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书事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李正民 |
释义 | 书事原文懒拙山林合退藏,客情岁晚倍凄凉。 梅飘苔藓香初歇,雪积檐沟色尚妆。 旧历细看能几日,新诗屡和断来章。 何如认取安心法,坐对炉熏一穗长。 诗词问答问:书事的作者是谁?答:李正民 注释1.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参考注释懒拙怠惰笨拙。多表示不汲汲于功名富贵,藏拙自适。 宋 范成大 《晚集南楼》诗:“懒拙已成三昧解,此生还证一圆通。” 嬾拙:疏懒笨拙。 唐 杜甫 《发秦州》诗:“我衰更嬾拙,生事不自谋。”一本作“ 懒拙 ”。 明 刘基 《北上感怀》诗:“伊余朽钝材,嬾拙更无比。” 清 汪懋麟 《焦山》诗之一:“夙负嬾拙性,人事厌城郭。” 山林有山和树木的地方 山林地区 退藏(1).退归躲藏;隐匿。 唐 杜甫 《七月三日亭午已后校热退晚加小凉稳睡有诗戏呈元二十一曹长》:“退藏恨雨师,健步闻旱魃。” 宋 司马光 《祭雷道矩文》:“虏气方沮,歛踪退藏。” 鲁迅 《彷徨·伤逝》:“死的寂静有时也自己战栗,自己退藏。”参见“ 退藏於密 ”。 (2).谓辞官引退,藏身不用。 唐 白居易 《元十八从事南海欲出庐山临别旧居投和兼伸别情》诗:“我自退藏君变化,一杯可易得相逢。” 宋 苏舜钦 《舟中感怀寄馆中诸君》诗:“於时既无益,自合早退藏。” 元 耶律楚材 《云汉远寄新诗四十韵因和而谢之》:“多士思登用,遗贤肯退藏。” 客情客旅的情怀。 南朝 宋 鲍照 《东门行》:“伤禽恶弦惊,倦客恶离声。离声断客情,賔御皆涕零。” 唐 姚揆 《颍州客舍》诗:“乡梦有时生枕上,客情终日在眉头。” 元 戴良 《宿高密》诗:“高情既牢落,世议復纷惑。”《随园诗话》卷六引 清 汪汝弼 《送春》诗:“子规啼急客情牵,婪尾花中罢綺筵。” 凄凉(1) 孤寂冷落 夜景凄凉 (2) 悲凉 字字凄凉 苔藓藓(藓纲的植物的俗称) 如苔藓然。——《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檐沟装在檐下,以汇集并输送由屋顶下来的雨水的槽 旧历(1) 指夏历、阴历、农历 (2) 旧日历 春节是旧历新年 细看仔细地观察 新诗(1).新的诗作。 晋 张华 《答何劭诗》之一:“良朋貽新诗,示我以游娱。” 唐 杜甫 《解闷》诗之七:“陶冶性灵存底物?新诗改罢自长吟。” 清 黄遵宪 《奉命为美国三富兰西士果总领事留别日本诸君子》诗:“海外偏留文字缘,新诗脱口每争传。” (2).指“五四”以来的白话诗。 毛 * 《关于诗的一封信》:“诗当然应以新诗为主体。” 李一氓 《<阿英文集>序》:“你写新诗,我填旧词,也是个诗人高唱的时代。” 和断公断,裁决。《宋史·范仲淹传》:“若讎已和断,輒私报之及伤人者,罚羊百,马二,已杀者斩。”《辽史·西夏外记》:“﹝其俗﹞喜报仇……诉于官,官择舌辩气直之人为和断官,听其屈直。” 来章寄或送来的诗篇文章。指别人的诗文。 南朝 宋 谢灵运 《酬从弟惠连诗》之四:“犹復惠来章,祇足搅余思。” 何如(1) 如何,怎么样 今日之事何如。——《史记·项羽本纪》 诚好恶何如。——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则何如。——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2) 用反问的语气表示胜过或不如 与其强攻,何如智取 认取(1).记住;记得。取,助词。 唐 吕岩 《步蟾宫》词:“坎离乾兑逢子午,须认取自家根祖。” 宋 周邦彦 《玲珑四犯》词:“休问旧色旧香,但认取芳心一点。” 宋 李清照 《蝶恋花·上巳召亲族》词:“空梦 长安 ,认取 长安 道。” (2).辨认,认得。取,助词。 清 唐甄 《潜书·七十》:“其本心虽未尝亡,而陷溺之久,如素入染,不可认取;如珠投海,不可寻求。” 安心(1) 放心 工作没干完他不安心 (2) 心情安定 安心工作 炉熏亦作“ 炉薰 ”。 1.熏香;焚香。 唐 温庭筠 《南歌子》词:“嬾拂鸳鸯枕,休缝翡翠裙,罗帐罢炉熏。” 宋 范成大 《宝公祈雨感应用陈申公韵赋诗为谢》:“膴原龟坼暮春时,夹路炉薰共祷祠。” (2).香炉中的烟。 宋 梅尧臣 《和人雪意》:“趋閤展熊席,卷幔飘炉熏。” 金 元好问 《俳体雪香亭杂咏》之十:“炉薰浥浥带轻阴,翠竹高梧水殿深。” 元 程鉅夫 《题许仲仁诗卷》诗:“霜清日冷梅花瘦,独对炉熏看欲痴。” 鑪薰:即熏炉。用来薰香或取暖的炉子。 三国 魏 徐干 《情诗》:“鑪薰闔不用,镜匣上尘生。” 宋 黄庭坚 《奉和文潜赠无咎》:“何言谈絶倒,茗椀对鑪薰。”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