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偶吟二首 |
朝代 | 唐代 |
作者 | 白居易 |
释义 | 偶吟二首原文眼下有衣兼有食,心中无喜亦无忧。正如身后有何事,应向人间无所求。 静念道经深闭目,闲迎禅客小低头。 犹残少许云泉兴,一岁龙门数度游。 晴教晒药泥茶灶,闲看科松洗竹林。 活计纵贫长净洁,池亭虽小颇幽深。 厨香炊黍调和酒,窗暖安弦拂拭琴。 老去生涯只如此,更无余事可劳心。 诗词问答问:偶吟二首的作者是谁?答:白居易 白居易偶吟二首书法欣赏
全唐诗 参考注释眼下(1) 此时此刻 眼下最棘手的问题 (2) 现阶段或现在 眼下正是农忙季节 心中心里 无忧(1).没有忧患;不用担心。《左传·昭公三十二年》:“ 范献子 谓 魏献子 曰:‘……从王命以紓诸侯, 晋国 无忧。’”《史记·张仪列传》:“为大王计,莫如事 秦 。事 秦 则 楚 韩 必不敢动;无 楚 韩 之患,则大王高枕而卧,国必无忧矣。” 唐 罗邺 《上东川顾尚书》诗:“龙节坐持兵十万,可怜 三蜀 尽无忧。” 宋 朱熹 《次瑞泉诗韵》:“终待寒泉食,无忧水镜昏。” (2).佛教语。参见“ 无忧王 ”、“ 无忧树 ”。 正如就像,和什么一样。 例句: 正如你所说,词典网的书法字典很受书法爱好者欢迎! 身后过世之后 垂名于身后 赠谥美显,荣于身后。——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何事(1).什么事;哪件事。 南朝 齐 谢朓 《休沐重还道中》诗:“问我劳何事?沾沐仰清徽。” 唐 方干 《经周处士故居》诗:“愁吟与独行,何事不伤情?”《朱子语类》卷八:“阳气发处,金石亦透,精神一到,何事不成?” (2).为何,何故。 晋 左思 《招隐》诗之一:“何事待啸歌?灌木自悲吟。”《新唐书·沉既济传》:“若广聪明以收淹滞,先补其缺,何事官外置官?” 宋 刘过 《水调歌头》词:“湖上 新亭 好,何事不曾来?” 清 李渔 《奈何天·狡脱》:“不解天公意,教人枉猜谜:何事痴呆汉,到处逢佳丽?” 人间指整个人类社会;世间 要留清白在人间。——明· 于谦《石灰吟》诗 人间四月芳菲尽。——宋· 沈括《梦溪笔谈》 无所(1).没有地方;没有处所。 汉 枚乘 《七发》:“今夫贵人之子,必宫居而闺处,内有保母,外有傅父,欲交无所。” 唐 韩愈 《祭张给事文》:“上不负汝,为此不祥,将死无所。”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细柳》:“积数月,乞食无所,憔悴自归。” (2).表示否定不必明言或不可明言的人或事物。《周礼·考工记·轮人》:“无所取之,取诸圜也。” 郑玄 注:“非有他也,圜使之然也。”《后汉书·杜乔传》:“先是 李固 见废,内外丧气,羣臣侧足而立,唯 乔 正色无所回橈。”《通典·食货九》:“ 后魏 初至 太和 钱货无所用也。” 明 陈文烛 《<少室山房笔丛>序》:“大哉 孔子 !博学无所成名。” 瞿秋白 《文艺的自由和文学家的不自由》:“漂亮是美,‘艺术的价值’也是美--抽象的美,无所附丽的美。” 念道见“ 念到 ”。 禅客(1).佛教语。禅家寺院,预择辩才,应白衣请说法时,使与说法者相为答问,谓之禅客。亦用以泛称参禅之僧。 唐 刘长卿 《云门寺访灵一上人》诗:“禪客知何在,春山到处同。” 宋 苏轼 《初发嘉州》诗:“野市有禪客,钓臺寻暮烟。”《水浒传》第四回:“长老一面叫职事僧人留住众禪客,再回禪堂,自去坐禪。” (2).栀子的别称。见 元 程棨 《三柳轩杂识》。 低头(1) (2) 垂下头 低头默哀 (3) 比喻屈服 低头认罪 少许一点点;少量 加少许糖 云泉(1).瀑布,山泉。 唐 沉佺期 《辛丑岁十月上幸长安扈从出西岳作》诗:“云泉纷乱瀑,天磴矻横抱。” 唐 韦应物 《云阳馆怀谷口》诗:“云泉非所濯,萝月不可援。” (2).白云清泉。借指胜景。 唐 白居易 《偶吟》之一:“犹残少许云泉兴,一岁 龙门 数度游。” 唐 康骈 《剧谈录·白傅乘舟》:“ 白尚书 为少傅,分务 洛 师,每有云泉胜境,靡不追游。” 宋 司马光 《重经车辋谷》诗:“云泉佳处须速去,登山筋力行蹉跎。” 龙门楚国都城郢城(现在在湖北省江陵县西北)的东门 数度(1).犹制度。《易·节》:“君子以制数度,议德行。”《庄子·天下》:“其明而在数度者,旧法、世传之史尚多有之。” 宋 曾巩 《<礼阁新仪目录>序》:“然而古今之变不同,而俗之便习亦异,则法制数度其久而不能无弊,势固然也。” (2).指广长。广,指口径;长,指上下。《周礼·春官·典同》:“凡为乐器,以十有二律为之数度,以十有二声为之齐量。” 郑玄 注:“数度,广长也。” (3).指天象星宿运转的度数。 明 唐顺之 《季彭山<春秋私考>序》:“至於地里古今之沿革,姓名氏族之派,星历之数度……皆辨析毫釐,务极该实。” (4).几次。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妓女·杜韦》:“ 牧之 咯血在口,力弱不能吐,则 韦 以口承之,即嚥入喉,一嚥一殞絶,顷刻间必数度。” 计算。旧题 唐 柳宗元 《龙城录·夜坐谈鬼而怪至》:“时风雪寒甚,窗外点点火,明若流萤,须臾千万点,不可数度。” 茶灶烹茶的小炉灶。《新唐书·隐逸传·陆龟蒙》:“不乘马,升舟设篷席,齎束书、茶灶、笔牀、钓具往来。” 元 萨都剌 《白云答》诗:“石田紫芝老,茶灶碧蘚斑。” 清 纳兰性德 《浣溪沙·寄严荪友》词:“ 藕荡桥 边理钓筩, 苧萝 西去五湖东。笔牀茶灶太从容。” 科松修剪松树繁枝。 洗竹削去丛竹的繁枝。 唐 刘禹锡 《遥贺白宾客分司初到洛中戏呈冯尹》诗:“洗竹通新逕,携琴上旧臺。”《埤雅·释草》:“今人穿沐丛竹,芟其繁乱,不使分其势,然后枝干茂擢,俗谓之洗。洗竹第如洗华例,非用水也。” 活计(1) 过去专指手艺或缝纫、刺绣等 针线活计 (2) 现在泛指各种体力劳动 安排活计 (3) 生计,也指维持生活 至亲数口,今后如何活计 净洁清洁;纯净 池亭池边的亭子;水池和亭台。 唐 孟浩然 《夏日与崔二十一同集卫明府宅》诗:“言避一时暑,池亭五月开。”《新唐书·张说传》:“池亭奇巧,荡诱上心。” 明 杨珽 《龙膏记·邂逅》:“池亭顷刻攄芳怨,又被鶯声偷唤。” 幽深幽静而深远 花木幽深 和酒古代的一种酒。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笨麴并酒》:“作和酒法:酒一斗;胡椒六十枚,乾薑一分,鸡舌香一分,蓽拨六枚,下簁,绢囊盛,内酒中。一宿,蜜一升和之。” 拂拭掸去或擦去尘土 老去(1).谓人渐趋衰老。 唐 杜甫 《往在》诗:“归号故松柏,老去苦飘蓬。” 宋 欧阳修 《赠王介甫》诗:“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 明 汪循 《老去》诗:“老去心还竞,春来花又新。” (2).引申为老年;晚年。 沉从文 《<沉从文选集>题记》:“现在过去了二十多年,我和我的读者,都共同将近老去了。” (3).死去。 元 房皞 《思隐》诗:“情知老去无多日,且向闲中过几年。” 明 李东阳 《柳岸垂纶》诗:“老去祗应家在此,不须盘石更垂萝。” 生涯(1) 指从事某种活动或职业的生活 从石磊沟回来以后, 黄老妈妈就重又过起了讨饭生涯。——《党员登记表》 (2) 指赖以维持生活的产业、财物 生涯罄尽 如此(1) 这样,那样;像指出的或提出的方式或方法这样或那样 如此则荆吴之势强——《资治通鉴》 理当如此 (2) 达到这个程度或达到这个范围 劳苦而功高如此。——《史记·项羽本纪》 (3) 这样的 两座城市发展的状况是如此相同 余事(1).无须投入主要精力的事;正业或本职工作之外的事。《庄子·让王》:“帝王之功,圣人之餘事也,非所以完身养生也。” 宋 刘克庄 《满江红·送宋惠父入江西幕》词:“满腹诗书,餘事到 穰苴 兵法。” 郑观应 《盛世危言·铁路下》:“可知铁路之製,于商贾交易、货物往来犹其餘事,而独至军旅之际,关係尤非浅鲜。” (2).多馀的事,不重要的事。 汉 牟融 《理惑论》:“夫履道者,当虚无澹泊,归志质朴,何为乃道生死以乱志,説鬼神之餘事?” 宋 苏轼 《与吴秀才书》之二:“以长生不死为餘事,而以练气服药为土苴也。” (3).其他的事,别的事。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德行》:“不觉有餘事,虽忆与 郗 家离婚。” 唐 韦应物 《郊居言志》诗:“但要尊中物,餘事岂相关。” 清 李渔 《舟中题王安节画册》诗之一:“道人日课无餘事,了却挥絃便读书。” 劳心(1) 动脑筋 (2) 费心思,忧心 劳心苦思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