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听雨堂二首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赵蕃 |
释义 | 听雨堂二首原文竹径参差人不知,窈然终日坐题诗。我来欲去仍遗恨,不见萧萧风雨时。 诗词问答问:听雨堂二首的作者是谁?答:赵蕃 赵蕃听雨堂二首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竹径亦作“ 竹逕 ”。竹林中的小径。 唐 王勃 《宇文德阳宅秋夜山亭宴序》:“琴亭酒榭磊落乘烟,竹径松扉参差向月。” 唐 常建 《题破山寺后禅院》诗:“竹逕通幽处,禪房花木深。”《醒世恒言·灌园叟晚逢仙女》:“向阳设两扇柴门,门内一条竹径,两边都结柏屏遮护。” 清 黄鷟来 《秋日雨晴过张星文草草堂》诗:“松门落叶深,竹径寒香静。” 差人奇异的人。《南史·刘显传》:“ 约 ( 沉约 )为 丹阳 尹,命驾造焉。於坐策 显 经史十事, 显 对其九…… 显 问其五, 约 对其二。 陆倕 闻之击席喜曰:‘ 刘郎 子可谓差人。’” 唐 韩偓 《两贤》诗:“而今若有逃名者,应被品流呼差人。” 旧称官署的隶役。《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一:“家中叔叔枢密相公见了金榜,即便打发差人到京来相接。”《老残游记》第十八回:“三人皆衣冠而出,坐了大堂。 白公 举了红笔,第一名先传原告 贾干 。差人将 贾干 带到。” 不知是指对于某种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和知道的意思相反。窈然(1).深远貌;幽深貌。《列子·力命》:“窈然无际,天道自会;漠然无分,天道自运。” 宋 欧阳修 《丰乐亭记》:“其上 丰山 耸然而特立,下则幽谷窈然而深藏。” (2).幽静貌;深沉貌。 晋 葛洪 《神仙传·彭祖》:“性沉重,终不自言有道,亦不作诡惑变化鬼怪之事,窈然无为。” 终日从早到晚 终日忙忙碌碌 终日而思。——《荀子·劝学》 题诗(1).就一事一物或一书一画等,抒发感受,题写诗句。多写于柱壁、书画、器皿之上。 唐 高适 《人日寄杜二拾遗》诗:“人日题诗寄草堂,遥怜故人思故乡。”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崔颢》:“后游 武昌 ,登 黄鹤楼 ,感慨赋诗。及 李白 来,曰:‘眼前有景道不得, 崔顥 题诗在上头。’无作而去,为哲匠敛手云。” 清 金埴 《不下带编》卷二:“顷见一士题诗隣壁,甚佳。” (2).指所题写的诗句。 鲁迅 《南腔北调集·“连环图画”辩护》:“《你的姊妹》木刻七幅,题诗一幅。” 遗恨未尽的心愿,未完成的理想,遗憾 吾遗恨也。——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不见(1) 不曾相见 老哥俩可有日子不见了 (2) 见不着;丢失 一辆新自行车转身就不见了 萧萧(1) 形容马嘶鸣声 马鸣萧萧 萧萧班马鸣。——唐· 李白《送友人》 车辚辚,马萧萧。——唐· 杜甫《兵车行》 (2) 风声 风萧萧兮易水寒。——《战国策·燕策》 风萧萧 (3) 冷落凄清的样子 (4) 花白稀疏的样子 祖父看见了镜里的白发萧萧 风雨(1).风和雨。 宋 苏轼 《次韵黄鲁直见赠古风》之一:“嘉穀卧风雨,稂莠登我场。”《醒世恒言·李汧公穷邸遇侠客》:“风雨萧萧夜正寒,扁舟急桨上危滩。” (2).刮风下雨。《书·洪范》:“月之从星,则以风雨。”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四:“王悲思之,遣往视觅,天輒风雨,岭震云晦,往者莫至。” (3).比喻危难和恶劣的处境。《汉书·朱博传》:“﹝ 朱博 ﹞稍迁为功曹,伉侠好交,随从士大夫,不避风雨。”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事实上 愫方 哀怜他,沉默地庇护他,多少忧烦的事隐瞒着他,为他遮蔽大大小小无数次的风雨。”参见“ 风雨如晦 ”。 (4).比喻纷纷的议论和各种各样的传说。《文汇报》1992.2.15:“ 周 余 离婚,被毫不留情的新闻界大肆渲染,重笔浓墨,闹得满城风雨。”参见“ 满城风雨 ”。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