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题德寿寺禅房 |
朝代 | 清代 |
作者 | 乾隆 |
释义 | 题德寿寺禅房原文夙爱禅房静,频来有句酬。 上方三径远,古树半庭幽。 为问锡缁客,何如支远流。 离尘吾未逮,到此一淹留。 诗词问答问:题德寿寺禅房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注释1.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出处:御制诗初集卷二十 参考注释夙爱(1).遗爱。 南朝 陈 徐陵 《广州刺史欧阳頠德政碑》:“以公昔在 衡皋 ,深留夙爱。仁恩可以怀猛兽,威名可以惧啼儿。” (2).平素的爱顾。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莅任·禀帖赘说》:“因恃宪臺夙爱,故言无不尽耳。” (3).一向喜欢。 清 金农 《近溪庵怀亦谙上人》诗:“夙爱 轧氏 癯,永怀 己公 句。可怜在山僧,三徙城中住。” 禅房寺院建筑的一部分,僧徒尼姑的静修居住、讲经颂佛的房屋,也泛指寺院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上方(1).前面。《史记·滑稽列传禇少孙论》:“﹝臣﹞窃不逊让,復作故事滑稽之语六章,编之於左……以附益上方 太史公 之三章。” (2).古代阴阳五行家指东方和北方。《汉书·翼奉传》:“上方之情乐也,乐行姦邪,辰未主之。” 颜师古 注引 孟康 曰:“上方谓北与东也,阳气所萌生,故为上。” (3).天上;上界。《云笈七籤》卷二二:“上方九天之上,清阳空虚之内,无色无象,无形无影。” 元 郑廷玉 《忍字记》楔子:“有上方贪狼星,乃是第十三尊罗汉,不听我佛讲经説法。”《 * 词话》第六十七回:“此物出於西域,非人间可有,沃肺融心,实上方之佳味。” 清 朱彝尊 《一半儿·天竺》曲:“散花新雨上方尊,落叶疏鐘下界闻。” (4).住持僧居住的内室。亦借指佛寺。 唐 解琬 《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图应制》诗:“瑞塔临初期,金舆幸上方。” 宋 孔武仲 《清凉寺》诗:“白寺荒湾略艤舟,携笻来作上方游。” 明 何景明 《自山家归寺》诗:“暝色延归路,云中见上方。” 潘飞声 《题孝耕崇效寺楸阴感旧图》诗:“南来弹指又沧桑,斜日疏鐘听上方。” (5).上邦,大国。《西游记》第二八回:“这等好和尚,必是上方人物,不当小可的。” (6).上级。 老舍 《四世同堂》七二:“他们以为她应当马上向上方报告,不应私自拿主意,放 高第 回家。” (7).同“ 尚方 ”。 汉 代官署名,主管制造、储藏、供应帝王及皇宫中所用刀剑、衣食及日用玩好器物。《汉书·佞倖传·董贤》:“下至 贤 家僮僕皆受上赐,及武库禁兵,上方珍宝。” (8).同“ 尚方 ”。泛指宫廷中主管膳食、方药的官署。《明史·徐阶传》:“帝察 阶 勤……召直 无逸殿 ,与大学士 张治 、 李本 俱赐飞鱼服及上方珍饌。”《红楼梦》第五七回:“彼时 贾母 又命将祛邪守灵丹及开窍通神散各样上方秘制诸药,按方饮服。” (9).上方剑的简称。 清 李渔 《玉搔头·止兵》:“一怒安邦,提戈代上方。军威奋激人心痒,前旌未至声至往。” 清 陆次云 《圆圆传》:“时 闯 师将迫畿辅矣,帝急召 三桂 对平臺,锡蟒玉,赐上方,託重寄命,守 山海关 。”参见“ 上方剑 ”。 三径亦作“ 三逕 ”。 晋 赵岐 《三辅决录·逃名》:“ 蒋詡 归乡里,荆棘塞门,舍中有三径,不出,唯 求仲 、 羊仲 从之游。”后因以“三径”指归隐者的家园。 晋 陶潜 《归去来辞》:“三径就荒,松竹犹存。” 唐 蒋防 《题杜宾客新丰里幽居》诗:“退跡依三逕,辞荣继二 疏 。” 宋 苏轼 《次韵周邠》:“南迁欲举力田科,三径初成乐事多。”《花月痕》第十五回:“旁边挂着一副对联是:一帘秋影淡於月,三径花香清欲寒。” 何如(1) 如何,怎么样 今日之事何如。——《史记·项羽本纪》 诚好恶何如。——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则何如。——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2) 用反问的语气表示胜过或不如 与其强攻,何如智取 远流(1).远方的河流。 晋 陶潜 《游斜川》诗:“气和天惟澄,班坐依远流。” (2).流放远方。《魏书·源怀传》:“自今已后,犯罪不问轻重,而藏窜者悉远流。”《水浒传》第三九回:“我虽是犯罪远流到此,却也看了些真山真水。” 离尘(1) 离开尘世 离尘脱俗 (2) 袈裟的别称 未逮不及;没有达到。 明 沉德符 《野获编·科场·早达》:“ 鈗 以紈袴起家,被遇三朝,富贵安乐,优游林下,则二公所未逮也。”《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随分付 张氏 道:‘二十载恩情,今长别矣……必须教子成名,补我未逮之志。’” 淹留长期逗留;羁留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