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镜斋相士求诗二首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姚勉 |
释义 | 镜斋相士求诗二首原文鹄袍待对满京华,刚许癯儒作探花。性淡不知花可探,班头独立紫宸衙。 诗词问答问:镜斋相士求诗二首的作者是谁?答:姚勉 参考注释鹄袍白袍。古代应试士子所服。 宋 杨万里 《送项圣与诣太常》诗:“鵠袍诣闕柳袍归,来年书院更光辉。” 宋 方岳 《送刘仲子就试》诗:“鵠袍纔脱须重读,六籍久为场屋苦。” 元 王逢 《寄林季文周叔彬二进士时训松庠弟子员》诗:“鵠袍联射圃,鱼饭独经帷。” 待对(1).等待对答。《韩非子·六反》:“世主眩其辩、滥其高而尊贵之,是不须视而定明也,不待对而定辩也,喑盲者不得矣。” (2).等候批覆。《宋书·周朗传》:“初为 南平王 鑠 冠军行参军,太子舍人,司徒主簿,坐请急不待对,除名。” (3).指拘留等待对质。《元典章·刑部四·因 * 人》:“罪犯从本路拟定申省,将 任闰儿 锁收听候, 梁娥儿 别无待对事理,先行摘断。”《续资治通鉴·元英宗至治三年》:“原告逃百日不出,则释待对者。” 京华国都 誉满京华 癯儒隐居山泽的瘦弱清廉的学士。 宋 陆游 《戏作》诗:“归卧元知作饿夫,宦游依旧是癯儒。” 宋 叶适 《孟达甫墓志铭》:“戒其子曰:‘……仕必由平进,学必依癯儒。’” 元 房皞 《哭杨叔能》诗:“风尘末路尤多难,山泽癯儒只合贫。” 探花明清两代称科举殿试考取一甲(第一等)第三名的人 不知是指对于某种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和知道的意思相反。班头(1).班行之首。亦泛指领袖,第一人。 唐 王建 《赠人》诗之一:“金鑪烟里要班头,欲得归山可自由。”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四本第二折:“秀才是文章魁首,姐姐是仕女班头。”《水浒传》引首:“那天子扫清寰宇,荡静中原,国号大 宋 ,建都 汴梁 ,九朝八帝班头,四百年开基帝主。” 鲁迅 《伪自由书·王道诗话》:“文化班头博士衔,人权抛却说王权。” (2).指衙门差役的头目。亦泛称差役。《儒林外史》第二回:“就像今日请我的 黄老爹 ,他就是老爷面前站得起来的班头。” 曹禺 《日出》第三幕:“﹝一个人﹞唱《秦琼发配》……‘舍不得大老爷待我的恩情厚,舍不得衙门众班头。’” 独立(1) 单独的站立 独立寒秋。——毛 * 《沁园春·长沙》 (2) 不依靠他人 独立生活 (3) 一个国家或一个政权不受别的国家或政权的控制而自主地存在 少年独立(不依靠他人)国独立(自主)。——清· 梁启超《饮冰室全集·文集》 (4) 军队在编制上不隶属于上一级单位,直接隶属于更高一级单位 独立营(不隶属于团而直接隶属于师的营) (5) 孤立无依 茕茕独立 紫宸(1).宫殿名,天子所居。 唐 宋 时为接见群臣及外国使者朝见庆贺的内朝正殿,在 大明宫 内。 唐 杜甫 《冬至》诗:“杖藜雪后临丹壑,鸣玉朝来散 紫宸 。” (2).泛指宫廷。 明 沉鲸 《双珠记·邮亭失珠》:“纔离 紫宸 ,平步莲鞋稳。” 清 孙枝蔚 《北山》诗:“战士从来苦,谁曾达 紫宸 。”参阅《唐六典·尚书工部》、 宋 王应麟 《玉海·宫室·唐紫宸殿》。 (3).借指帝王、帝位。《晋书·后妃传序》:“若乃作配皇极,齐体紫宸,象玉牀之连后星,喻金波之合羲璧。”《梁书·元帝纪》:“紫宸旷位,赤县无主,百灵耸动,万国回皇。”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