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偈三十五首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释祖珍 |
释义 | 偈三十五首原文自惭疏拙百无能,下板长行粥饭僧。岂谓因缘有侥幸,千斤担子若为胜。 诗词问答问:偈三十五首的作者是谁?答:释祖珍 释祖珍偈三十五首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自惭自己感到惭愧 听了他这番话,我更感自惭 疏拙亦作“疎拙”。1.粗疏笨拙;粗略拙劣。《韩非子·难四》:“事以微巧成,以疏拙败。” 唐 成玄英 《<庄子>序》:“依 子玄 所注三十篇,輒为疏解,总三十卷。虽復词情疏拙,亦颇有心跡指归。” 金 王若虚 《文辨一》:“ 迁 文虽奇,疎拙亦多,不必皆可取也。” 王统照 《<短篇小说选集>序言》:“对社会生活的经历与认识的浮浅,思想的薄弱,想像力的欠缺,文词的疏拙,在这里不必一一具述。” (2).懒散笨拙。 唐 罗隐 《寄许融》诗:“多病仍疏拙,唯君与我同。” 宋 苏舜钦 《维舟野步呈子履》诗:“古人负才业,未必为世用;吾儕性疎拙,摈弃安足痛。” 明 刘基 《谢恩表》:“臣 基 一介愚庸,生长南裔,疎拙无似。” 无能毫无能力 腐败无能 长行(1).高尚的行为。《韩非子·难二》:“长行徇上,数百不一人;喜利畏罪,人莫不然。” 洪诚 等校注:“长行:高尚的行为。” (2).远行。《旧唐书·穆宗纪》:“上於驭军之道,未得其要,常云宜姑息戎臣。故即位之初,倾府库颁赏之,长行所获,人至鉅万,非时赐与,不可胜纪。” 元 关汉卿 《金线池》楔子:“且去与哥哥相见一面,然后长行。”《儒林外史》第四三回:“我们且回 仪徵 ,收拾收拾,再打算长行。”《红楼梦》第四回:“自己同着母亲妹子,竟自起身长行去了。” (3).即长行局。古代的一种博戏,盛行于 唐 。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上:“今之博戏,有长行最甚。其具有局有子,子有黄黑各十五,掷采之骰有二。其法生于握槊,变于双陆。” (4).指进行长行这种博戏。 唐 温庭筠 《新添声杨柳枝》词:“井底点灯深烛伊,共郎长行莫围棋。” 粥饭僧只吃粥饭而不努力修行的僧人。本为僧人自谦之词。后多用以嘲讽尸位素餐者。 五代 韩昭裔 《与李专美》诗:“何如且作宣徽使,免被人呼粥饭僧。” 宋 陈与义 《和王东卿绝句》:“只今当代功名手,不数平生粥饭僧。” 宋 陆游 《叹息》诗:“国家图籙合中兴,叹息吾寧粥饭僧。” 清 钱谦益 《十一月初六日召对文华殿旋奉严旨革职待罪》诗之十四:“圣朝重倚丝纶簿,薄命难充粥饭僧。” 因缘(1) 产生结果的直接原因和辅助促成其结果的条件 洒家在五台山真长老处,学得说因缘,便是铁石人也劝得他转。——《水浒传》 (2) 缘分 他俩真有因缘 侥幸企求非分;意外获得成功或免除灾害 侥幸心理 千斤担喻指重任。 清 李渔 《玉搔头·呼嵩》:“教他把千斤担好共肩,再休想偷閒息喘。”《儿女英雄传》第三六回:“且喜你我二十年教养辛勤,今日功成圆满,此后这副承先启后的千斤担儿好不轻松爽快。” 吉学霈 《一面小白旗的风波》一:“社里的千斤担子就靠咱两个来担的呀,都怕碰着自己那还会行?” 若为(1).怎样;怎样的。《南齐书·高逸传·明僧绍》:“天子若来,居士若为相对?” 唐 萧意 《长门失宠》诗:“不知金屋里,更贮若为人?” 宋 苏轼 《和沉立之留别诗》之二:“试问别来秋几许,春江万斛若为量?” 清 纳兰性德 《浣纱溪》词:“身向云山那畔行,北风吹断马嘶声。深秋远塞若为情!” 宁调元 《燕京杂诗》:“弦管 燕京 三月天,风沙扑面若为怜?” (2).怎堪。 唐 王维 《送杨少府贬郴州》诗:“明到 衡山 与 洞庭 ,若为秋月听猿声?” 唐 杜甫 《和裴迪登蜀州东亭》:“幸不折来伤岁暮,若为看去乱乡愁。” 唐 白居易 《重到华阳观旧居》诗:“若为重入 华阳观 ,病鬢愁心四十三。” (3).怎能。《乐府诗集·横吹曲辞五·隔谷歌一》:“食粮乏尽若为活?救我来!救我来!” 唐 孟棨 《本事诗·情感》:“沙场征戍客,寒苦若为眠?” 宋 范成大 《燕堂书事》诗:“耳边情话少,笑口若为开?” (4).倘若。 唐 雍裕之 《江边柳》诗:“若为丝不断,留取繫郎船。” 唐 白居易 《春至》诗:“若为南国春还至,争向东楼日又长。”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