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九日登梓州城 |
朝代 | 唐代 |
作者 | 杜甫 |
释义 | 九日登梓州城原文诗一 伊昔黄花酒,如今白发翁。 追欢筋力异,望远岁时同。 弟妹悲歌里,乾坤醉眼中。 兵戈与关塞,此日意无穷。 诗二 客心惊暮序,宾雁下襄州。 共赏重阳节,言寻戏马游。 湖风秋戍柳,江雨暗山楼。 且酌东篱菊,聊祛南国愁。 诗词问答问:九日登梓州城的作者是谁?答:杜甫 译文和注释译文诗一 从前喝黄花酒,现在已经是白发的老头。 想狂欢体力已经不允许了,望向远处的东西还是一样。 弟弟妹妹已经不在了,醉了感觉看东西已经不清楚了。 打仗时候的关塞,让人感到回味无穷。 诗二 游子之心也想回家,鸿雁已经下襄州。 一起共度重阳节,一起聊天骑马畅游。 湖边吹风秋天的柳树荡漾,江边下雨让楼宇都看不清楚。 在东篱的菊花畔喝酒,还是感到一阵哀愁。 注释①江淹诗:“伊昔值世乱。” ②《史记》:“悲歌慷慨。” ③庾信诗:“花鬟醉眼缬。”隋炀帝诗:“醉眼暗相看。” 诗文赏析仇兆鳌《杜诗详注》: 【鹤注】宝应元年及广德元年,公皆在梓州。据后诗云:“去年登高郪县北。”知此诗乃宝应元年所作。《一统志》,唐梓州,领县五,又分置遂州,改静戎军。天宝初,改梓州为梓潼郡。至德中,置东川节度使,属剑南道,治梓州。绵州在其直北,今为潼川州。 上四句,九日登城。下四句子,远望有感。黄花言景,白发叙情,筋力承发、岁时承花。悲歌,家不忍言。醉眼,国不忍见。兵戈阻于关塞,此家国所以两愁也。【朱注】兵戈关塞,是时徐知道兵守剑阁。 方回《瀛奎律髓》: 老杜此诗悲不可言,唐人无能及之者。 王嗣奭《杜臆》: 三、四顶“白发”来:追欢之筋力既异于前矣;九日登高,则望远之“岁时同”也。“弟妹”、“朝廷”,正望远之感;而弟妹之流离、朝廷之隔绝,实以兵戈未定,而身羁关塞,故此日兴无穷之思也。 《瀛奎律髓汇评》: 纪昀:工部高出唐人,非此诗之谓。只觉未能深厚,当缘下手太快耳。冯舒:前篇结到九日,后篇不结黄花。无所不妙,左宜右宜。有如此诗,而曰“江西”得其正派,末知何法可得? 浦起龙《读杜心解》: 同是“黄花酒”也,向尝与朝士、家人同把,今大不然矣。只一句,全神都现,盖以七句对射此一句也。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