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古诗文:

 

古诗 同徐松之登山上人草阁
朝代 清代
作者 杜岕
释义

同徐松之登山上人草阁原文

雨余山黛豁,携手问郊原。

茗色青于树,花光红过村。

爱僧能种菜,礼佛恰窥园。

默坐忘酬对,都归画旨论。

诗词问答

问:同徐松之登山上人草阁的作者是谁?答:杜岕
问:同徐松之登山上人草阁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同徐松之登山上人草阁是什么体裁?答:五律
问:杜岕的名句有哪些?答:杜岕名句大全

注释

1. 五言律诗 押元韵

参考注释

山黛

青葱浓郁的山色。 金 蔡松年 《鹧鸪天》词:“山黛远,月波长,暮云秋影蘸 瀟湘 。” 明 沉周 《过湖偶书》诗:“远树水光上,出没似空植。疏处方淼然,山黛一眉塞。” 清 严长明 《重九前一日由敷水驿间道赴华山》诗:“饱食 临柴关 ,终朝见山黛。”

携手

手拉手

携手并肩

郊原

原野。 南朝 梁 萧子范 《东亭极望》诗:“郊原共超远,林野杂依菲。” 宋 苏轼 《过云龙山人张天骥》诗:“郊原雨初足,风日清且好。” 明 梁辰鱼 《浣纱记·送饯》:“国破山河在,城倾草树迷。看纵横白骨郊原蔽。” 郭沫若 《星空·孤竹君之二子》:“地上是百花灿烂的郊原,眼前是原始的林木萧森。”

花光

花的色彩。 南朝 陈后主 《梅花落》诗之一:“映日花光动,迎风香气来。” 北周 庾信 《象戏赋》:“况乃豫游仁寿,行乐徽音,水影摇日,花光照林。” 宋 苏轼 《灵上访道人不遇》诗:“花光红满栏,草色緑无岸。” 清 王端履 《重论文斋笔录》卷一:“罢官光景,较之下第尤难,为怀吾郡 王笠舫 大令诗:‘春在花光浓淡里,官如山色有无中。’未免强为欢笑也。”

种菜

种植蔬菜。《三国志·蜀志·先主传》“ 先主 据 下邳 ” 裴松之 注引 晋 胡冲 《吴历》:“ 备 时闭门,将人种芜菁, 曹公 使人闚门。既去, 备 谓 张飞 、 关羽 曰:‘吾岂种菜者乎? 曹公 必有疑意,不可復留。’”后用以比喻示人无大志。 清 赵翼 《闲居效放翁体》诗:“爱閒偏是閒难耐,始悟英雄种菜忙。”

礼佛

顶礼于佛;拜佛。《南史·张畅传》:“百姓有罪,使礼佛赎愆。”《新唐书·傅奕传》:“至有身陷恶逆,狱中礼佛,口诵梵言,以图偷免。” 明 李贽 《豫约》:“除挑水、舂米作务照常外,其餘非礼佛即静坐也。” 张怀奇 《颐和园词》:“年高礼佛爱山庄,春老役灵移海市。”

窥园

观赏园景。《汉书·董仲舒传》:“﹝ 仲舒 ﹞下帷讲诵,弟子传以久次相授业,或莫见其面。盖三年不窥园,其精如此。” 颜师古 注:“虽有园圃,不窥视之,言专学也。” 晋 葛洪 《抱朴子·守塉》:“追下帷之绩者,不以窥园涓目。” 清 蒋恭棐 《景州董子故里》诗:“下帷絶窥园,精心究典謨。”参见“ 目不窥园 ”。

闚園: 指到园中嬉戏。《汉书·董仲舒传》:“下帷讲诵,弟子传以久次相授业,或莫见其面。盖三年不窥园,其精如此。”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三:“ 董仲舒 三年不闚园,谓勤苦不游嬉也。馆中著庭有园,每会饭罢,輒相语曰:‘今日闚园乎?’”  

 

坐忘

道家谓物我两忘、与道合一的精神境界。《庄子·大宗师》:“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於大通,此谓坐忘。” 郭象 注:“夫坐忘者,奚所不忘哉!既忘其迹,又忘其所以迹者,内不觉其一身,外不识有天地,然后旷然与变化为体而无不通也。” 唐 孟浩然 《游精思题观主山房》诗:“渐通玄妙理,深得坐忘心。” 清 钱谦益 《<颜子疏解>叙》:“不违仁者三月也,不违如愚者终身也。忘仁义,忘礼乐,而至于坐忘也。”

酬对

应酬答对

酬对自如

画旨

(1).在圣旨上书字判行。《宋史·职官志一》:“﹝中书省﹞皆承制画旨,以授门下省,令宣之,侍郎奉之,舍人行之。”《宋史·职官志二》:“﹝枢密院﹞面得旨者为録白,批奏得画者为画旨,并留为底。”

(2).绘画的旨意。 宋 苏辙 《王维吴道子画》诗:“我非画中师,偶亦识画旨。”《四库全书总目·艺术一·图画见闻志》:“其论製作之理,亦能得画旨,故 马端临 以为看画之纲领。”

随便看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Suppu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16:5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