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别杜将军 |
朝代 | 唐代 |
作者 | 贯休 |
释义 | 别杜将军原文伊余本是胡为者,采蕈锄茶在穷野。偶披蓑笠事空王,馀力为文拟何谢。 少年心在青云端,知音满地皆龙鸾。 遽逢天步艰难日,深藏溪谷空长叹。 偶出重围遇英哲,留我江楼经岁月。 身隈玉帐香满衣,梦历金盆雨和雪。 东风来兮歌式微,深云道人召来归。 燕辞大厦兮将何为,濛濛花雨兮莺飞飞,一汀杨柳同依依。 诗词问答问:别杜将军的作者是谁?答:贯休 全唐诗:卷828-19 参考注释伊余自指,我。 三国 魏 曹植 《责躬诗》:“伊余小子,恃宠骄盈。” 五代 贯休 《古离别》诗:“只恐 长江 水,尽是儿女泪。伊余非此辈,送人空把臂。” 明 刘基 《北上感怀》诗:“伊余朽钝材,嬾拙更无比。” 胡为何为,为什么。《诗·邶风·式微》:“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礼记·檀弓上》:“夫古之人,胡为而死其亲乎?”《汉书·黥布传》:“胡为废上计而出下计?” 颜师古 注:“胡,何也。” 唐 李白 《蜀道难》诗:“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宋 苏轼 《郑州别后马上寄子由》诗:“不饮胡为醉兀兀,此心已逐归鞍发。” 明 高启 《赠金华隐者》诗:“嗟我胡为在尘网,远望高峰若天壤。” 何其芳 《画梦录·扇上的烟云》:“你这些话又胡为而来?我一点儿也不能追踪你思想的道路。” 胡作非为;任意乱来。《京本通俗小说·拗相公》:“如今説先朝一个宰相,他在下位之时,也着实有名有誉的,后来大权到手,任性胡为,做错了事,惹得万口唾駡,饮恨而终。” 元 吴昌龄 《东坡梦》第二折:“由他閒戏,任你胡为。”《红楼梦》第一一一回:“ 寳釵 听着这话,好不自在,便説道:‘我原不该给他行礼,但只老太太去世,咱们都有未了之事,不敢胡为。’” 鲁迅 《书信集·致郑振铎》:“盖 中国 艺术家,一向喜欢介绍 欧洲 十九世纪末之怪画,一怪,即便于胡为,于是畸形怪相,遂弥漫于画苑。” 穷野(1).指 穷桑 之野。《后汉书·张衡传》:“过 少皞 之 穷 野兮,问三丘乎 句芒 。” 李贤 注:“ 衡 欲往东方,故先过 穷桑 之野。”参见“ 穷桑 ”。 (2).亦作“ 穷埜 ”。僻远的郊野。 三国 魏 阮籍 《东平赋》:“沕漠之域,穷野之都,奇伟譎诡,可以胜图。” 南朝 梁 沉约 《郊居赋》:“尔乃傍穷埜,抵荒郊,编霜菼,葺寒茅。” 蓑笠蓑衣与笠帽。《仪礼·既夕礼》:“道车载朝服,稾车载蓑笠。” 郑玄 注:“蓑笠,备雨服。”《后汉书·蔡邕传下》:“故当其有事也,则蓑笠并载。” 清 唐甄 《潜书·明鉴》:“茅舍无恙,然后寳位可居;蓑笠无失,然后衮冕可服。” 空王佛教语。佛的尊称。佛说世界一切皆空,故称“空王”。《旧唐书·刘瞻传》:“伏望陛下尽释繫囚,易怒为喜,虔奉空王之教,以资爱主之灵。” 宋 陈师道 《和郑户部宝集丈室》之二:“贵有空王章,贫无置锥地。”《儒林外史》第五五回:“从今后,伴药炉经卷,自礼空王。” 为文成文,成字 为文犹可识。——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少年古称青年男子,现在指人大约十岁到十五岁这个阶段 少年儿童读物 青云(1) 比喻高官显爵 平步青云 (2) 旧时比喻道德高尚有威望 青云之士 (3) 比喻隐居 形入紫闼,而意在青云 (4) 天空 知音(1) 古代伯牙善于弹琴,钟子期善于听琴,能从伯牙的琴声中听出他寄托的心意 子期死, 伯牙绝弦,以无知音者。——《列子·汤问》 (2) 后来用知音称知己,能赏识的人 (3) 知心朋友 龙鸾(1).龙与凤。亦喻贤士。 三国 魏 曹植 《九愁赋》:“感龙鸞而匿跡,如吾身之不留。” 南朝 宋 颜延之 《吊屈原文》:“身絶 郢 闕,迹遍 湘 干。比物荃蓀,连类龙鸞。” 宋 苏轼 《送千乘千能两侄还乡》诗:“ 鹿门 上冢回,牀下拜龙鸞。” (2).喻华美的文章。语本《文选·吴质〈答魏太子笺〉》:“摛藻下笔,鸞龙之文奋矣。” 李善 注:“鸞龙,鳞羽之有五彩,故以喻焉。” 吕向 注:“鸞龙,有五色文章也。” 唐 李白 《留别于十一兄逖裴十三游塞垣》诗:“ 裴生 览千古,龙鸞炳天章。” (3).喻指乐器声音美妙,如龙吟凤鸣。 宋 叶适 《中塘梅林天下之盛也聊申鄙述启好游者》诗:“龙鸞变化异,笙笛音製殊。” 天步(1).天之行步。指时运、国运等。《诗·小雅·白华》:“天步艰难,之子不犹。” 朱熹 集传:“步,行也。天步,犹言时运也。”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阳消阴息,故天步屯蹇;否剥成象,岂足多讥?” 唐 李邕 《大唐赠歙州刺史叶公神道碑》:“天步未亨,人事将殆。” 宋 司马光 《言郭昭选札子》:“国初草创,天步尚艰。” 清 陈梦雷 《抒哀赋》:“嗟天步之踖躩兮,长蛇洊其肆虐。” 庞树柏 《朱舜水祠落成征题敬赋》诗:“迍邅天步遘阳九, 朱明 痛失皇纲纽。” (2).谓天体星象的运转。 南朝 宋 鲍照 《舞鹤赋》:“匝日域以迴騖,穷天步而高寻。” 唐 王勃 《驯鸢赋》:“神周天步,鬱霄汉之(弘)图。” 清 龚自珍 《阮尚书年谱第一序》:“公仰能窥天步,俯能测海镜,艺能善辊弹,聪能审律吕。” 艰难艰苦困难 历艰难险巇。——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 序》 漫长而艰难的行军 溪谷山与山之间低陷的地方 长叹悠长的叹气 长叹一声 重围层层的包围 杀出重围 英哲亦作“ 英喆 ”。1.才能和识见卓越的人。 三国 魏 阮籍 《清思赋》:“内英哲与长年兮,笞离伦与膺贾。” 晋 左思 《魏都赋》:“英喆雄豪,佐命帝室。”《旧唐书·魏元忠传》:“知己难逢,英哲罕遇。” 明 张居正 《答山东抚院李渐菴言吏治河漕》:“千金之裘,非一狐之腋,所望海内英哲,共助不逮。” 鲁迅 《坟·文化偏至论》:“惟超人出,世乃太平。苟不能然,则在英哲。” (2).贤明;才能和识见卓越。《宋书·庐陵王义真传》:“故 庐陵王 含章履正,英哲自然。” 清 曾国藩 《<国朝先正事略>序》:“自古英哲非常之君,往往得人鼎盛,若 汉 之 武帝 , 唐 之 文皇 。” 岁月年月日子;时间 岁月如流 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玉帐(1).玉饰之帐。 晋 王嘉 《拾遗记·周穆王》:“ 西王母 乘翠凤之輦而来……共玉帐高会。” 唐 张说 《虚室赋》:“玉帐琼宫,图奢务丰;朱门金穴,恃满矜隆。” (2).主帅所居的帐幕,取如玉之坚的意思。 北齐 颜之推 《观我生赋》:“守金城之汤池,转絳宫之玉帐。” 唐 李商隐 《重有感》诗:“玉帐牙旗得上游,安危须共主君忧。” 明 焦竑 《焦氏笔乘续集·玉帐》:“玉帐乃兵家厌胜之方位,主将於其方置军帐,则坚不可犯,如玉帐然。其法,出于《黄帝遁甲》,以月建前三位取之,如正月建寅,则巳为玉帐。” 清 查慎行 《拟玉泉山大阅》诗:“野旷金鉦转,沙平玉帐铺。” (3).借指主将。 宋 苏舜钦 《哭师鲁》诗:“堂中坐玉帐,堂下森蛇矛。” (4).教席前的帷帐。借指师长。 清 刘献廷 《贺吴玉枢长公素臣入太学》诗:“异闻趋玉帐,奇字发金庭。” 金盆(1).铜制的盆。供注水盥洗之用。《南史·海南诸国传·扶南国》:“王坐则偏踞翘膝,垂左膝至地,以白叠敷前,设金盆、香鑪於其上。” 唐 张谔 《三日岐王宅》诗:“金盆浴未了,綳子绣初成。” 唐 王建 《宫词》之四五:“丛丛洗手遶金盆,旋拭红巾入殿门。” (2).比喻太阳或圆月。 宋 杨万里 《携酒夜觅罗季周》诗:“淡月轻云相映着,浅黄帕子裹金盆。” 东风(1) 从东方吹来的风 小楼昨夜又东风。——南唐· 李煜《虞美人》 (2) 春天的风 (3) 比喻革命的巨大力量或高涨的革命气势 东风吹向天地外,荡尽人间群魔妖。——《天安门诗八首》 式微指事物由兴盛而衰落 式微式微,胡不归?(式微:天将暮。)——《诗·邶风·式微》 道人(1) (2) 旧时对道士的尊称 (3) 称道教徒为道人 (4) 和尚的旧称 来归(1) 归顺;归附 (2) 古代称女子出嫁(从夫家方面说) (3) 归来,回来 大厦高大的房子 公共大厦 何为为什么,何故。《国语·鲁语下》:“今王死,其名未改,其众未败,何为还?”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归心》:“江河百谷,从何处生?东流到海,何为不溢?” 唐 韩愈 《琴操·履霜操》:“儿罪当笞,逐儿何为?” 清 侯方域 《壮悔堂记》:“余向为堂,读书其中,名之曰‘杂庸’。或曰:‘昔 司马相如 卖酒 成都 市,身自涤器,与庸保杂作。子何为其然?’” (1).干什么,做什么。用于询问。《后汉书·齐武王縯传》:“﹝ 刘稷 ﹞闻 更始 立,怒曰:‘本起兵图大事者, 伯升 兄弟也,今 更始 何为者邪?’” 唐 韩愈 《汴泗交流赠张仆射》诗:“新秋朝凉未见日,公早结束来何为?” 明 冯梦龙 《智囊补·上智·子产》:“ 子产 立 公孙洩 及 辰止 …… 太叔 曰:‘ 公孙 何为?’ 子产 曰:‘説也。’” (2).是什么。《后汉书·何进传》:“大将军称疾不临丧,不送葬,今欻入省,此意何为?” 唐 徐夤 《人事》诗:“平生生计何为者?三逕苍苔十亩田。” 濛濛1.迷茫貌。《诗·豳风·东山》“零雨其濛” 汉 郑玄 笺:“归又道遇雨,濛濛然。” 汉 严忌 《哀时命》:“雾露濛濛,其晨降兮。” 唐 吉师老 《鸳鸯》诗:“江岛濛濛烟靄微,緑芜深处刷毛衣。” 明 陈恭尹 《登祝融峰》诗:“濛濛在太古,乾坤犹未判。” 冰心 《最后的安息》:“对面山峰上,云气濛濛,草色越发的青绿了。” 2.纷杂貌。 汉 枚乘 《梁王菟园赋》:“羽盖繇起,被以红沫,濛濛若雨委雪。” 唐 贾岛 《送神邈法师》诗:“柳絮落濛濛, 西州 道路中。” 宋 晏殊 《踏莎行》词之五:“春风不解禁杨花,濛濛乱扑行人面。” 清 陈维崧 《点绛唇·和成容若韵》词:“西风恶,数声城角,冷雁濛濛落。” 曹禺 《王昭君》第一幕:“黄鹂低鸣,飞絮濛濛。” 3.浓盛貌。 唐 张籍 《惜花》诗:“濛濛庭树花,坠地无颜色。” 元 无名氏 《小尉迟》第一折:“愁云靄靄,杀气濛濛。” 花雨(1).花季所降的雨。 前蜀 贯休 《春山行》诗:“重叠太古色,濛濛花雨时。” 宋 向子諲 《水龙吟·绍兴甲子上元有怀京师》词:“更冥冥,一帘花雨。” 元 张雨 《次孙大方仙兴诗韵》:“花雨扫尘鸞帚溼,岛云承韈蜃楼昬。” (2).佛教语。诸天为赞叹佛说法之功德而散花如雨。《仁王经·序品》:“时无 * 雨诸香华,香如须弥,华如车轮。”后用为赞颂高僧颂扬佛法之词。 唐 李华 《润州鹤林寺故径山大师碑铭》:“十里花雨,四天香云,幢幡葢网,光蔽日月。” 唐 李白 《寻山僧不遇作》诗:“香云徧山起,花雨从天来。” 赵光荣 《里湖纪游》诗:“花雨散诸天,慈云广荫庇。” (3).落花如雨。形容彩花纷飞。 郭沫若 《双倍的春天》诗序:“ 北京 市民夹道欢迎,花雨满天,欢雷震地,人人脸上都焕发出无上的喜意。” 飞飞(1).飘扬貌。 南朝 宋 谢庄 《宋孝武宣贵妃诔》:“旌委鬱於飞飞,龙逶迟於步步。” 唐 韩愈 《池上絮》诗:“池上无风有落暉,杨花暗后自飞飞。” (2).飞行貌。 南朝 陈 徐陵 《鸳鸯赋》:“飞飞兮海滨,去去兮迎春。” 唐 韩愈 《南山有高树行赠李宗闵》诗:“飞飞择所处,正得众所希。” 明 姜埰 《效行路难》诗:“君不见失匹鸟,东西自飞飞。” (3).指飞鸟。 清 曹寅 《野田黄雀行》:“游子利其羽,挟弹随飞飞;飞飞入丛樾,棘刺牵人衣。” (4).纷乱貌。 唐 杜甫 《绝句》之二:“蔼蔼花蕊乱,飞飞蜂蝶多。” 金 朱弁 《炕寝三十韵》:“飞飞涌玄云,燄燄积红玉。” (5).象声词。 明 袁宏道 《扬州舟中晨起》诗:“薄月层冰上,飞飞叫去鸿。” 清 曹寅 《东园看梅戏为俚句》诗之一:“飞飞灵鹊声,强起试春行。” 杨柳(1) 杨树和柳树的合称 (2) 专指柳树 杨柳岸晓风残月。——宋· 柳永《雨霖铃》 (3) 古曲名,即“折杨柳” 羌笛何须怨杨柳。——唐· 王之涣《凉州词》 依依(1) 形容树枝柔弱,随风摇摆 杨柳依依 (2) 恋恋不舍的样子 依依不舍 二情同依依。——《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尚依依旁汝。——清· 林觉民《与妻书》 (3) 依稀;隐约 依依墟里烟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