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送李震鹤田侄就题其诗集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方回 |
释义 | 送李震鹤田侄就题其诗集原文驷马未多疏受去,竹林且拟阮咸游。想见天风鹤鸣和,月临蕙帐夜山秋。 诗词问答问:送李震鹤田侄就题其诗集的作者是谁?答:方回 方回送李震鹤田侄就题其诗集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驷马拉一辆车的四匹马 竹林竹子林 避哨竹林中。——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阮咸(1). 晋 名士。 阮籍 从子,与 籍 齐名,时称“大小 阮 ”。见《晋书·阮咸传》后以“阮咸”为“侄子”的代称。 唐 李端 《寄上舍人叔》诗:“ 阮咸 虽别巷,遥识此时心。” (2).古乐器名。简称“阮”。拨弦乐器。古琵琶的一种。形状略像月琴,柄长而直,四弦有柱。相传 晋 阮咸 创制并善弹此乐器,因而得名。 唐 刘餗 《隋唐嘉话》卷下:“ 元行冲 宾客为太常少卿,有人於古墓中得铜物,似琵琶而身正圆,莫有识者。 元 视之曰:‘此 阮咸 所造乐具。’乃令匠人改以木,为声甚清雅,今呼为‘阮咸’是也。” 想见经过推测得出结论 从中可以想见生活的艰难 想见当日围城光景。——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风鹤(1).形容疑惧惶恐,自相惊扰。 明 张煌言 《上鲁国主启》:“若轻为移蹕,则风鹤频惊,臣罪谁諉?”《明史·熊廷弼传》:“乃仓皇风鹤,偕 化贞 并马入 关 。” 清 黄宗羲 《辩野史》:“而羣小自为风鹤者,则有二节。” (2).指战争的消息。 清 顾炎武 《与汤圣弘书》:“向有栖跡 华山 之愿,因烽 * 传,暂居 汾 曲。近者风鹤稍寧,而 关中 二三君子重理前説,将建考亭书院。” 清 陆云标 《庚申岁陈墓镇记略》:“乃警魂未定,风鹤频闻。” 叶圣陶 《乡里善人》:“甲子之岁, 吴 越 构兵。风鹤频传,闔邑惶恐。” 鸣和鸣声谐和的车铃。《文选·陆机<前缓歌声>》:“羽旗栖琼鑾,玉衡吐鸣和。” 李善 注:“ 郑玄 《周礼》注曰:‘鑾、和,皆以金为铃也。’ 应劭 《汉书》注曰:‘鑾在軾,和在衡。’” 鸣声应和。 明 赵于礼 《溉园记·中秋烧香》:“怎能得玉斧伐为柯,怎能得簫凤共鸣和。”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三生》:“方将施刑, 兴 不满志,戛然大号;两墀诸鬼,万声鸣和。” 蕙帐帐的美称。 南朝 齐 孔稚珪 《北山移文》:“蕙帐空兮夜鵠怨,山人去兮晓猨惊。” 唐 卢鸿一 《洞元室》诗:“蕙帐萝筵兮洞元室,秘而幽兮真可吉。” 宋 王安石 《题定林壁怀李叔时》诗:“燎炉无伏火,蕙帐冷空山。” 明 王敬夫 《傍妆台·四时怨》曲:“别来蕙帐餘清夜,银缸花落几番红。”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