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古诗文:

 

古诗 贺新郎
朝代 宋代
作者 辛弃疾
释义

贺新郎原文

老大犹堪说。
似而今、元龙臭味,孟公瓜葛。
我病君来高歌饮,惊散楼头飞雪。
笑富贵、千钧如发。
硬语盘空谁来听,记当时、只有西窗月。
重进酒,唤呜瑟。
事无两样人心别。
问渠侬、神州毕竟,几番离合。
汗血盐车无人顾,千里空收骏骨。
正目断、关河路绝。
我最怜君中宵舞,道男儿、到死心如铁。
看试手,补天裂。

诗词问答

问:贺新郎的作者是谁?答:辛弃疾
问:贺新郎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贺新郎是什么体裁?答:词
问:辛弃疾的名句有哪些?答:辛弃疾名句大全

辛弃疾贺新郎书法欣赏

辛弃疾贺新郎书法作品欣赏
贺新郎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大犹

大猷。《诗·小雅·小旻》:“匪先民是程,匪大犹是经。” 毛 传:“犹,道。”

而今

现在,目前

而今迈步从头越。——毛 * 《忆秦娥·娄山关》

元龙

(1).道教语。犹元阳。道教对“得道”的别称。《西游记》第一回:“有分有缘休俗愿,无忧无虑会元龙。”

(2).指皇帝。《西游记》第十一回:“天下多官称上寿,朝中众宰贺元龙。”

臭味

臭恶之气味。《周礼·天官·内饔》“辨腥臊羶香之不可食者” 汉 郑玄 注:“腥臊羶香可食者,是别其不可食者,则所谓者皆臭味也。” 清 赵翼 《裙带鱼臭如醃鲞莪洲白门乃酷嗜诗以调之》:“臭味輼輬不可亲,嗜痂偏作席间珍。”

(1).气味。 汉 仲长统 《昌言下》:“性类纯美,臭味芬香,孰有加此乎?” 宋 苏轼 《题杨次公蕙》诗:“蕙本兰之族,依然臭味同。”

(2).比喻志趣。 汉 蔡邕 《玄文先生李休碑》:“凡其亲昭朋徒,臭味相与,大会而葬之。” 唐 元稹 《与吴端公崔院长五十韵》:“吾兄諳性灵, 崔子 同臭味。投此挂冠词,一生还自恣。” 清 方苞 《赠潘幼石序》:“岂臭味之同,虽先生亦有不能自主者耶?”

(3).比喻同类。《左传·襄公八年》:“ 季武子 曰:‘谁敢哉!今譬於草木,寡君在君,君之臭味也。’” 杜预 注:“言同类。” 唐 李百药 《房彦谦碑》:“且復留连宴赏,提携臭味,登山临水,必动咏言。” 宋 苏轼 《下财启》:“夙缘契好,获媾婚姻,顾门阀之虽微,恃臭味之不远。”

瓜葛

瓜和葛都是蔓生的植物。比喻辗转相连的亲戚关系或社会关系,也泛指两件事情互相牵连的关系

那是我的一个瓜葛亲戚,姓吴。——李劼人《暴风雨前》

高歌

放声歌唱;高唱

高歌猛进

惊散

受惊而逃散。《晋书·姚泓载记》:“ 道济 率 王敬 、 沉林子 等逆衝 绍 军,将士惊散。” 南朝 梁武帝 《古意》诗之一:“飞鸟起离离,惊散忽差池。” 宋 苏辙 《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铭》:“卒凶暴恣行……畏罪惊散,欲为乱。” 茅盾 《子夜》十七:“直到 吴荪甫 汽车上的喇叭在大门外接连叫了两次,门房里那一伙男女方才听到。牌局立刻惊散了。”

楼头

(1).楼上。 唐 王昌龄 《青楼曲》之一:“楼头小妇鸣筝坐,遥见飞尘入 建章 。” 宋 辛弃疾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词:“落日楼头,断鸿声里, 江 南游子。” 郭沫若 《前茅·暴虎辞》:“猛虎在圈中,成羣相聚处……楼头观者人如堵。”

(2). 宋 时对欺诈者的鄙称。 明 田汝成 《西湖游览志馀·委巷丛谈五》:“言人虚伪不检者曰楼头。盖 宋 时 何 家楼下多亡赖,以滥恶物欺人,其时有‘ 何 楼’之号。楼头者,盖 何 楼之恶魁也。”

富贵

富裕而又有显贵的地位

公子为人…不敢以其富贵骄士。——《史记·魏公子列传》

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家人读书有几?——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千钧

三十斤为一钧,千钧即三万斤。常用来形容器物之重或力量之大。《商君书·错法》:“ 乌获 举千钧之重,而不能以多力易人。” 宋 杨亿 《咸平六年二月十八日纪事二十二韵》:“千钧寧觉重,七札岂曾妨。” 魏巍 《东方》第四部第二章:“这念头一起,就是千钧之力也收它不住。”

硬语盘空

硬语:遒劲有力的语言;盘:盘旋。遒劲有力的语言盘旋在天空中。形容文章的气势雄浑,矫健有力

记当

犹记着,记住。《敦煌变文集·维摩诘经讲经文》:“须记当,领心怀,莫遣修行法眼开。” 宋 朱熹 《答张元德书》:“近方觉得学者读了书,听了话,元不曾著心记当,紬绎玩味,至有两年看一部《易传》,都不记得紧要处者。” 元 关汉卿 《拜月亭》第二折:“你心间莫緍望,你心间索记当,我言词更无妄,不须伊再审详。” 张相 《诗词曲语词汇释》卷三:“当,语助辞,犹着也。”

只有

(1) 表示必需的条件,下文常用“才”、“方”呼应

只有依靠群众,才能做好普查工作

(2) 唯有;仅有

只有他知道内情

进酒

斟酒劝饮;敬酒

两样

不一样;不同。 宋 范成大 《晚步西园》诗:“吹开红紫还吹落,一种东风两样心。” 巴金 《灭亡》第七章:“他底动作差不多是笨拙的,而且带孩子气的,与 李静淑 底理想中的 杜大心 完全两样。” 沙汀 《丁跛公》:“可是当他送上几两银子,叩了一些‘响头’,求得 泡水大爷 承认他是一个 哥老会 的会员以后,情势就全然两样了。”

人心

(1) 指人的感情、愿望等

全国久蛰之人心,乃大兴奋。——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这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

(2) 良心

渠侬

方言。他,她。 宋 杨万里 《过瘦牛岭》诗:“夜来尚有餘樽在,急唤渠儂破客愁。” 元 高德基 《平江记事》:“ 嘉定州 去 平江 一百六十里,乡音与 吴城 尤异,其并海去处,号三儂之地。盖以乡人自称曰‘吾儂’、‘我儂’,称他人曰‘渠儂’,问人曰:‘谁儂’。”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 * 》:“妻曰:‘家中无广舍,渠儂时复出入,可復奈何?’”

神州

(1) 古时称中国为“赤县神州”(见于《史记·孟子荀卿列传》),后用“神州”做中国的别称

神州大地

(2) 指京城

春风杨柳万子条,六亿神州尽舜尧。——毛 * 《送瘟神》

毕竟

(1) 终归;终究;到底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宋·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亚洲毕竟是原料丰富的大陆

(2) 坚持

卜良毕竟要说明, 赵尼姑便附耳低言。——《初刻拍案惊奇》

离合

分开和结合;分离和聚会

离合器

悲欢离合

汗血盐车

骏马拉运盐的车子。“汗血”,骏马。语出《史记·大宛列传》;“盐车”,语出《战国策·楚策四》:“夫驥之齿至矣,服盐车而上 太行 ,蹄申膝折,尾湛胕溃,漉汁洒地,白汗交流,中阪迁延,负辕不能上。”后以“汗血盐车”喻人才埋没受屈。 宋 辛弃疾 《贺新郎·同父见和再用前韵答之》词:“汗血盐车无人顾,千里空收骏骨。”参见“ 汗血马 ”。

无人

(1).没有人才。《左传·文公十三年》:“﹝ 士会 ﹞乃行。 绕朝 赠之以策,曰:‘子无谓 秦 无人,吾谋适不用也。’” 金 元好问 《曲阜纪行》诗之八:“吾谋未及用,勿谓 秦 无人。”

(2).没有人;没人在。《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秦王 屏左右,宫中虚无人。” 三国 魏 应璩 《与侍郎曹良思书》:“足下去后,甚相思想。《叔田》有无人之歌,闉闍有匪存之思,风人之作,岂虚也哉!” 宋 柳永 《斗百花》词:“深院无人,黄昏乍拆鞦韆,空锁满庭花雨。”参阅《诗·郑风·叔于田》。

千里

指千里马

先王之千里。——《吕氏春秋·察今》

骏骨

(1).据《战国策·燕策一》载, 郭隗 用买马作喻,说古代有用五百金买千里马的马头骨,因而在一年内就得到三匹千里马的,劝 燕昭王 厚币以招贤。后因以“骏骨”喻杰出的人才。 南朝 梁 任昉 《天监三年策秀才文》:“朕倾心骏骨,非惧真龙。” 唐 元稹 《献荥阳公》诗:“骏骨黄金买,英髦絳帐延。” 清 姚鼐 《哭孔撝约三十二韵》:“鹿鸣君始赋,骏骨窃先知。”

(2).指良马。 唐太宗 《临洛水》诗:“春蒐驰骏骨,总轡俯长河。” 宋 梅尧臣 《伤马》诗:“空伤骏骨埋,固乏弊帷葬。”参见“ 千金市骨 ”。

正目

(1).正面看。 唐 韩愈 《感二鸟赋》:“东西行者皆避路,莫敢正目焉。”

(2).正面用眼对着。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上:“ 延平 恐人未便有下手处,故令人时时刻刻求未发前气象,使人正目而视惟此,倾耳而听惟此。” 明 李贽 《戒众僧》:“正目而视者,非但一目十目,盖千亿目共视之矣。”

河路

河道,水路。《宋史·食货志上三》:“自是 江 汴 之舟,混转无辨,挽舟卒有终身不还其家、老死河路者。”《醒世恒言·大树坡义虎送亲》:“原来这稍公,名叫做 张稍 ,不是个善良之辈,惯在河路内做些淘摸生意的。” 清 叶廷琯 《吹网录·三河县辽碑》:“闻至夏,河路暴涨,西泛东泝。”

中宵舞

中夜起舞。 宋 辛弃疾 《贺新郎·同父见和再用韵答之》词:“我最怜君中宵舞,道男儿、到死心如铁。”

男儿

(1) 男子汉

男儿有泪不轻弹

(2) 指丈夫

死心

(1) 不再寄托希望;断了念头

当他俩把地堡都打完了,敌人还不死心的从后面房顶上往这里打枪,不过那已无用了。——刘白羽《为祖国而战》

(2) 尽心

死心社稷

(3) 效死之心

试手

(1) 试工

(2) 试做

补天

(1).古代神话传说, 女娲 炼石补天。《淮南子·览冥训》:“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於是 女媧 鍊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鼇足以立四极。”后遂用作典故。亦常以喻挽回世运。 南朝 梁 陆倕 《新漏刻铭》:“业类补天,功均柱地。”《旧唐书·音乐志一》:“ 高祖 缩地补天,重张区宇,反魂肉骨,再造生灵。” 宋 黄庭坚 《和邢惇夫秋怀》之八:“许国输九死,补天鍊五色。” 清 屈复 《题元遗山<论诗>后》诗:“今古寧无炼石手,补天原不用金针。”参阅《列子·汤问》。

(2).道家养生之法。 宋 俞琰 《席上腐谈》卷上:“养生之法,潜神内视,则五臟之气聚于丹田。自丹田熏烝,达于脑中。脑为 崑崙 ,居上象天。补天即《黄庭经》所谓填脑;所谓子欲不死,修 崑崙 是也。”

随便看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Suppu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9 7:1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