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问岳禅师疾 |
朝代 | 唐代 |
作者 | 贯休 |
释义 | 问岳禅师疾原文世病如山岳,世医皆拱手。道病如金锁,师遭锁锁否。 伊昔芙蓉颊,谈经似主涉。 苏合昼氤氲,天花似飞蝶。 觉树垂实,魔辈刺疾。 病也不问,终不皴膝。 春光冉冉,不上尔质。 东风浩浩,谩入尔室。 云何斯人,而有斯疾。 诗词问答问:问岳禅师疾的作者是谁?答:贯休 全唐诗:卷828-21 参考注释世病时弊。 宋 梅尧臣 《陪淮南转运魏兵部游濠上庄生台》诗:“安能小 仲尼 ,岂不识世病?” 清 陈廷焯 《白雨斋词话》卷六:“ 金应珪 《词选后序》云:‘近世为词,厥有三蔽……故论诗则古近有祖禰,而谈词则《风》《骚》若河汉,非其惑歟!’此论深中世病。” 山岳又高又大的山 天台山者,盖山岳之神秀也 世医世代行医的人。语出《礼记·曲礼下》:“医不三世,不服其药。”《汉书·游侠传·楼护》:“父世医也, 护 少随父为医 长安 。” 明 叶盛 《水东日记·沉孟端》:“ 沉孟端 先生 方学 ,虽本世医,而通知古今,有儒者风。”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一章第五节:“ 南朝 士人重视医学,往往世代相传,名医辈出, 许智藏 就是为 隋炀帝 治病的南方著名世医。” 拱手(1) 妥协地;顺从地 拱手相让 (2) 容易,毫不费力地 于是秦人拱手而取 西河之外。—— 汉· 贾谊《过秦论》 锁锁(1).树木名。 明 陶宗仪 《辍耕录·锁锁》:“ 回紇 野马川 有木曰锁锁,烧之,其火经年不灭,且不作灰。” (2).细碎的鸟鸣声。 明 汤三江 《夜行船序·题唐玄宗还宫感旧》套曲:“鸳鸯瓦碎,锁锁先时梦兆。” 樊增祥 《再示儿辈》诗:“对属天然燕雀侔,可知锁锁儷钩钩。” 伊昔从前。《文选·陆机<答贾长渊>诗》:“伊昔有皇,肇济黎蒸。” 李善 注:“《尔雅》曰:‘伊,惟也。’ 郭璞 曰:‘发语辞也。’” 南朝 梁 江淹 《杂体诗·王侍中》:“伊昔值世乱,秣马辞帝京。” 唐 刘希夷 《相和歌辞·白头吟》:“此翁白头真可怜,伊昔红颜美少年。” 芙蓉(1) 芙蓉花。中国的锦葵植物( Hibiscus mutabilis ),花美丽,白色或粉红色,在夜间变深红色 (2) 荷花的别名。睡莲科。多年生水生草木 谈经(1).谈论儒家经义。《宋史·曾几传》:“ 几 独从之,谈经论事,与之合。”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一○九:“谈经忘却三公贵,只作 先秦 伏胜 看。” (2).讲说佛经;念经。《北宫词纪·沉醉东风·僧犯奸得马裱褙救》:“对人前敲禪板谈经説法,背地里跳墙头恋酒贪花。” 明 冯梦龙 《古今谭概·鸷忍·凶憎》:“僧 慧林 谈经 吴 门。” (3). 宋 代“说话”的四种家数之一。讲说佛经经义或佛经故事。 宋 吴自牧 《梦粱录·小说讲经史》:“谈经者,谓演説佛书。” 苏合即苏合香。《太平御览》卷九八二引 晋 郭义恭 《广志》:“苏合出 大秦 ,或云 苏合国 。人採之,筌(笮)其汁以为香膏,卖滓与贾客。或云合诸香草,煎为苏合,非自然一种也。” 隋 江总 《闺怨篇》:“池上鸳鸯不独自,帐中苏合还空然。” 唐 白居易 《裴常侍以题蔷薇架十八韵见示因广为三十韵以和之》:“燕脂含笑脸,苏合裛衣香。” 清 二石生 《十洲春语·<评花小诗>百一首》:“苏合微薰宿火温,雨中罗帐记黄昏。”参见“ 苏合香 ”。 氤氲烟气、烟云弥漫的样子;气或光混合动荡的样子 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唐· 张九龄《湖口望庐山瀑布泉》 云烟氤氲 天花(1) 由天花病毒引起的一种烈性传染病,表现为严重的病毒血症及接连出现的各阶段皮疹,皮疹最后以脓泡、脱痂及瘢痕形成为特征 (2) 玉蜀黍的雄花,因为长在植株的顶部,所以叫天花 (3) 雪花 夜散下无数茸毛似的天花,织成一片大氅。——闻一多《雪》 觉树菩提树。梵语“菩提”(Bodhi)的意译为觉。 前蜀 贯休 《问岳禅师疾》诗:“觉树垂实,魔辈刺疾,病也不问,终不皴膝。”参阅《翻译名义集·林木》“菩提树”条。 不问(1).不慰问。《周礼·秋官·大行人》:“出入三积,不问壹劳。” (2).不过问;不询问。《史记·陈丞相世家》:“ 汉王 以为然,乃出黄金四万斤,与 陈平 ,恣所为,不问其出入。” 唐 李商隐 《贾生》诗:“可怜夜半虚前夕,不问苍生问鬼神。” 宋 曾巩 《兜率院记》:“至于浮屠人虽费如此,皆置不问,反倾府空藏而弃与之。” 夏衍 《不愁没有工作》:“但是 上海 就是这样的可以放置不问了吗?” (3).不管;无论。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耕田》:“凡耕:高下田,不问春秋,必须燥溼得所为佳。”《敦煌变文集·燕子赋变文》:“雀儿出来,不问好恶,拔拳即搓。” 元 关汉卿 《救风尘》第三折:“不问官妓私科子,只等有好的来你客店里,你便来叫我。” (4).不依法处分;不追究刑事责任。 唐 韩愈 《论淮西事宜状》:“朕即赦 元济 不问,迴军讨之。”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兵部·武弁杀邑令父子》:“乃父子俱死箠楚,寧非衣冠奇祸,何以置 兴 不问? 兴 寻病,得伏枕死。” 毛 * 《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而斗争》:“在这个问题上,必须实行镇压与宽大相结合的政策,即首恶必办,胁从者不问,立功者受奖的政策,不可偏废。” 冉冉(1) 渐进地 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古乐府《陌上桑》 (2) ∶ 慢慢地 冉冉上升 (3) 柔软下垂的样子 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曹植《美女篇》 不上(1).不到。《秦并六国平话》卷上:“不上三十合, 飞虎 佯败。” (2).不得。 明 冯惟敏 《傍粧台·旅思》套曲:“听不上凛冽悲风,听不上嘹嚦哀鸿,听不上画角悠扬,听不上檐鉄丁东,响当当惊好梦,冷清清和泪滴。” 东风(1) 从东方吹来的风 小楼昨夜又东风。——南唐· 李煜《虞美人》 (2) 春天的风 (3) 比喻革命的巨大力量或高涨的革命气势 东风吹向天地外,荡尽人间群魔妖。——《天安门诗八首》 浩浩(1) 广阔宏大 浩浩的宇宙 (2) 水势很大 浩浩汤汤。——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浩浩长江水,奔流向东海 云何(1).为何,为什么。《诗·唐风·扬之水》:“既见君子,云何不乐?”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文学》:“先公勋业如是,君作《东征赋》,云何相忽略?” 宋 范成大 《嘲峡石》诗:“云何清淑气,孕此诡譎跡?” (2).如何;怎么办;怎么样。《史记·司马穰苴列传》:“召军正问曰:‘军法期而后至者云何?’对曰:‘当斩。’”《后汉书·班勇传》:“今立副校尉,何以为便?又置长吏屯 楼兰 ,利害云何?” 宋 苏轼 《次韵王定国南迁回见寄》:“心通岂復问云何,印可聊须答如是。” 鲁迅 《朝花夕拾·后记》:“上面并无题字,不知宣传者于意云何。” 斯人(1).此人。《论语·雍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唐 杜甫 《殿中杨监见示张旭草书图》诗:“斯人已云亡,草圣秘难得。” 明 刘基 《郁离子·虞孚》:“饮食之人,则人贱之。斯人之谓也。” 李劼人 《天魔舞》第十三章:“说来说去,大有斯人不出如苍生何之概。” (2).犹斯民。指人民,百姓。 唐 元结 《与瀼溪邻里》诗:“斯人转贫弱,力役非无怨。” 太平天囯 汪吉人 等《<军次实录>序》:“小官等佩读之餘,知足以破斯世之迷途,启斯人之聋瞶。”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