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投江西曾宪二首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戴复古 |
释义 | 投江西曾宪二首原文诸贤皆在位,治效尚迟迟。污吏未能去,明君若可欺。 外台天耳目,正士国根基。 既揽澄清辔,那无按察时。 诗词问答问:投江西曾宪二首的作者是谁?答:戴复古 参考注释在位原指居于君主的地位或官吏任职做官,现也指当政 老厂长在位时 仁人在位。——《孟子·梁惠王上》 不复在位。——《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责我在位已久。——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迟迟(1) 行动比必要的或有时是想象的更为缓慢,久久不能完成 迟迟得不到结果 (2) 迟缓;拖延时间 迟迟才作出判决 污吏胡作非为的吏员,泛指贪脏枉法的官吏 贪官污吏 明君(1).贤明的君主。《左传·成公二年》:“大夫为政,犹以众克,况明君而善用其众乎?” 唐 骆宾王 《宿温城望军营》诗:“还应雪 汉 耻,持此报明君。” 明 刘基 《拟连珠》之六八:“去奢尚俭,明君所以弭邪侈。” (2).舞名。 宋 乐史 《绿珠传》:“ 緑珠 能吹笛,又善舞《明君》。” 可欺(1) 可以欺侮 (2) 可以欺骗 外台(1).官名。 后汉 刺史,为州郡的长官,置别驾、治中,诸曹掾属,号为外台。《后汉书·方术传上·谢夷吾》:“﹝ 谢夷吾 ﹞爰牧 荆州 ,威行邦国……寻功简能,为外臺之表。” (2).官名。兰台。《三国志·魏志·王肃传》“ 明帝 时大司农 弘 农 董遇 等,亦歷注经传,颇传於世”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魏略》:“兰臺为外臺,秘书为内阁,臺、阁一也。” (3).官名。 汉 因 秦 制,置谒者为外台。参见“ 三臺 ”。 耳目(1) 耳朵与眼睛;耳闻目睹 耳目之明,如是其狭也。——《荀子·君道》 耳目之福非浅 耳目灵光 (2) 监视人或为别人收集情报者 使者以从事为耳目。——《后汉书·朱浮传》 正士(1).正直之士。《书·泰誓》:“屏弃典刑,囚奴正士。”《晏子春秋·问下十九》:“正士处势临众不阿私,行于国足养而不忘故。”《后汉书·王符传》:“正士怀怨结而不见信,猾吏崇姦轨而不被坐。” 徐念慈 《余之小说观》:“其影响之及於同胞者……效用日大,斯不至为正士所鄙夷,大义所排斥矣。” (2).佛教语。梵语“菩萨”的又一译名。谓求正道之大士。《无量寿经》卷上:“又 贤护 等十六正士: 善思议菩萨 、 信慧菩萨 …… 解脱菩萨 。” 根基(1) 基础 恪新秉国政,而内无其主,不念抚恤上下以立根基,竞于外事,虐用其民,……其 恪获罪之日也。——《三国志·魏志·邓艾传》 房屋的根基一定要打好 根基差 (2) 也喻指家底 这家工厂根基薄,资金周转十分困难 澄清(1) 杂质沉淀下来,液体变清 这小河沙石太多,需澄清后方可用来灌溉禾苗 (2) 另见 chéngqīng 按察巡察;考查。 唐 陈子昂 《上蜀川安危事》:“乃命御史一人,专在按察。” 宋 欧阳修 《论按蔡官吏札子》:“除有赃吏自败者临时举行外,亦别无按察官吏之术。”《三国演义》第五七回:“此时 孔明 按察四郡未回。” 梁启超 《中国史叙论》第四节:“故按察 中国 地理,而观其歷史上之变化,实最有兴味之事也。”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