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望瞿塘峡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张嵲 |
释义 | 望瞿塘峡原文万古瞿塘峡,犹存禹凿痕。岷峨驱众水,滟澦没孤根。 云黑树含雨,祠荒雅噪昏。 悲凉瀼西地,三叹相营魂。 诗词问答问:望瞿塘峡的作者是谁?答:张嵲 参考注释万古万世 万古长青 瞿塘峡见“ 瞿唐峡 ”。 岷峨(1). 岷山 和 峨眉山 的并称。 南朝 梁 江淹 《建平王让右将军荆州刺史表》:“水交 沅 澧 ,山通 岷 峨 ,襟带百县,縈抱七州。”《周书·静帝纪》:“虽復 岷 峨 投袂,翻成陵夺之威; 漳 滏 勤王,无救 宗周 之殞。” (2).特指 峨眉山 。以其在 岷山 之南,故称。 唐 卢纶 《送张郎中还蜀歌》:“廻首 岷峨 半天黑,传觴接膝何由得。” 宋 苏轼 《满庭芳》词:“归去来兮,吾归何处,万里家在 岷峨 。” 清 姚鼐 《左仲郛浮渡诗序》:“然后登 岷峨 ,揽西极,浮 江 而下。”一说 岷 为 青城山 ; 峨 为 峨眉山 。 驱众谓使民众听从意旨。《管子·七法》:“变俗易教,不知化不可,驱众移民,不知决塞不可。”一本作“敺众”。 孤根(1).独生的根。谓孤独无依或孤独无依者。 唐 张九龄 《叙怀》诗:“孤根亦何赖?感激此为邻。” 唐 张九龄 《出为豫章郡途次庐山东岩下》诗:“孤根自靡託,量力况不任。” 宋 范仲淹 《依韵酬府判庞醇之见寄》:“直节羡君如指佞,孤根怜我异凌霄。” 柳亚子 《三月廿一夜听罗迈部长报告时事有作》诗:“披肝沥胆谈团结,赢得孤根泪似麻。” (2).独立的根基;独特的根底。 唐 杜甫 《滟滪》诗:“ 灧澦 既没孤根深,西来水多愁太阴。” 宋 王安石 《金山寺》诗之三:“沧江见底应无日,万丈孤根世不知。” 金一 《文学观》:“ 杜 之《典》, 马 之《考》,尤掌故海也。 郑樵 孤根,前无古人。” 悲凉悲哀凄凉 原隰多悲凉。——宋· 颜延之《秋胡》 三叹亦作“ 三叹 ”。多次感叹,形容慨叹之深。《左传·昭公二十八年》:“吾子置食之间三嘆,何也?” 唐 杜甫 《惜别行送刘判官》诗:“九州兵革浩茫茫,三叹聚散临重阳。”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自述》:“予每读其史传及《正气歌》,未尝不三嘆流涕也,今予亦祇法 文丞相 已。” 谓三人随着歌唱者发出赞叹之声,予以应和。《文选·陆机<文赋>》:“虽一唱而三叹,固既雅而不艳。” 李善 注:“唱,发歌句者;三叹,三人从而叹之。” 营魂犹魂魄。《后汉书·寇荣传》:“不胜狐死首丘之情,营魂识路之怀。” 晋 陆机 《文赋》:“揽营魂以探賾,顿精爽於自求。” 唐 卢照邻 《益州至真观主黎君碑》:“凤交开景,返 徐甲 之营魂;龙光照天,杜 宣尼 之神气。” 宋 郭彖 《睽车志》卷一:“顷随兄赴 永嘉 幕官,未至郡,溺死。逮今二十年,营魂荡无所归。”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