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过禄氏山齐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文同 |
释义 | 过禄氏山齐原文过水得凭槛,满川皆夕阳。江山逢胜绝,手笔恨荒唐。 城郭蒙笼近,汀州杳霭长。 明朝又东去,尘土入衣裳。 诗词问答问:过禄氏山齐的作者是谁?答:文同 文同过禄氏山齐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过水(1).越过江河。 唐 杜甫 《即事》诗:“黄鶯过水翻迴去,燕子衔泥湿不妨。” 宋 翁卷 《初晴道中》诗:“依山知有寺,过水恨无船。” (2).亵语。指男女交合。 明 冯梦龙 《万事足·巧计进妾》:“只听得语低低,声细细,帐儿摇,牀儿响,一会颠狂,借车过水,美不可量。” (3).让水通过。 何士光 《种包穀的老人》:“太阳西斜,离落山还有好长一阵,还能从坡下那一块过水丘里,舀起来好几挑水。” 凭槛靠着栏杆。 唐 白居易 《江楼偶宴赠同座》诗:“ 南埔 闲行罢,西楼小宴时。望湖凭槛久,待月放盃迟。” 后蜀 顾夐 《荷叶杯》词:“凭槛敛双眉,忍教成病忆佳期。” 夕阳傍晚的太阳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李商隐《登乐游原》 江山江河和山岭,指国家的疆土或政权 江山如此多娇 江山险固。——《资治通鉴》 江山如画。——宋·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千古江山。——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胜绝绝妙。 唐 薛用弱 《集异记·崔商》:“江滨有溪洞,林木胜絶, 商 因杖策徐步,穷幽深入。” 宋 何薳 《春渚纪闻·龙尾溪研不畏尘垢》:“然研如常研,无甚佳者,但用之至灰埃垢积,经月不涤而磨墨如新,此为胜絶耳。” 金 王若虚 《清虚大师侯公墓碣》:“ 正大 庚寅正月,为善士 左崇 等作醮于钧臺,法事胜絶,举坛欣幸,以为未始遇也。” 手笔(1) 亲笔写或画的东西 楼上下大小三间屋,共六十二幅画,是丁陶莱陀的手笔。——《威尼斯》 (2) 文字或书画的造诣 大家手笔 (3) 指办事、用钱的气派;排场 这是二舍妹,他自小手笔就阔,气派也不同。——李伯元《官场现形记》 荒唐(1) 广大而不着边际。引申为夸大不实或荒谬无理 荒唐透顶 (2) 放荡 荒唐的生活 (3) 慌张 城郭城是内城的墙,郭是外城的墙。泛指“城邑” 东家有贤女,窈窕艳城郭。——《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唐· 杜牧《阿房宫赋》 蒙笼(1).草木茂盛貌。 汉 扬雄 《甘泉赋》:“乘云阁而上下兮,纷蒙笼以掍成。” 唐 卢照邻 《五悲·悲昔游》诗:“奇峯合沓半隐天,緑萝蒙笼水潺湲。” 苏曼殊 《遁跡记》:“惟有葭苇蒙笼,陂陀回首,见苍崖崒嵂。” (2).指草木茂盛之处。《淮南子·修务训》:“犯津关,躐蒙笼。” 高诱 注:“躐蒙笼之山。” (3).视觉模糊貌。 唐 白居易 《眼病》诗之一:“散乱空中千片雪,蒙笼物上一重纱。” 宋 苏轼 《和子由与颜长道游百步洪》:“卧闻客至倒屣迎,两眼蒙笼餘睡色。” 宋 陆游 《秋夜遣怀》诗:“官身奔走何时定,病眼蒙笼惟欲闭。” 濛籠:蒙胧。 唐 欧阳詹 《回鸾赋》:“濛笼焉虹霓之縈仪凤,髣髴焉江雾之送游龙。” 杳霭见“ 杳蔼 ”。 明朝〈方〉∶明天 尘土细小的土灰 衣裳衣服的通称 身上衣裳。——唐· 白居易《卖炭翁》 与衣裳。——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泪满衣裳。——唐·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振衣裳。——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
随便看 |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