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七夕 |
朝代 | 元代 |
作者 | 释妙声 |
释义 | 七夕原文天孙不嫁惜娉婷,此夕新妆翡翠軿。 银汉浪传乌鹊影,锦机飘下凤凰翎。 张生槎动秋应返,柳子文成梦未醒。 老矣不争儿女巧,敢将词笔累仙灵。 诗词问答问:七夕的作者是谁?答:释妙声 注释1. 七言律诗 押青韵 参考注释天孙(1).星名。即织女星。《史记·天官书》“婺女,其北织女。织女,天女孙也” 唐 司马贞 索隐:“织女,天孙也。” (2).指传说中巧于织造的仙女。 唐 柳宗元 《乞巧文》:“下土之臣,窃闻天孙,专巧於天。” 清 洪昇 《长生殿·密誓》:“[旦]今乃七夕之期,陈设瓜果,特向天孙乞巧。” 闻一多 《红烛·秋色》诗:“哦!我要请天孙织件锦袍,给我穿着你的色彩!” (3). 泰山 的别名。 晋 张华 《博物志》卷一:“ 泰山 一曰 天孙 ,言为天帝孙也,主召人魂。” 娉婷(1) 美人;佳人 春风永巷闲娉婷。——陈师道《放歌行》 (2) 姿态美好的样子 娉婷过我庐。——汉· 辛延年《羽林郎》 新妆(1) 女子刚修饰好的仪容 (2) 女子新颖别致的打扮修饰 翡翠(1) 一种单斜晶系的硅酸钠铝组成的矿物,加工后即成为有价值的玉器 (2) 动物名。又名赤翡翠。属脊椎动物亚门,鸟纲,佛法僧目 银汉见“银河” 银汉横空 浪传(1).空传;妄传。 唐 杜甫 《得舍弟消息》诗之二:“浪传乌鹊喜,深负鶺鴒诗。” 仇兆鳌 注:“弟不能归,空传乌鹊之喜。” 明 蒋一葵 《长安客话·畿辅杂记一·瑞屏山逆流河》:“ 海虞 徐泽 诗:‘……古今 独乐 ( 独乐河 )谁人识, 独乐 佳名不浪传。’” 清 李瀅 《望罗浮歌》:“ 李白 平生最好奇,浪传失足堕 苍耳 。” (2).随便传布;任意流传。 唐 杜甫 《泛舟送魏十八仓曹还京》诗:“见酒须相忆,将诗莫浪传。” 宋 杨万里 《为王监簿先生求近诗》:“新篇未许儿童诵,但得真传敢浪传。” (3).无节制地传送。 乌鹊(1).指喜鹊。古以鹊噪而行人至,因常以乌鹊预示远人将归。 唐 杜甫 《喜观即到复题短篇》诗之二:“待尔嗔乌鹊,抛书示鶺鴒。” 仇兆鳌 注:“按《西京杂记》:乾鹊噪而行人至。” 宋 戴复古 《镇江别总领愚子催归》诗:“老妻悬望占乌鹊,愚子催归若杜鹃。” 金 元好问 《送钦叔》诗之五:“遥知慈母心,已为乌鹊喜。” (2).特指神话中七夕为牛郎、织女造桥使能相会的喜鹊。 唐 李邕 《奉和初春幸太平公主》:“织女桥边乌鹊起,仙人楼上凤凰来。” 唐 李商隐 《辛未七夕》诗:“岂能无意酬乌鹊,惟与蜘蛛乞巧丝。” 明 何景明 《织女赋》:“凤凰翼以翳车兮,命乌鹊以筑梁。” (3).乌鸦和喜鹊。《楚辞·九章·涉江》:“燕雀乌鹊,巢堂坛兮。” 王逸 注:“燕、雀、乌、鹊,多口妄鸣,以喻谗佞。”《晋书·李士业传》:“通街大树上有乌鹊争巢,鹊为乌所杀。”《隋书·孝义传·郭儁》:“家门雍睦,七叶共居,犬豕同乳,乌鹊通巢,时人以为义感之应。” (4).指乌鸦,乌鸟。《淮南子·说林训》:“赤肉悬则乌鹊集,鹰隼鷙则众鸟散。物之散聚,交感以然。” 唐 李峤 《鉴》诗:“月中乌鹊至,花里凤皇来。” 锦机织锦的织机。 唐 吉师老 《鸳鸯》诗:“渡头惊起一双去,飞上 文君 旧锦机。” 元 商衟 《夜行船》套曲:“锦机情词,石鐫心事,半句儿几时曾应。” 明 杨慎 《<周官音诂>序》:“如开武库,五兵所用之;似张锦机,百采惟其取者。” 凤凰具有鲜艳羽毛和优美体型和动作的一种鸟,从前中国皇宫里将它驯养,并与神话中的凤凰相联系,作为好运的象征,有人认为它就是眼斑冠雉(青鸾) 文成(1). 汉 代将军名号。《史记·封禅书》:“ 齐 人 少翁 以鬼神方见上……於是乃拜 少翁 为文成将军,赏赐甚多。”后以“文成”指 少翁 。 汉 班固 《西都赋》:“骋 文成 之丕诞,驰 五利 之所刑。” 唐 温庭筠 《马嵬驿》诗:“ 甘泉 不得重相见,谁道 文成 是故侯。” 宋 杨亿 《汉武》诗:“力通 青海 求龙种,死讳 文成 食马肝。” (2).舞乐名。《旧唐书·音乐志二》:“ 文宗 庙乐请奏《文成》之舞, 武宗 庙乐请奏《大定》之舞。” 不争(1) (2) 只因为 不争我听拨琵琶楚江头,愁泪湿青衫袖。——元曲选《扬州梦》 (3) 不在乎,不要紧 卖一桶与你不争,只是被他们说得不好。——《水浒传》 (4) 连词。如果 假使不争折损了,深为可惜。——明·冯梦龙《醒世恒言》 儿女(1) 儿子和女儿,子女 儿女成群 (2) 青年男女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唐· 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 儿女泪,君休滴 词笔指有韵和无韵的文字,亦指赋诗作文的才能。《陈书·文学传·岑之敬》:“ 之敬 始以经业进,而博涉文史,雅有词笔,不为醇儒。” 宋 姜夔 《暗香》词:“ 何逊 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 蒋智由 《久思》诗:“久思词笔换兜鍪,浩荡雄姿不可收。” 仙灵神仙。 晋 左思 《吴都赋》:“图以云气,画以仙灵。” 南朝 宋 鲍照 《代升天行》:“从师入远岳,结友事仙灵。” 清 吴敏树 《游大云山记》:“﹝ 大云山 ﹞此去可百里,仙灵之所居也。”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