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和陶饮酒二十首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苏轼 |
释义 | 和陶饮酒二十首原文去乡三十年,风雨荒旧宅。惟存一束书,寄食无定迹。 每用愧渊明,尚取禾三百。 颀然六男子,粗可传清白。 於吾岂不多,何事复叹息。 诗词问答问:和陶饮酒二十首的作者是谁?答:苏轼 苏轼和陶饮酒二十首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三十(1).数词。十的三倍。《诗·小雅·无羊》:“三十维物,尔牲则具。”《左传·宣公三年》:“ 成王 定鼎于 郟鄏 ,卜世三十,卜年七百。” (2).指三十岁。《穀梁传·文公十二年》:“丈夫三十而娶。” 南朝 梁简文帝 《戏赠丽人》诗:“自矜心所爱,三十侍中郎。” 唐 崔灝 《赠王威古》诗:“三十羽林将,出身常事边。” (3).指三十年。 唐 权德舆 《古兴》诗:“人生大限虽百岁,就中三十称一世。” 风雨(1).风和雨。 宋 苏轼 《次韵黄鲁直见赠古风》之一:“嘉穀卧风雨,稂莠登我场。”《醒世恒言·李汧公穷邸遇侠客》:“风雨萧萧夜正寒,扁舟急桨上危滩。” (2).刮风下雨。《书·洪范》:“月之从星,则以风雨。”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四:“王悲思之,遣往视觅,天輒风雨,岭震云晦,往者莫至。” (3).比喻危难和恶劣的处境。《汉书·朱博传》:“﹝ 朱博 ﹞稍迁为功曹,伉侠好交,随从士大夫,不避风雨。”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事实上 愫方 哀怜他,沉默地庇护他,多少忧烦的事隐瞒着他,为他遮蔽大大小小无数次的风雨。”参见“ 风雨如晦 ”。 (4).比喻纷纷的议论和各种各样的传说。《文汇报》1992.2.15:“ 周 余 离婚,被毫不留情的新闻界大肆渲染,重笔浓墨,闹得满城风雨。”参见“ 满城风雨 ”。 旧宅又称“旧宇”、“故居”、“故宅”。从前曾经居住过的房子 束书(1).犹负籍。 唐 方干 《送班主簿入谒荆南韦常侍》诗:“束书成远去,还计莫经春。倒篋唯求醉,登舟自笑贫。” 宋 文莹 《玉壶清话》卷十:“ 梦锡 抱学有才……束书渡 淮 至 广陵 ,謁先主,辟置门下。” (2).收起书籍。谓把书搁置一边。 宋 苏轼 《李氏山房藏书记》:“近岁市人,转相摹刻,诸子百家之书,日传万纸……而后生科举之士,皆束书不观,游谈无根,此又何也?” 明 唐顺之 《书丁近斋示孙卷后》:“今益衰且病,精力日减,於是经年束书不一观。” 寄食依赖别人过日子 寄食门下。——《战国策·齐策四》 寄食阶层 渊明深远明达。 晋 常璩 《华阳国志·刘后主志》:“非渊明弘鉴,则中兴之业,何容易哉?” 三百《论语·为政》:“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刑昺 疏:“按今《毛诗序》凡三百一十一篇,内六篇亡,今其存者有三百五篇,今但言三百篇,故曰篇之大数。”后以“三百”指代《诗经》。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明诗》:“三百之蔽,义归无邪。” 清 姚鼐 《<敦拙堂诗集>序》:“文士得三百之义者,莫如 杜子美 。”参见“ 三百篇 ”。 颀然(1).挺立修长貌。《孔子家语·辩乐》:“近黮而黑,頎然长,旷如望羊,奄有四方。” 王肃 注:“頎,长貌。” 宋 叶适 《祠山祷雨文》:“未插之秧,十尚三四;頎然块中,插者行死。” (2).风姿挺秀貌。 唐 韩愈 《送陈秀才彤序》:“ 潁川 陈彤 ,始吾见之 杨湖南 门下,頎然其长,薰然其和。” 宋 苏轼 《送晁美叔发运右司年兄赴阙》诗:“君来扣门如有求,頎然鹤骨清而修。” 清 恽敬 《庄经饶墓志铭》:“其视端然,其立頎然,其行圈然,其色夷然。” 男子男性 可传(1).可以传后;可以传授。《礼记·檀弓上》:“夫礼,为可传也,为可继也,故哭踊有节。”《庄子·大宗师》:“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 (2).可以流传。 唐 韩愈 《谢自然诗》:“皆云神仙事,灼灼信可传。” 清白(1) 品行纯洁,没有污点 以清白相承。——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要留清白在人间。——明· 于谦《石灰吟》 清白女子 清白好汉 (2) 特指廉洁;不贪污 清白方正 清白奉公 (3) 清楚明白 说不清白 记不清白 (4) 明亮 一颗清白的大星 (5) 清秀白皙 一张清白的瘦脸 (6) 旧指未操所谓卑贱职业的 本族亲友皆清白自守 (7) 完毕 忙了两个钟头才忙清白 何事(1).什么事;哪件事。 南朝 齐 谢朓 《休沐重还道中》诗:“问我劳何事?沾沐仰清徽。” 唐 方干 《经周处士故居》诗:“愁吟与独行,何事不伤情?”《朱子语类》卷八:“阳气发处,金石亦透,精神一到,何事不成?” (2).为何,何故。 晋 左思 《招隐》诗之一:“何事待啸歌?灌木自悲吟。”《新唐书·沉既济传》:“若广聪明以收淹滞,先补其缺,何事官外置官?” 宋 刘过 《水调歌头》词:“湖上 新亭 好,何事不曾来?” 清 李渔 《奈何天·狡脱》:“不解天公意,教人枉猜谜:何事痴呆汉,到处逢佳丽?” 叹息(1) 叹气 惟闻女叹息。——《乐府诗集·木兰诗》 未尝不叹息。——诸葛亮《出师表》 闻琵琶已叹息。——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倚杖自叹息。——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仅叹息曰。——《资治通鉴》 御史叹息去。——清· 张廷玉《明史》 制府绕阶叹息,知变生肘腋,顷刻间便有作乱之事。——清· 魏源《圣武纪》 (2) 叹美;赞叹 姑娘此时,除了心中感激,点头叹息之外,再无别话。——《儿女英雄传》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