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净众院尝荔支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蔡襄 |
释义 | 净众院尝荔支原文霞树珠林暑后新,直疑天意别留春。京华百世争鲜贵,自是芳根着海滨。 诗词问答问:净众院尝荔支的作者是谁?答:蔡襄 蔡襄净众院尝荔支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珠林(1).林木的美称。 唐 陈去疾 《忆山中》诗:“珠林餘露气,乳竇滴香泉。” (2).指佛寺。 唐 牟融 《题山房壁》诗:“珠林春寂寂,宝地夜沉沉。” 明 王恭 《仲夏过灵瑞招提》诗:“夜半青山有梵音,晓携清兴问珠林。” 明 王錂 《春芜记·瞥见》:“相携素手方丈前,向珠林且自游衍。” (3).比喻著述丰富。 清 钱谦益 《毛子晋六十寿序》:“颂其藏书,则 酉阳 、 羽陵 ,颂其撰述,则珠林玉海。” (4).指士林。 元 王沂 《送刘子彦应辟》诗:“自昔珠林推俊秀,茂才应制蚤鸣珂。” 天意(1) 上天的意旨 (2) 帝王的心意 京华国都 誉满京华 百世很多世代;很长时期(一世,三十年) 斯固百世之遇也。——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百世之怨也。——《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流芳百世 自是(1) 自然是 众人见他如此无礼,自是愤愤不平 (2) 自以为是 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老子》 (3) 从此 根着(1).植根于地。《汉书·晁错传》:“故众生之类亡不覆也,根著之徒亡不载也。” 颜师古 注:“有根著地者皆载之也。” 清 谭嗣同 《以太说》:“一毛端,一水滴,知其有万亿京垓之微生物,微植物,或根著,或浮流,或蜎飞蠕动,跂行喙息。” (2).指生根落脚之处。 金 元好问 《九日读书用陶诗韵赋十诗》之一:“半生无根著,筋力疲世故。” 海滨(1) 与海邻接的陆地 海滨疗养院 (2) 渐渐斜下的洋岸、海岸,覆盖着沙子、砾石或稍大的岩石碎片的河岸(通常原先位于水面之上,且不长草木),亦指沿岸沉积的沙子、砾石或岩片的海岸地带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