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秋夜泛湖赋唐文皇爽气澄兰沼之句得诗五首依韵为次·其四 |
朝代 | 清代 |
作者 | 乾隆 |
释义 | 原文遥疑霞有脚,却过蓼花滩。 蝉韵将辞柳,荷香尚赛兰。 晚山归静寄,秋月本澄观。 稍适清閒宴,匪寻长夜欢。 诗词问答问:《秋夜泛湖赋唐文皇爽气澄兰沼之句得诗五首依韵为次·其四》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注释1. 五言律诗 押寒韵 出处:御制诗初集卷二十二 参考注释蝉韵喻指蝉声。 唐 段文昌 《晚夏登张仪楼呈院中诸公》诗:“乍疑蝉韵促,稍觉雪风来。” 宋 欧阳修 《蝶恋花》词:“梨叶初红蝉韵歇,银汉风高,玉管声凄切。” 赛兰草兰的一种,亦名珍珠兰。 明 王世懋 《学圃杂疏·花疏》:“ 闽中 有素兰、赛兰二种。赛兰一名珍珠兰,即 广 人以为兰香者。” 静寄优闲地寄寓、依托。 晋 陶潜 《停云》诗:“静寄东轩,春醪独抚。” 宋 陆游 《渔隐堂独坐至夕》诗:“三尺桐丝多静寄,一樽玉瀣足幽欣。” 秋月(1).秋夜的月亮。 晋 陶潜 《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诗:“叩栧新秋月,临流别友生。” 唐 杜甫 《十七夜对月》诗:“秋月仍圆夜,江村独老身。” 清 陆圻 《与歌者陈郎》诗:“玉管谩吹秋月白,红牙曾对綺筵新。” 殷夫 《放脚时代的足印》诗:“秋月的深夜,没有虫声搅破寂寞,便悲哀也难和我亲近。” (2).秋季。《魏书·长孙嵩传》:“比及秋月,徐乃乘之,则 裕 首可不战而悬。”《南齐书·州郡志上》:“土甚平旷,刺史每以秋月多出 海陵 观涛,与 京口 对岸, 江 之壮阔处也。” 长夜(1) 漫长的黑夜 长夜沾湿何由彻。——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 比喻黑暗的时代 长夜难明赤县天。——毛 * 《浣溪沙》 (3) 整夜;彻夜 长夜之饮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