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贵阳雅颂二十四首同翠渠作·其二十三·平越伸冤 |
朝代 | 明代 |
作者 | 祁顺 |
释义 | 原文虞典钦恤具,周书敬慎存。 明刑此为准,所贵多平反。 平越有死狱,公为伸其冤。 灯前求生意,笔底回春温。 于门日高大,阴德遗子孙。 诗词问答问:《贵阳雅颂二十四首同翠渠作·其二十三·平越伸冤》的作者是谁?答:祁顺 注释1. 押元韵 参考注释虞典指《书·虞书》。《后汉书·郎顗传》:“‘节彼南山’,咏自 周 《诗》;‘股肱良哉’,著於《虞典》。”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封禅》:“ 大舜 巡岳,显乎《虞典》。” 唐 张说 《奉和圣制行次成皋应制》:“ 轩臺 百年外,《虞典》一巡中。” 明 何景明 《郊观二十二韵》:“柴望兼《虞典》,登封畧 汉 模。” 钦恤见“ 钦恤 ”。 亦作“ 钦卹 ”。谓理狱量刑要慎重不滥,心存矜恤。语本《书·尧典》:“钦哉钦哉,惟刑之恤哉!” 南朝 宋 刘彧 《宽刑诏》:“朕务存钦卹,每有矜贷。” 唐 白居易 《止狱措刑策》:“至若尽钦恤之道,竭哀矜之诚,使生者不怨,死者不恨,此五者恤刑之法也。” 宋 曾巩 《代太平州知州谢赐钦恤刑狱敕书表》:“臣与被德音,当宣上意,惟尽哀矜之理,庶符钦恤之心。” 明 李东阳 《送顾天锡员外审刑山西》诗:“况奉钦恤詔,正当蠲涤辰。” 敬慎恭敬谨慎。《诗·大雅·抑》:“敬慎威仪,维民之则。”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颂赞》:“原夫颂惟典雅,辞必清鑠,敷写似赋,而不入华侈之区;敬慎如铭,而异乎规戒之域。” 唐 元稹 《镇圭赋》:“尽举凡而得一,故相传而莫二。义存敬慎,道在底绥。” 明 方孝孺 《送伴读朱君之庆府序》:“由义则安,蹈利则危。敬慎则获福,恣肆则致凶。” 明刑(1).明确的法令。《诗·大雅·抑》:“罔敷求先王,克共明刑。” 毛 传:“刑,法也。”《后汉书·阜陵质王延传》:“经有正义,律有明刑。” (2).指把犯人所犯罪状写在板上,置于其背以示惩罚。《周礼·地官·司救》:“三罚而士加明刑。” 郑玄 注:“加明刑者,去其冠饰,而书其衺恶之状,著之背也。” (3).严明的刑罚。《荀子·议兵》:“雕雕焉县贵爵重赏於其前,县明刑大辱於其后,虽欲无化,能乎哉?” 唐 白居易 《得甲去妻后妻犯罪请用子荫赎罪甲怒不许判》:“旋观怨偶,遽抵明刑。” (4).指严明刑罚。 宋 李纲 《谢落职依旧宫祠居住表》:“辅相失职,宜即明刑。天地有容,祗从薄责。” (5).谓以刑法晓喻民众。《南史·宋纪上·武帝》:“阜财利用,繁殖黎元,编户岁滋,疆宇日启,导德明刑,四境有截。” 平反把判错的案件或做错的政治结论改正过来 死狱应判死刑的案件。 宋 欧阳修 《泷冈阡表》:“汝父为吏,尝夜烛治官书,屡废而嘆,吾问之,则曰:‘此死狱也,我求其生不得尔。’” 生意(1) 商业经营;买卖或往来 成立了一个做建材生意的公司 (2) 指经商的店铺 好几个城市都有他们的生意 (3) 工作;活儿。也泛指职业 这件生意倒还轻省。——《红楼梦》 (4) 生机 春天的大地生意盎然 它只是毫无生意的,懒惰的,郁闷的躺着。——《猫》 笔底犹笔下。 唐 刘禹锡 《答乐天见忆》诗:“笔底心无毒,杯前胆不豩。” 柯灵 《香雪海·给人物以生命》:“懂得他们性格中最细微的部分时,人物才能在作家笔底活起来。” 回春(1) 冬去春来,草木重生 槛内群芳芽未吐,早已回春。——苏轼《浪淘沙·探春》 (2) 比喻医术高明或药物灵验,能把重病治好 (3) (4) 以前已均夷到接近基准面的地形或景观重新发育幼年地貌 (5) 河流重新发生侵蚀作用 (6) 壮年河流重新形成幼年活力 高大(1) 又高又大 高大的枞树 他身材高大 (2) 崇高;高尚 高大形象 阴德指在人世间所做的而在阴间可以记功的好事;阴功 子孙(1) 儿子和孙子 子孙荷担者三夫。——《列子·汤问》 (2) 泛指后代 子孙相继为王。——《战国策·赵策》 (3) 又 子孙侯者。 人主之子孙。 远者及其子孙。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