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晓发姑孰城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吴龙翰 |
释义 | 晓发姑孰城原文鹃啼惊梦敧春枕,花落迎风打晓窗。携杖搀先出城去,角声吹月堕寒江。 诗词问答问:晓发姑孰城的作者是谁?答:吴龙翰 参考注释鹃啼亦作“ 鹃嗁 ”。相传杜鹃啼声凄苦。因多用以形容人的思念之苦或悲怨之深。 元 虞集 《送王君实御史》诗:“鸎满 輞川 君定到,鹃啼 劒阁 我思归。” 元 王元鼎 《雁传书》套曲:“鹃啼春思月中魂,花迷蝶梦窗前影。” 清 戴璐 《藤阴杂记》卷一:“看阶前草緑苔青,无非生意;听墙外鹃啼雀噪,恐有寃魂。” 清 赵细琼 《喝火令》词:“鹤唳风声杳,鹃嗁月影寒。”参见“ 鹃魂 ”。 惊梦从梦中惊醒 春枕犹春眠。 宋 陆游 《丙寅元日》诗:“春枕方浓从卖困,社醅虽美倦治聋。” 元 张雨 《遵道竹枝》诗:“惊破幽人春枕梦,一窗斜月半梢横。” 迎风(1) 面对着风吹的方向 迎风飞翔 (2) 随着风吹去的方向 彩旗迎风招展 搀先抢先,抢前。 宋 史铸 《瑞鹧鸪·咏桃花菊》词:“谢天分付千年品,特地搀先九日香。”《元典章·户部八·盐课》:“诸路官府,多将上司官员并自己贩到盐货,添答钱价,搀先发卖。” 明 俞汝楫 《礼部志稿》卷七二:“举人有不服搜检及搀先落后不循序进违规者,轻则扶出,重则参奏。” 角声画角之声。古代军中吹角以为昏明之节。《晋书·王羲之传》:“ 述 ( 王述 )每闻角声,谓 羲之 当候己,輒洒扫而待之。” 唐 李贺 《雁门太守行》:“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姚雪垠 《李自成》第二卷第十一章:“庙门外一通角声吹动,全体用饭;二通角声吹动,我亲到寨上察看。” 五声之一。《管子·幼官》:“君服青色,味酸味,听角声。”《宋书·乐志一》:“宫声正方而好义,角声坚齐而率礼。” 清 钱谦益 《<施愚山诗集>序》:“兵兴以来,海内之诗弥盛,要皆角声多宫声寡,阴律多阳律寡。” 寒江称秋冬季节的江河水面。 南朝 梁 何逊 《夕望江桥示萧咨议杨建康江主簿》诗:“旅人多忧思,寒江復寂寥。” 唐 柳宗元 《江雪》诗:“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宋 朱熹 《菩萨蛮·次圭父回文韵》词:“暮江寒碧縈长路,路长縈碧寒江暮。” 清 黄鷟来 《冬日送程与山归新安》诗:“此时独乘艇,心接寒江月。”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