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清心镜 少华薄公丈丈索 |
朝代 | 元代 |
作者 | 马钰 |
释义 | 清心镜 少华薄公丈丈索原文薄丈丈。薄丈丈。 八旬有四,因甚发心修养。 看重阳、文集全真,得知些味况。 勿言老,休寿相。 外貌苍苍,内容侗傥。 气不断、亦可修持, 诗词问答问:清心镜 少华薄公丈丈索的作者是谁?答:马钰 参考注释丈丈对尊长的敬称。 宋 苏轼 《与范蜀公书》之四:“丈丈高年,罹此苦毒,有识忧悬。”旧题 宋 尤袤 《全唐诗话·郑谷》:“﹝ 谷 ﹞故 永州 刺史之子。幼年, 司空图 与刺史同院,见而奇之,曰:‘曾吟得丈丈诗否?’”《水浒传》第五三回:“ 李逵 捻起拳头要打老儿。 戴宗 慌忙喝住。与他陪话道:‘丈丈休和他一般见识,小可陪丈丈一分麺。’” 清 吴乔 《答万季埜诗问》:“丈丈何故舍 盛唐 而为 晚唐 ?” 发心(1).动念。《汉书·淮阳宪王刘钦传》:“乃幸左顾存恤,发心惻隐显至诚,纳以嘉谋,语以至事,虽亦不敏,敢不諭意!”《二刻拍案惊奇》卷八:“纔一发心,暗中神明便知。” (2).特指萌动善心。《敦煌变文集·维摩诘经讲经文》:“时 阿难 既闻仏语,遂即发心离諦,受已归依。”《法苑珠林》卷七一:“人有见者,发心止恶,竟投钱物布施。” 元 张国宾 《合汗衫》第三折:“我这里跪在大街,望着那发心的爷娘每拜。” (3).发自内心。《三国志·魏志·孙礼传》:“ 礼 为死事者设祀哭临,哀号发心。” (4).开心。 元 高安道 《哨遍·皮匠说谎》套曲:“走来的不发心,燋的方见次第。” (5).犹决意。 宋 刘克庄 《解连环·甲子生日》词:“已发心懺悔,免去猴冠,卸下麟楦。”《水浒传》第三二回:“只是 武松 做下的罪犯至重,遇赦不宥,因此发心,只是投 二龙山 落草避难。”《醒世姻缘传》第六八回:“他既发心待去,偺等收完了秋,头口闲了,收拾盘缠,你俩口儿可去不迟。” 梁启超 《新中国未来记》第二回:“我国教育所以不能普及者,由于文字太难,本党发心研此问题,务必製出一种新文字,以便学界。” 艾芜 《荣归》:“两年前发心要做的事情,如今已像秋天的禾稻一般,成熟在眼前、足的下边了。” 许杰 《<明日的文学>自序》:“我之想发心写这一本东西,或者是我的忏悔。” (6).佛教语。谓发愿求无上菩提之心。亦泛指许下向善的心愿。《法华经·从地涌出品》:“从谁初发心,称扬何佛法?”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永明寺》:“﹝夹紵佛像﹞每夜行绕其座,四面脚跡,隐地成文。於是士庶异之,咸来观瞩。由是发心者,亦復无量。” 唐 刘长卿 《秋夜有怀高三十五适兼呈空上人》诗:“吾师几度曾摩顶,高士何年遂发心。” 元 无名氏 《射柳捶丸》第三折:“我做番将有名声,六韜三略不曾闻,本待发心吃斋去,则是无处买麵巾。”《红楼梦》第八八回:“老太太因明年八十一岁……发心要写三千六百五十零一部《金刚经》。” 修养(1) 培养高尚的品质和正确的待人处世的态度,求取学识品德之充实完美。古代儒家多指按照其学说的要求培养完善的人格,使言行合乎规矩 (2) 科学文化知识、艺术、思想等方面所达到的一定水平 文化修养 (3) 指逐渐养成的待人处事的正确态度 加强修养 (4) 智力,性格 揭示作者修养的文学主题 看重(1) 重视 看重实践经验 (2) 对他估计过高 问题看重了 文集汇集一个作家的诗文而成的书 全真(1).保全天性。《庄子·盗跖》:“子之道狂狂汲汲,诈巧虚伪事也,非可以全真也,奚足论哉!” 三国 魏 嵇康 《幽愤诗》:“志在守朴,养素全真。”《旧唐书·高祖纪》:“且 老氏 垂化,本贵冲虚,养志无为,遗情物外,全真守一,是谓玄门,驱驰世务,尤乖宗旨。” (2).即全真教。 明 唐顺之 《赠都督万鹿园四首次思节韵》之一:“几年枯寂学全真,一握兵机运鬼神。” 洪深 《五奎桥》第一幕:“从前的全真道士,总多少还有点道德,至多不过是背着人偷偷地煨点肉吃罢了。” (3).指出家的道士。 元 岳伯川 《铁拐李》楔子:“油鑊虽热,全真不傍,苦海无边,回头是岸。”《西游记》第三七回:“忽然 钟南山 来了个全真,能呼风唤雨,点石成金。” 清 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白云观》:“真人 登州 栖霞 人,名 处机 ,号 长春子 ,年十九,为全真。” 得知从…知道 经最终调查,得知知识渊博的讲演者在此之前,已将其演说稿译成英文 味况情味和情状。 夏衍 《长途》:“我想象了一下他们今天所过的一种如何味况的新年。” 寿相相术用语。指主长寿的形象特征。 宋 陈抟 《神相全编·寿相格》:“五岳丰隆……鼻梁高耸,以上皆寿相。” 清 赵翼 《老柳腹裂二丈许而枝叶特茂》诗:“残躯漫比半死桐,寿相端推不材木。” 茅盾 《一个女性》:“他自己在十六七时是浑浑噩噩的,所以觉得十六岁的女孩子便那么练达人情世故不是‘寿相’。” 外貌外表形象 这是个外貌并不引人注目,却相当能干的人 苍苍(1) 灰白色的 两鬓苍苍十指黑 (2) 无边无际、空阔辽远的 天苍苍,地茫茫 (3) 茂盛,众多的样子 蒹葭苍苍。——《诗·秦风·蒹葭》 内容事物所包含的实质性事物 图画之内容。——蔡元培《图画》 不断(1) 保持或继续,常以没有停顿、没有终止和不间断的方式 促进生产力的不断发展 (2) 没干扰或阻碍的 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 (3) 继续但时有停顿的 他的不断出现,引起了我们的警惕 (4) 不绝,接连不断 夏天这里洪水不断 子孙满堂,万世不断 修持(1).持戒修行。 唐 耿湋 《晚秋宿裴员外寺院》诗:“愿向空门里,修持比昼龙。”《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四:“但凡出家人,必须四大俱空,自己发得念尽,死心塌地,做个佛门弟子,早夜修持,凡心一点不动,却才算得有功行。” 老舍 《老张的哲学》二三:“我有的是佛经,有的是地方,你可以随着她们一同修持。” (2).修身守道。 唐 方干 《寄于少监》诗:“修持清苦振佳声,众鸟那知一鶚情。” 老舍 《茶馆》第二幕:“惭愧!惭愧!作过国会议员,那真是造孽呀……唉!现在我只能修持,忏悔!” (3).保养;将养。 宋 洪迈 《夷坚甲志·崔祖武》:“饮食不肯醉饱,曰:‘大醉大饱,最为伤气,须六十日修持,始復初。’”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