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夜雨(六月十二日) |
朝代 | 清代 |
作者 | 乾隆 |
释义 | 夜雨(六月十二日)原文十日已快晴,一雨实恰当。 傍晚峰吐云,入夜澍飞嶂。 炎歊忽净涤,凉爽侵帷帐。 细而调笙丝,壮而倾盆盎。 其声尚可拟,其形未容状。 于稼信何碍,于溪或有涨。 然亦塞山常,择高村无恙。 河工待水增,顺溜应可放。 二千里外心,遥遥寄惆怅。 诗词问答问:夜雨(六月十二日)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注释1. 押漾韵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六十三 2. 六月十二日 参考注释十日(1).古代神话传说天本有十日, 尧 命 后羿 射落九日。《山海经·海外东经》:“ 汤谷 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 黑齿 北。居水中,有大木,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淮南子·墬形训》:“若木在建木西,末有十日,其华照下地。”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诸子》:“按《归藏》之经,大明迂怪,乃称 羿 毙十日, 嫦娥 奔月。” 唐 韩愈 《月蚀诗效玉川子作》:“ 尧 呼大水浸十日,不惜万国赤子鱼头生。女於此时若食日,虽食八九无馋名。”参见“ 十日并出 ”。 (2).十干所表示的日子。《周礼·春官·冯相氏》:“ 冯相氏 掌十有二岁、十有二月、十有二辰、十日、二十有八星之位,辨其叙事,以会天位。”《左传·昭公七年》:“天有十日,人有十等。” 杜预 注:“甲至癸。” 唐 韩愈 《送幽州李端公序》:“国家失太平,於今六十年矣,夫十日十二子相配,数穷六十,其将復平,平必自 幽州 始。”《新五代史·司天考一》:“周天一藏,四时,二十四气,七十二候,行十日十二辰,以为历。” 快晴爽朗的晴天。 宋 陈与义 《夏夜》诗:“两鹊翻明月,孤松立快晴。” 宋 朱熹 《秀野刘丈寄示南昌诸诗和此两篇》之一:“ 滕王阁 下水初生,闻道登临復快晴。” 一雨(1).一场雨。 汉 桓宽 《盐铁论·水旱》:“当此之时,雨不破块,风不鸣条,旬而一雨,雨必以夜。” 唐 白居易 《答四皓庙》诗:“如彼旱天云,一雨百穀滋。” 宋 苏轼 《喜雨亭记》:“一雨三日,繄谁之力!” 许杰 《枉生女士》:“所谓‘终年皆是夏,一雨便成秋’者,便是指这种时候而言的。” (2).佛经常以“一雨”喻教法;佛说一味之法,众生随机缘而有差别,如草木之于雨。《金刚三昧经·序品》:“犹如一雨润,众草皆悉荣,随其性各异。” 唐 皎然 《听素法师讲法华经》诗:“应机如一雨,谁不涤心尘。” 恰当(1) 正好;适逢 恰当其时 (2) 合适;妥当 用词恰当 傍晚靠近晚上的时候。亦称“黄昏” 入夜到了晚上 入夜,工地上灯火通明 炎歊见“ 炎熇 ”。 凉爽凉快 黄昏的凉爽 帷帐帐子 调笙吹笙。 唐 刘禹锡 《早夏郡中书事》诗:“高帘覆朱阁,忽尔闻调笙。” 宋 周邦彦 《少年游》词:“锦幄初温,兽烟不断,相对坐调笙。” 清 袁于令 《西楼记·觅缘》:“[生]春纤冷,想緑纱深处,小妇调笙。” 倾盆形容雨势很猛。 宋 苏轼 《介亭饯杨杰次公》诗:“前朝欲上已蜡屐,黑云白雨如倾盆。” 元 鲜于必仁 《折桂令·蓟门飞雨》曲:“数声引鼓,一霎倾盆。”《花月痕》第十五回:“不想红日忽收,黑云四合,下起倾盆大雨来。” 杨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四章:“天色已经漆黑,大雨倾盆般落了下来。” 尚可合格的,能通过检查的 容状容貌;形状。《南史·刘怀肃传》:“ 德愿 岸著笼冠,短朱衣,执轡进止,甚有容状。”《太平广记》卷四一九引 唐 李朝威 《异闻集·柳毅》:“以其春秋积序,容状不衰,南海之人,靡不警异。” 宋 朱弁 《曲洧旧闻》卷四:“ 张峋 撰谱三卷,凡一百一十九品,皆叙其颜色容状,及所以得名之因。”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五:“ 岳 大将军 钟琪 ,为一代名将,容状奇伟,食饮兼人,而工於吟诗。” 无恙(1) 无灾祸 岁亦无恙耶?——《国策·齐策》 安然无恙 (2) 平安;没有疾病 民亦无恙耶?王亦无恙耶?——《国语·齐策》 无恙,幸甚幸甚。——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无恙也。——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别来无恙? 河工(1) 治河工程,特指治黄工程 (2) 整治河流的工人 顺溜(1) 〈方〉 (2) 顺畅有次序,顺当 文章写得很顺溜 (3) 通畅顺当;没有阻拦 这几年日子过得很顺溜 (4) 指性情和顺,听话 里外(1) 内里和外表 营房里外都种了树 (2) 左右,大概 不用看秤,里外差不了二两 遥遥(1) 距离很远 遥遥百有余里。——《广东军务记》 (2) 时间久远 遥遥无期 (3) 漂遥流动的样子 舟遥遥以轻飏。——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惆怅伤感;愁闷;失意 羁旅而无友生,惘怅兮而私自怜。——《楚辞·九辩》 惆怅人亡书亦绝,后人无复见《青囊》!——《三国演义》 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