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题宝月大师法喜堂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曾巩 |
释义 | 题宝月大师法喜堂原文谁能怀抱信分明,扰扰相欺是世情。只有陋儒夸势利,几曾高位功名。 欲将志义朝千载,只合溪山过一生。 君向此堂应笑我,病身南北正营营。 诗词问答问:题宝月大师法喜堂的作者是谁?答:曾巩 曾巩题宝月大师法喜堂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怀抱胸怀 多年来她生活在她的家庭的怀抱中 分明(1) 清楚(明白)状 此七月望日之事也,汝在九原,当分明记之。——清· 袁枚《祭妹文》 (2) 简单明了地 这分明不对 (3) 清楚地划开界限 扰扰形容纷乱的样子 绿云扰扰,梳晓鬟也。——唐· 杜牧《阿房宫赋》 相欺相互蒙骗;蒙骗。《史记·穰侯列传》:“百相背也,百相欺也,不为不信,不为无行。”《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东周列国志》第四二回:“君臣和协,共保社稷,倘有相欺,明神是殛!” 世情世上的种种情形;世态人情 不懂世情 只有(1) 表示必需的条件,下文常用“才”、“方”呼应 只有依靠群众,才能做好普查工作 (2) 唯有;仅有 只有他知道内情 陋儒学识浅陋的儒生。《荀子·劝学》:“上不能好其人,下不能隆礼……则末世穷年,不免为陋儒而已。” 唐 韩愈 《石鼓歌》:“陋儒编《诗》不收入,二《雅》褊迫无委蛇。” 刘半农 《奉答王敬轩先生书》:“此种输入外国文学使 中国 文学界中别辟一个新境界的能力,岂一般没世穷年不免为陋儒的人所能梦见。” 势利(1) 以财产、地位分别对待人的 此人很势利 (2) 形势有利 兵之所贵者,势利也。——《荀子》 几曾何曾;何尝 在他重病期间,我几曾安睡过一夜 高位(1) 显贵的职位 官居高位 (2) 靠上的部位 高位截瘫 功名功绩和名位;封建时代指科举称号或官职名位 丈夫处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三国演义》 但是,他们(指东林党人)比起那一班读死书的和追求功名利禄的人,总算进步多了。——《事事关心》 志义(1).犹志节。《礼记·乐记》:“君子听琴瑟之声,则思志义之臣。” 唐 元稹 《叙诗寄乐天书》:“使此儿五十不死,其志义何如哉!” 明 方孝孺 《云敞赞》:“然其事师,不以死生变节,诚志义之士也哉。” (2).意义。《荀子·正名》:“彼正其名,当其辞,以务白其志义者也。” 千载千年。形容岁月长久。《汉书·王莽传上》:“於是羣臣乃盛陈‘ 莽 功德致 周 成 白雉之瑞,千载同符’。” 唐 韩愈 《歧山下》诗:“自从 公旦 死,千载閟其光。” 清 昭槤 《啸亭杂录·三年丧》:“惟我 纯皇 孝挚性成,力阻浮议,使千载之陋,更於一旦。” 只合只应;本来就应该。 唐 薛能 《游嘉州后溪》诗:“当时 诸葛 成何事?只合终身作卧龙。” 金 元好问 《西楼曲》:“海枯石烂两鸳鸯,只合双飞便双死。” 元 武汉臣 《玉壶春》第二折:“早知哥哥来到,只合远接。” 茅盾 《虹》十:“这班驯良的受帝国主义豢养惯的奴才只合丢在 黄浦江 里。” 一生整个生命期间 病身体弱多病之身。 唐 张籍 《感春》诗:“远客悠悠任病身,谁家地上又逢春。” 唐 白居易 《彭蠡湖晚归》诗:“何必为迁客,无劳是病身。” 宋 杨万里 《晓行东园》诗:“老眼读书长作睡,病身得酒忽全苏。” 南北(1) 北方和南方 (2) 南端到北端之间的距离 正营怔营。惶恐不安貌。《汉书·王莽传下》:“人民正营,无所错手足。” 颜师古 注:“正营,惶恐不安之意也。正,音征。”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