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李相公饷建溪新茗奉寄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曾几 |
释义 | 李相公饷建溪新茗奉寄原文一书说尽故人情,闽岭春风入户庭。碾处曾看眉上白,分时为见眼中青。 饭羹正昼成空洞,枕簟通宵失杳冥。 无奈笔端尘俗在,更呼活火发铜瓶。 诗词问答问:李相公饷建溪新茗奉寄的作者是谁?答:曾几 曾几李相公饷建溪新茗奉寄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故人(1) 旧交,老朋友 足下待故人如此,便告退。——《三国演义》 (2) 古称前妻或前夫 怅然遥相望,知是故人(指前夫)来。——《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3) 又 新人从门入,故人(指前妻)从阁去。 (4) 已死的人 昔年在南昌蒙尊公骨肉之谊,今不想已作故人。——《儒林外史》 (5) 对门生故吏既亲切又客气的谦称 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后汉书·杨震传》 闽岭福建 北部的山岭。 宋 范正敏 《遯斋闲览·证误》:“ 闽 岭以南多木棉,土人竞植之,有至数千株者,採其花为布,号吉贝布。” 春风(1) 春天的风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杜牧《赠别》 (2) 比喻和悦的神色或良好的成长环境 户庭户外庭院。亦泛指门庭、家门。《易·节》:“不出户庭,无咎。” 朱熹 本义:“户庭,户外之庭也。” 晋 葛洪 《抱朴子·勖学》:“观万古如同日,知八荒若户庭。” 南朝 宋 鲍照 《浔阳还都道中》诗:“未尝违户庭,安能千里游?” 唐 李频 《府试老人星见》诗:“良宵出户庭,极目向青冥。” 孙中山 《上李鸿章书》:“故西人於水,则轮船无所不通,五洋四海,恍若户庭;万国九洲,儼同闤闠。” 上白犹精白,极白。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工部·刘晋川司空》:“我辈忝大九卿,月俸例得上白粮,儘可供宾主饔飧。” 许杰 《两个青年》六:“他们又自告奋勇的去买了一大卷的 德国 上白图画纸。” 时为犹专为,单为。《敦煌变文集·难陀出家缘起》:“缘有 孙陁罗 是妻,容颜殊胜,时为恋着是妻,世尊千方万便,教化令教出家,且不肯来。” 蒋礼鸿 通释:“‘时为’犹如説专为、单为。” 眼中犹言心目中。 宋 苏轼 《予以事繫御史台狱遗子由》诗之二:“眼中犀角真吾子,身后牛衣愧老妻。” 饭羹犹饭菜。《宋史·刘錡传》:“城上鼓声不絶,乃出饭羹,坐餉战士如平时,敌披靡不敢近。” 正昼犹言大白天。《晏子春秋·杂上十一》:“ 景公 正昼被髮,乘六马,御妇人以出正闺。”《史记·奄策列传》:“正昼无见,风雨晦冥。” 唐 韩愈 《猛虎行》:“正昼当谷眠,眼有百步威。” 元 王祯 《农书》卷十六:“蚕时昼夜之间,大概亦分四时。朝暮类春秋,正昼如夏,夜深如冬。” 空洞(1) 物体内的空隙 岩石中的空洞 (2) 不着边际,缺乏实质内容 空洞的论据 枕簟枕席。泛指卧具。《礼记·内则》:“敛枕簟,洒扫室堂及庭,布席,各从其事。” 唐 韩愈 《新亭》诗:“水文浮枕簟,瓦影荫龟鱼。” 宋 黄庭坚 《次韵曾子开舍人游籍田载荷花归》:“扫堂延枕簟,公子气翩翩。” 清 方文 《山中休夏》诗:“柴门枕簟恣高眠,虽无饱饭粥亦乐。” 通宵通夜;整个夜晚 玩个通宵 杳冥(1) 幽暗 于恍惚杳冥之中。——《老残游记》 (2) 极高或极远以致看不清的地方 翱翔于杳冥之上。——宋玉《对楚王问》 绝云霓,入青霄,飞腾乎杳冥之上。——《镜花缘》 无奈(1) 没有别的办法 无奈反对意见太多,只得取消会议 (2) 表示“惋惜”的转折 笔端指写文章、写字、绘画时笔的运用以及所表现出来的意境 一一呈诸笔端 尘俗(1) 流俗 一扫文坛尘俗 (2) 尘世 形居尘俗而栖心天外 活火明火,有火苗的火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