》,以父为多,《唐书》 回紇 阿啜可汗 ,亦呼其大相 頡干迦斯 曰:‘儿愚幼,惟仰食於阿多,国政不敢与也。’” 清 梁章鉅 《称谓录·方言称父》:“《唐书·德宗纪》:‘ 回紇 可汗谢其次相曰:“惟仰食於阿多。”又荒俗呼父为阿多。’” 柱国(1).国都。《战国策·齐策三》:“ 安 邑 者, 魏 之柱国也; 晋阳 者, 赵 之柱国也; 鄢郢 者, 楚 之柱国也。” 姚宏 注:“柱国,都也。” 鲍彪 注:“言其於国,如室有柱。” (2).官名。 战国 时 楚国 设置,原为保卫国都之官,后为 楚 的最高武官。 唐 以后沿用作勋官的称号。《鹖冠子·王鈇》:“柱国不政,使下情不上闻,上情不下究,谓之絿政。”《史记·樊郦滕灌列传》:“﹝ 灌婴 ﹞击破 楚 骑於 平阳 ,遂降 彭城 ,虏柱国 项陀 。” 唐 元稹 《宋常春等内僕局令》:“勉当柱国之荣,无忘立表之誓。”参见“ 上柱国 ”。 (3).指肩负国家重任的大臣。《后汉书·杨震传赞》:“ 杨氏 载德,仍世柱国。” 李贤 注:“言世为国柱臣也。” 有志有志向;有志气。《礼记·礼运》:“ 孔子 曰:‘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 丘 未之逮也,而有志焉。’” 汉 王粲 《咏史》:“人生各有志,终不为此移。” 唐 韩愈 《送区册序》:“﹝ 区册 ﹞入吾室,闻诗书仁义之説,欣然喜,若有志於其间也。” 孙中山 《劝告北军将士宣言书》:“ 民国 新成,时方多事,执干戈以卫社稷,正有志者建功树业之时。” 何罗(1).传说中鱼名。《山海经·北山经》:“ 譙明 之山, 譙水 出焉,西流注于 河 。其中多何罗之鱼,一首而十身,其音如吠犬,食之已痈。” (2).泛指鱼。 宋 孔平仲 《续世说·直谏》:“若 荆軻 诡动,何罗窃发,暂逼严蹕,仰犯清尘,纵殪元方、墟 幽 土……何塞过责?” 料理菜肴 西门町的日本料理是我每天都光顾的 起波(1).产生波浪。《汉书·郊祀志下》:“祠后土还,临 河 当渡,疾风起波,船不可御。”《三侠五义》第四九回:“忽然水上起波。” (2).掀起风波;寻衅肇事。《水浒后传》第十七回:“那兴讼构非,诬誑词状,唆人起波的事,一时记不起许多。” (3).比喻有节奏地间歇、曲折前进。 毛 * 《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的讲话》二:“水有水波,热有热浪。在一定意义上讲,走路也是起波的,一步一步走就是起波。唱戏也是起波的,唱完一句再唱第二句,没有一口气唱七八句的。写字也起波,写完一个字再写一个字,不能一笔写几百个字。这是事物矛盾运动的曲折性。”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