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丙午元旦 |
朝代 | 清代 |
作者 | 乾隆 |
释义 | 丙午元旦原文践阼已周大衍数,得年七十六身康。 敢因莅久忘无逸,惟是体乾勖自强。 百岁休和致岂易,万民衣食计犹长。 以兹日慎日增惕,肯作虚言袭庆当。 诗词问答问:丙午元旦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注释1.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十九 参考注释践阼(1).走上阼阶主位。古代庙寝堂前两阶,主阶在东,称阼阶。阼阶上为主位。《礼记·曲礼下》:“践阼,临祭祀。” 孔颖达 疏:“践,履也;阼,主人阶也。天子祭祀升阼阶……履主阶行事,故云践阼也。” (2).亦作“ 践胙 ”、“ 践祚 ”。即位;登基。《史记·鲁周公世家》:“ 周公 恐天下闻 武王 崩而畔, 周公 乃践阼代 成王 摄行政当国。”《史记·太史公自序》:“ 汉 既初兴,继嗣不明,迎王践祚,天下归心。”《隶释·汉费亭侯曹腾碑阴》:“践胙之初,受爵于东土,厥功章然。”《晋书·刘颂传》:“ 武帝 践阼,拜尚书三公郎,典科律,申寃讼。” 唐 柳宗元 《唐故给事中皇太子侍读陆文通先生墓表》:“是岁,嗣天子践祚而理。” 宋 苏辙 《龙川别志》卷下:“及 仁宗 晏驾,皇子践阼,赏定策之功,以 韩公 为首。”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掌故·肃顺专款》:“ 载垣 等身膺顾命,我皇上冲龄践阼,未能同心襄赞,竟敢跋扈不臣,其罪大恶极,莫此为甚。”《清史稿·圣祖纪三》:“朕八龄践祚,在位五十餘年,今年近七旬矣。” 大衍(1).《易·繫辞上》:“大衍之数五十。” 韩康伯 注引 王弼 曰:“演天地之数,所赖者五十也。” 孔颖达 疏引 京房 云:“五十者谓十日、十二辰、二十八宿也。”后以大衍为五十的代称。 清 赵翼 《圣寿覃恩得拜绢绵米肉之赐恭记》诗之二:“运是太和春不老,数纔大衍日方中。” 鲁迅 《书信集·致台静农》:“但僕生长危邦,年逾大衍,天灾人祸,所见多矣。” (2).广大的沼泽地。《管子·七臣七主》:“春无杀伐,无割大陵,倮大衍。” 尹知章 注:“倮谓焚烧,令荡然俱尽。” 郭沫若 等集校:“ 洪颐煊 曰:‘倮当作僇。’ 王念孙 曰:‘僇即疁字也……僇大衍者,谓火焚其草木也。’” (3).历法名。详“ 大衍历 ”。 得年(1).享有高年。 宋 王安石 《京东提点刑狱陆君墓志铭》:“官止外郎,尚书同封,又不得年,以既厥庸。” 宋 周密 《齐东野语·潘庭坚王实之》:“归即卧病而殂。既不得年,又以戏笑作孽,不自贵生。闻者惜之。” (2).敬称死去的人活的岁数。 清 戴名世 《郑允惠墓志铭》:“君生於 明 崇禎 壬午十一月二十一日,卒於 清 康熙 丁亥六月初四日,得年六十有六。”参见“ 得寿 ”。 无逸(1).不贪图安乐。《书·无逸》:“呜呼,君子所其无逸。” 南朝 梁 江淹 《杂体诗·效卢谌‘感交’》:“自顾非杞梓,勉力在无逸。” 章炳麟 《訄书·原变》:“以是为忧,故‘无逸’之説兴,而‘合羣明分’之义立矣。” (2).《书》的篇名。《书·无逸序》:“ 周公 作《无逸》。” 孔 传:“中人之性好逸豫,故戒以《无逸》。” 明 李东阳 《元日早朝》诗:“拟将《无逸》陈 周 戒,咫尺君门奈远何?” 罗惇曧 《文学源流·周秦诸子总论》:“至於《无逸》开奏议之先,《金縢》啟哀册之体。” 体乾履行天命。 南朝 梁 沉约 《胤雅》诗:“上天乃眷,大 梁 既受。灼灼重明,仰承元首。体乾作贰,命服期九。”《乐府诗集·燕射歌辞三·隋元会大飨歌》:“惟熙帝载,式固王猷,体乾建本,是曰 孟侯 。” 宋 岳飞 《谢讲和赦表》:“大德有容,神武不杀,体乾之健,行巽之权。” 自强亦作“ 自彊 ”。自己努力图强。《楚辞·九章·怀沙》:“惩连改忿兮,抑心而自强。”《史记·留侯世家》:“上虽苦,为妻子自彊。” 唐 李咸用 《送人》诗:“眼前多少难甘事,自古男儿当自强。”《宋史·董槐传》:“外有敌国,则其计先自强。自强者人畏我,我不畏人。” 鲁迅 《坟·文化偏至论》:“此亦赖夫勇猛无畏之人,独立自彊,去离尘垢,排舆言而弗沦於俗囿者也。” 百岁(1).百年。指长时间。《鹖冠子·近迭》:“兵者百岁不一用,然不可一日忘也。” 唐 韩愈 孟郊 《遣兴联句》:“平生无百岁,歧路有四方。” 周立波 《金戒指》:“人生百岁也是死,何处黄土不埋人?” (2).终身;毕生。 明 叶宪祖 《丹桂钿合》第七折:“愿齐眉廝守,百岁和睦。”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孝女》:“保佑老父沉疴速起,百岁康强。” (3).死的讳称。《诗·唐风·葛生》:“百岁之后,归于其居。”《史记·吕不韦列传》:“夫百岁之后,所子者为王,终不失势。” 唐 白居易 《读张籍<古乐府诗>》诗:“恐君百岁后,灭没人不闻。” 宋 苏轼 《汉高帝论》:“天下望以为君,虽不肖,而大臣心欲之,如百岁后,谁肯北面事 戚姬 子乎?” 休和(1).安定和平。《左传·襄公九年》:“若能休和,远人将至。” 汉 蔡邕 《协和婚赋》:“唯休和之盛代,男女得乎年齿。”《文选·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用能免羣生於汤火,纳百姓於休和。” 张铣 注:“休和,谓祸乱已平,兵戈不用,故致之使休息和平也。”《旧唐书·玄宗纪上》:“致君亲於 尧 舜 ,济黔首於休和。” (2).犹言平息了事。 宋 司马光 《论皇城司巡察亲事官札子》:“有百姓 * ,私用钱物休和。”《元典章·吏部三·投下》:“管人户 朱全祜 駈男 朱得兴 奸诱 班四 駈妇 腊梅 ,在逃促获,受钱私下休和。” 元 尚仲明 《三夺槊》第二折:“不如告休和,伏低弱,留得性命,落得躯殻。” 万民众百姓,人民 外朝以询万民。——清· 刘开《问说》 衣食衣服和食物,泛指各种基本生活资料 虚言不真实的话 虚言妄语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