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次韵叔父俗罢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苏过 |
释义 | 次韵叔父俗罢原文黄门昔万机,下士勤握沐。 今已与世疏,雅志追沂浴。 丹田有宿火,如比阳来复。 辘轳自转水,离坎俱实腹。 谪居使事乏,惟喜薪水足。 时濯西风尘,一寓归鸿目。 勿惊髀肉少,衣褐真怀玉。 明镜虽无垢,新苗良待沃。 雨馀餐岩岫,露重膏松竹。 更观云入山,心与境同熟。 珍重耆城言,妙解何须读。 洁香非外求,清净常返瞩。 物初信可游,傥来非所卜。 益师庄叟言,养生贵缘督。 诗词问答问:次韵叔父俗罢的作者是谁?答:苏过 注释1. 押词韵第十五部 2. 自注:道书如雨初晴云入山林之语。 参考注释黄门(1).宫禁。《汉书·西域传赞》:“蒲梢、龙文、鱼目、汗血之马充於黄门。”《通典·职官三》:“凡禁门黄闥,故号黄门。” (2).官署名。《汉书·霍光传》:“上乃使黄门画者画 周公 负 成王 朝诸侯以赐 光 。” 颜师古 注:“黄门之署,职任亲近,以供天子,百物在焉,故亦有画工。”《汉书·元帝纪》:“詔罢黄门乘舆狗马……假与贫民。” 唐 张说 《玄武门侍射》诗序:“乃命紫微黄门,九卿六事,与熊羆之将,爪牙之臣,合宴焉。” 宋 苏轼 《赐新除太中大夫守尚书左仆射吕大防辞免恩命不允诏》:“端揆黄门之任,虚之久矣。” (3).官名。本 秦 官, 汉 因之。因给事黄门,故名。《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少府, 秦 官,掌山海池泽之税,以给共养,有六丞。属官有……中书謁者、黄门、鉤盾、尚方。”后为非宦者充任的黄门侍郎、给事黄门侍郎等官的简称。 南朝 梁 江淹 有《萧太尉子姪为领军江州兖州豫州淮南黄门谢启》一文。 胡之骥 题注引《资治通鉴纲目》:“﹝ 萧长懋 ﹞ 昇明 二年,除中书郎,迁黄门侍郎。”又《杂体诗三十首》中有《效潘黄门〈述哀〉》一首, 潘黄门 即指给事黄门侍郎 潘岳 。 (4).宦者,太监。因 东汉 黄门令、中黄门诸官,皆为宦者充任,故称。《文选·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岂可见黄门而称贞哉!” 李周翰 注:“黄门,阉人也。”《三国志·吴志·陆凯传》:“今宫女旷积,而黄门復走州郡,条牒民女。” 唐 杜甫 《丽人行》:“黄门飞鞚不动尘,御厨络绎送八珍。” 明 何景明 《雷黄门凯旋图歌》:“将军五道催飞符,黄门铁鞚按营垒。” (5).谓男子不育。《阿毗昙毗婆沙论》卷三:“黄门般吒,无形二形。”原注:“有男形不能男,有女形不能女。” 唐 玄应 《一切经音义》卷十七:“此云黄门,其类有五:般茶迦,总名,谓具 * 而不生子。二、伊利沙般茶迦,伊利沙,此云妬,谓见他共婬即 * 欲,不见不发。三、扇茶般茶迦,谓本来 * 不满,故不能生子。四、博叉般茶迦,谓半月作男,半月作女;博叉,此云助,谓两半月助成一满月也。五、留拏般茶迦,谓被刑 * ;留拏,此云割也。” 宋 周密 《齐东野语·黄门》:“世有男子虽娶妇而终身无嗣育者,谓之天阉,世俗命之曰黄门。” 万机指当政者处理的各种重要事务 日理万机 下士(1) 低于中士而高于一等兵的军士 (2) 下士的官职或职位;下士军衔 握沐见“ 握沐吐飱 ”。 雅志平素的意愿。《三国志·魏志·高贵乡公髦传》:“关内侯 王祥 履仁秉义,雅志淳固。” 宋 苏轼 《八声甘州·寄参寥子》词:“约他年,东还海道,愿 谢公 雅志莫相违。” 明 高启 《咏隐逸》之一:“ 子平 谢累辟,雅志在隐居。” 沉昌直 《<柳溪竹枝词>序》:“独是予也不才, 分湖 故事,雅志搜罗。顾以年年奔走,百无一成。” 丹田重要穴位;指人体脐下一寸半或三寸的地方 宿火隔夜未熄的火;预先留下的火种。《百喻经·水火喻》:“昔有一人,事须火用,及以冷水。即便宿火,以澡盥盛水,置於火上。后欲取火,而火都灭;欲取冷水,而水復热。火及冷水二事俱失。” 唐 郑綮 《老僧》诗:“日照四山雪,老僧门未开。冻瓶黏柱础,宿火陷炉灰。”《歧路灯》第五二回:“﹝ 谭绍闻 ﹞一直起来,剔了灯内灯草,拨开炉中宿火,坐在一条凳上,寻思梦中情景。” 来复(1).往还,去而复来。语见《易·复》,谓阳气经七日已由剥尽而开始复生。后因以称阳气始生。《三国演义》第四九回:“ 操 ( 曹操 )笑曰:‘冬至一阳生,来復之时,安得无东南风?何足为怪!’” 清 潘荣陛 《帝京岁时纪胜·十一月·时品》:“欣一阳之来復,遂万有以萌生。” (2).一星期是七天,旧时因又称一周为一来复,星期日为来复日。 (3).回复,回来。 唐 李复言 《续幽怪录·苏州客》:“客曰:‘吾携过岭,方敢来復。’” 冰心 《寄小读者》十三:“母亲!我童心已完全来复了。” (4).来回反复,一遍又一遍。 萧红 《生死场》一二:“她不再理睬一下那些纸片,丢在脚下来复的乱踏。” (5).英语rifle的译音。指炮筒、枪管中的来复线。即膛线。 严复 《救亡决论》:“不知曲綫力学之理,则无以尽炮準来復之用。” 辘轳(1) (2) 安在井上绞起汲水斗的器具 (3) 机械上的绞盘 转水谓用水车戽水。 清 赵俞 《踏车曲》:“旱年掘窝转水入,潦年筑隄翻水出。” 谪居贬谪后住在某地 谪居黄州 使事诗文中引用典故。 宋 严羽 《沧浪诗话·诗法》:“不必太著题,不必多使事。” 清 纳兰性德 《渌水亭杂识》卷四:“ 唐 人有寄託,故使事灵;后人无寄託,故使事版。” 薪水(1) 采薪汲水;泛指日常生活的必需条件 取了两封银子,给骆龙以为贴补薪水之用。——《镜花缘》 (2) 工资 风尘(1) 比喻旅途的艰辛劳累 国步初返正,乾坤尚风尘。——杜甫《赠别贺兰铦》 风尘仆仆 (2) 比喻纷乱的社会或漂泊江湖的境况 风尘知己 (3) 旧指娼妓生涯 沦落风尘 归鸿归雁。诗文中多用以寄托归思。 三国 魏 嵇康 《赠秀才入军》诗之四:“目送归鸿,手挥五絃。” 唐 张乔 《登慈恩寺塔》诗:“斜阳越乡思,天末见归鸿。” 宋 王安石 《送陈景初》诗:“ 长安 何日到,一一问归鸿。” 明 杨珽 《龙膏记·酬咏》:“十年流落赋归鸿,谁傍昏衢驾烛龙。” 髀肉大腿上的肉。亦为“髀肉復生”的简缩。 唐 白居易 《题裴晋公女几山刻石诗后》诗:“战袍破犹在,髀肉生欲圆。” 元 麻革 《上云内帅贾君》诗:“鞍马怜髀肉,簪缨视鬢毛。” 清 赵翼 《七十自述》诗:“尚有眼光牛背上,不消髀肉马蹄间。” 衣褐泛指粗布衣服。《百喻经·贫人烧粗褐衣喻》:“汝种姓端正,贵人之子,云何著此麤弊衣褐。” 宋 苏轼 《赐诸路臣寮中冬衣袄口宣制》:“霜露荐至,衣褐未周。” 清 孙枝蔚 《秋夜翟家庄作》诗:“隣砧休太急,衣褐典皆完。” (1).穿粗布衣。《孟子·滕文公上》:“‘ 许子 必织布然后衣乎?’曰:‘否。 许子 衣褐。’” 赵岐 注:“ 许子 衣褐,以毳织之,若今马衣也。或曰褐,枲衣也。一曰粗布衣也。”《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相如 度 秦王 虽斋,决负约不偿城,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从径道亡,归璧於 赵 。” (2).借指贫贱者。《后汉书·赵典传》:“ 典 慨然曰:‘身从衣褐之中,致位上列。且鸟乌反哺报德,况於士邪!’” 李贤 注:“褐,织毛布之衣,贫者所服。” 明 高叔嗣 《叙怀》诗:“衣褐出下国,脱輓造中朝。” 怀玉(1).谓怀抱仁德。《老子》:“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怀玉。” 南朝 梁 萧统 《<陶渊明集>序》:“或怀玉而謁帝,或披裘而负薪。” 唐 骆宾王 《镂鸡子》诗:“谁知怀玉者,含响未吟晨。” (2).犹怀璧。 明 李东阳 《邯郸贾》诗:“ 长安 寳气横九州,贾儿身贵封为侯;匹夫怀玉尚不可,何怪贪儿死奇货。”参见“ 怀璧 ”。 明镜(1) 明亮的镜子,比喻完美的典范 谦恭礼节的明镜 (2) 明察;明鉴 今提五个首级首告,望相公老爷明镜。——《古今小说》 无垢佛教语。谓清净无垢染。多指心地洁净。 唐 陆贽 《月临镜湖赋》:“至明洞幽,至清无垢。” 宋 苏轼 《见温泉壁上有诗亦作一绝》:“若信众生本无垢,此泉何处觅寒温?” 郭沫若 《星空·孤竹君之二子》:“太阳呀,你请倾耳静听,这儿安睡着两个无垢的人,我采摘花儿来把他们埋殡。” 新苗新生的禾苗。比喻新出现的有发展前途的人或事物 岩岫(1).山洞。《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松吟高山,虎啸巖岫。”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摩揭陁国下》:“石室西南隅有巖岫, 印度 谓之 阿素洛宫 也。” (2).峰峦。 唐 戴叔伦 《听霜钟》诗:“髣髴烟嵐隔,依稀巖岫重。”岫,一本作“ 嶠 ”。 宋 朱弁 《曲洧旧闻》卷八:“ 新安郡 黄山 有三十六峯,与 池阳 接境,在郡西,巖岫秀丽可爱,仙翁释子多隐其中,图经不著其名。” 松竹(1).松与竹。亦以喻节操坚贞。 南朝 梁元帝 《与刘智藏书》:“山间芳杜,自有松竹之娱;巖穴鸣琴,非无薜萝之致。”《南史·张冲传》:“ 房长渝 谓 孜 曰:‘前使君忠实昊天,操愈松竹。’” 唐 白居易 《得辛氏夫遇盗而死遂求杀盗者而为之妻或责其失贞行之节不伏》:“ 辛氏 姑务雪寃,靡思违礼。励释憾之志,将殄雚蒲;蓄许嫁之心,则乖松竹。” (2).喻节操坚贞的贤人。《文选·袁宏<三国名臣序赞>》:“潜鱼择渊,高鸟候柯;赫赫三雄,并迴乾轴,竞收杞梓,争采松竹。” 吕向 注:“松竹,贞坚也,并比於贤人也。” 入山(1).进入山里。《史记·外戚世家》:“ 少君 年四五岁时,家贫……为其主人入山作炭。” 宋 苏轼 《与林天和长官》之二十:“知入山未还,即日想已还治。起居佳否?往来衝冒,然胜游计不为劳也。”《三国演义》第一二○回:“又大兴土木,作 昭明宫 ,令文武各官入山采木。” (2).指隐居。《三国志·蜀志·先主传》“迁 观 为别驾从事”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吴 袁暐 《献帝春秋》:“汝欲取 蜀 ,吾当披髮入山,不失信於天下也。” 唐 白居易 《效陶潜体》诗之十四:“入山烧黄白,一旦化为灰。” 许杰 《<文艺批评与人生>自序》:“我既然还生活在人类社会里,也并不想出世,也不想入山。” 心与以心相许。《文选·枚乘<七发>》:“杂裾垂髾,目窕心与。” 刘良 注:“心与,心相许也。” 唐 裴度 《蜀丞相诸葛武侯祠堂碑铭》序:“故 州平 心与, 元直 神交。” 珍重(1) 重视;爱惜 珍重两国的团结 (2) 保重身体 临别时互道珍重 负载珍重。——唐· 李朝威《柳毅传》 解何如何解释。 西汉 公牍中长官责问属吏的习惯语。《汉书·匡衡传》:“案故图, 乐安乡 南以 平陵佰 为界,不从故而以 闽佰 为界,解何” 颜师古 注:“解何者,以分解此时意,犹今言分疏也。” 外求求之于外。《穀梁传·庄公二十八年》:“古者税什一,丰年补败,不外求而上下皆足也。”《韩诗外传》卷一:“安命养性者,不待委积而富,名号传乎世者,不待势位而显,德义畅乎中而无外求也。” 南朝 梁 沉约 《伤王谌》诗:“长史体閒任,坦荡无外求。持身非诡遇,应物有虚舟。” 唐 宋之问 《送许州宋司马赴任》诗:“河润在明德,人康非外求。当闻力为政,遥慰我心愁。” 宋 陆游 《秋夜纪怀》诗:“垂世诗书在,儿童勿外求。” 清净(1) 心境洁净,不受外扰 清净守节 (2) 安定,不纷扰 图清净 (3) 清洁纯净 清净的山,清净的水 (4) 简明不繁 清净简易 (5) 佛教语。指远离恶行与烦恼 出家清净 傥来(1).意外得来,偶然得到。《庄子·缮性》:“轩冕在身,非性命也。物之儻来,寄者也。” 成玄英 疏:“儻者,意外忽来者耳。”《晋书·王坦之传》:“帝曰:‘天下,儻来之运,卿何所有!’” 唐 张九龄 《南还湘水言怀》诗:“归去田园老,儻来轩冕轻。”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云梦公主》:“生得意自詡,告以秋捷,意主必喜。女愀然曰:‘乌用是儻来者为!无足荣辱,止折人寿数耳。’”如:无义钱财汤泼雪,傥来田地水推沙。参见“ 儻来物 ”。 (2).自来。 宋 王安石 《游章义寺》诗:“阴岭有佳客,儻来不须招。” 非所(1).不按规定时间;不时。《荀子·王霸》:“伤国者,何也?曰:以小人尚民而威,以非所取於民而巧。” 王先谦 集解引 俞樾 曰:“非所,犹非时也。” (2).不是人能够正常生活的地方。指监狱、边荒之地等。《后汉书·陈蕃传》:“或禁錮闭隔,或死徙非所。”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阴注阳受》:“先是 翱 典 合肥郡 ,有一道人诣 翱 ,自言能使鬼神。 翱 谓其妖……命繫於非所。”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十三:“ 康熙 癸未,状元 王式丹 以 江南 科场事牵涉,卒於非所。” 养生保养身体 养生之道 得养生焉。——《庄子·养生主》 缘督(1).谓守中合道,顺其自然。语出《庄子·养生主》:“缘督以为经。” 郭象 注:“缘,顺也。督,中也。”后亦指顺道守法。 晋 左思 《魏都赋》:“上垂拱而司契,下缘督而自劝。” (2).引申为循理,折衷。 鲁迅 《坟·文化偏至论》:“文明无不根旧迹而演来,亦以矫往事而生偏至,缘督校量,其颇灼然,犹孑与躄焉耳。”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