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戊寅七夕同诸子酌松风阁分赋六首是月霖雨经旬·其一·得秋字 |
朝代 | 明代 |
作者 | 何吾驺 |
释义 | 原文天上多情似女牛,一年一度锁新愁。 今年甚雨同寒食,乌鹊桥边倍报秋。 诗词问答问:《戊寅七夕同诸子酌松风阁分赋六首是月霖雨经旬·其一·得秋字》的作者是谁?答:何吾驺 注释1.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参考注释天上天空中。如:飞机在天上飞;月亮挂在天上。 多情重感情;富于感情,多指重爱情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宋· 柳永《雨霖铃》 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宋·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女牛织女星和牵牛星。 唐 唐彦谦 《夜泊东溪有怀》诗:“酒醒推篷坐,凄凉望女牛。” 宋 吴自牧 《梦粱录·七夕》:“遂令女郎望月,瞻斗列拜,次乞巧于女牛。” 清 林则徐 《中秋炮台眺月有作》诗:“乘槎我欲凌女牛,举杯邀月与月酬。” 一年一度每年一次 一年一度的重阳佳节又到了 新愁新添的忧愁。 南朝 梁 鲍泉 《奉和湘东王春日诗》:“新枝虽可结,新愁詎解颜。” 唐 薛能 《一叶落》诗:“客心空自比,谁肯问新愁。” 元 倪瓒 《寄朱府判》诗:“尊前旧恨多年积,枕上新愁何处生?” 明 夏完淳 《一斛珠》词:“新愁不许春山鬭。酒醒荷香,昨夜相思透。” 今年指现在的这一年 甚雨骤雨,大雨。《庄子·天下》:“沐甚雨,櫛疾风。” 北周 庾信 《周车骑大将军贺娄公神道碑》:“既而中途甚雨,未获围原,军师闻丧,不成侵 宋 。” 宋 陆游 《晚秋农家》诗之七:“苦寒牛亦耕,甚雨鷄亦鸣。” 清 顾炎武 《十月二十日奉先妣葬于曾祖兵部侍郎公墓之左》诗:“ 王季 之墓见水啮, 宣尼 封 防 遭甚雨。” 寒食(1).节日名。在清明前一日或二日。相传 春秋 时 晋文公 负其功臣 介之推 。 介 愤而隐于 绵山 。 文公 悔悟,烧山逼令出仕, 之推 抱树焚死。人民同情 介之推 的遭遇,相约于其忌日禁火冷食,以为悼念。以后相沿成俗,谓之寒食。按,《周礼·秋官·司烜氏》“中春以木鐸修火禁於国中”,则禁火为 周 的旧制。 汉 刘向 《别录》有“寒食蹋蹴”的记述,与 介之推 死事无关; 晋 陆翽 《邺中记》、《后汉书·周举传》等始附会为 介之推 事。寒食日有在春、在冬、在夏诸说,惟在春之说为后世所沿袭。 南朝 梁 宗懔 《荆楚岁时记》:“去冬节一百五日,即有疾风甚雨,谓之寒食。禁火三日,造餳大麦粥。” 唐 韩翃 《寒食》诗:“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元 仙村人 《春日田园杂兴》诗:“村村寒食近,插柳遍檐牙。” 清 吴兰修 《黄竹子传》:“临行,﹝ 竹子 ﹞执生手曰:‘此归又罹虎口!若得了儂业债,则寒食梨花,求麦饭一盂、纸钱一束,上 真孃 墓一弔;薄命人死无恨耳!’”又,有的地区亦称清明为寒食。 明 张煌言 《舟次清明拈得青字》诗:“欲隐尚违惭 介子 ,年年寒食卧江汀。” 清 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清明》:“清明即寒食,又曰禁烟节。古人最重之,今人不为节,但儿童戴柳祭扫坟塋而已。” 郁达夫 《钓台的春昼》:“绕了一个大弯,赶到故乡,却正好还在清明寒食的节前。”参阅《太平御览》卷三十、 宋 洪迈 《容斋三笔·介推寒食》、 清 袁枚 ,《随园随笔·寒食不必清明》。 (2).吃冷的食物。《后汉书·周举传》:“ 太原 一郡,旧俗以 介子推 焚骸,有龙忌之禁。至其亡月,咸言神灵不乐举火,由是士民每冬中輒一月寒食,莫敢烟爨,老小不堪,岁多死者。” 晋 陆翽 《邺中记》:“寒食三日,作醴酪,又煑粳米及麦为酪,杏仁煮作粥。”《北堂书钞》卷一四三引 晋 孙楚 《祭介子推文》:“ 太原 咸奉 介君 之灵,至三月清明,断火寒食,甚若先后一月。” (3).犹冷食。指寒食节吃的冷的食物。《岁时广记·寒食上·冻薑豉》引 宋 吕原明 《岁时杂记》:“寒食:煑豚肉并汁露顿,候其冻取之,谓之薑豉,以荐饼而食之。或剜以匕,或裁以刀,调以薑豉,故名焉。”《岁时广记·寒食上·冻薑豉》引 宋 吕原明 《岁时杂记》:“寒食以糯米合采蒻叶裹以蒸之。或加以鱼鹅肉鸭卵等。又有置艾一叶于其下者。” 清 潘荣陛 《帝京岁时纪胜·时品》:“香椿芽拌麪筋,嫩柳叶拌豆腐,乃寒食之佳品。” 乌鹊桥即鹊桥。神话传说,旧历七月初七之夜,乌鹊填天河成桥,以渡 牛郎 、 织女 相会。 唐 李郢 《七夕》诗:“乌鹊桥头双扇开,年年一度过河来。莫嫌天上稀相见,犹胜人间去不回。”后以喻指男女相会或相会处。 唐 刘商 《送女子》诗:“青娥宛宛聚为裳,乌鹊桥成别恨长。” 唐 宋之问 《明河篇》:“鸳鸯机上疏萤度,乌鹊桥边一雁飞。” 宋 贺铸 《减字浣溪沙》词之九:“乌鹊桥边河络角,鸳鸯楼外月西南。门前嘶马弄金衔。”参见“ 鹊桥 ”。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